腊梅香混着寒风,在刘家的院墙内外弥漫。秀梅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额头上沁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身下的旧褥子。她咬着牙,双手死死攥着炕沿,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咙里溢出压抑的痛呼,每一次宫缩都像要把她的骨头拆开重组。
“嚎什么嚎!女人家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忍就过去了!”婆婆李氏坐在炕边的椅子上,手里磕着瓜子,眼神冷漠地扫过秀梅痛苦的脸,“我当年生三个儿子,都是自己咬着牙生下来的,哪像你这么娇气?”
秀梅疼得说不出话,只能任由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掉。自从嫁进刘家,她就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李氏重男轻女思想极重,见她一年多没怀上,对她非打即骂,家里最累最脏的活全压在她身上,吃的却是最糙的玉米糊糊。如今她好不容易怀上了,李氏的态度也没好多少,只盼着她能生个儿子,给刘家传宗接代。
“娘,秀梅疼得厉害,您去叫个稳婆来吧?”刘家大儿子站在门口,看着秀梅痛苦的样子,有些不忍地说。
“叫什么稳婆?浪费钱!”李氏把瓜子壳往地上一扔,没好气地说,“生孩子是女人家的本分,哪用得着稳婆?等她疼够了,孩子自然就生下来了!”
秀梅听着李氏的话,心里一阵寒凉。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待宰的牲畜,在李氏眼里,她的价值不过是生个儿子。疼痛越来越剧烈,她的意识渐渐模糊,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刘家的死寂。秀梅猛地松了口气,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炕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生了?生了!”刘家大儿子兴奋地喊道,赶紧冲进屋里。
李氏也顾不上磕瓜子了,快步走到炕边,一把掀开盖在婴儿身上的布,看清婴儿的性别后,脸上瞬间堆满了褶子笑,眼睛都亮了:“是个儿子!是个带把的!我刘家有后了!”
她激动得手舞足蹈,之前的冷漠和刻薄一扫而空,转身就对秀梅说:“秀梅啊,你真是我们刘家的功臣!辛苦你了,辛苦你了!”
秀梅虚弱地看着那个小小的婴儿,心里没有多少初为人母的喜悦,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她知道,从今往后,她在刘家的地位终于能有所改变了,至少,李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磋磨她了。
李氏的态度转变快得惊人。她立刻吩咐大儿子:“快,去杀只鸡,给秀梅炖鸡汤补补身体!再去镇上买两斤红糖,给秀梅冲红糖水喝!”
她自己则坐在炕边,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的乖孙孙,长得真俊,眉眼真像你爹!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
以前对秀梅视而不见的刘家公公,也凑了过来,看着婴儿,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好,好,刘家有后了!秀梅这丫头,总算没白娶!”
接下来的日子,秀梅彻底体验到了“母凭子贵”的滋味。李氏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鸡汤、鸡蛋、白面馒头,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天天都能吃到。她不用再做家务,不用再看李氏的脸色,每天只需要好好休养,照顾孩子就行。
李氏对她嘘寒问暖,态度好得不像话。“秀梅,今天感觉怎么样?身子还累不累?”“秀梅,鸡汤炖好了,快趁热喝了,补补气血。”“秀梅,孩子哭了,是不是饿了?你快给孩子喂奶。”
秀梅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李氏对她好,不是因为疼她,而是因为她生了个儿子,生了刘家的继承人。可即便如此,她也感到了一丝久违的轻松。至少,她不用再受打骂,不用再干重活,不用再担心被刘家赶出去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到了秀梅的娘家。张仙凤听说秀梅生了个儿子,眼睛都直了,脸上立刻堆满了得意的笑容,逢人就说:“我就知道秀梅能生儿子!我家秀梅就是有福气,嫁过去没多久就给刘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以后在刘家可就站稳脚跟了!”
她心里盘算着,秀梅生了儿子,刘家肯定会对她另眼相看,以后她跟刘家走动,也能沾光。而且,秀梅生了儿子,也给陈家争了光,她出去也有面子。
没过几天,张仙凤就提着一篮鸡蛋,兴冲冲地往刘家赶。一路上,遇到村里的人,她就主动打招呼,炫耀道:“我去看我外孙孙!秀梅生了个大胖小子,八斤重呢!长得可俊了!”
“张嫂子,恭喜恭喜啊!”村里人纷纷向她道贺。
“同喜同喜!”张仙凤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我家秀梅是个有福气的,果然没让我失望!不像有些丫头,嫁过去几年都生不出儿子,那在婆家可就难了!”
她故意提高了声音,生怕别人听不见。她心里暗暗得意,觉得自己当初把秀梅嫁给刘家是多么正确的决定,现在秀梅生了儿子,她也跟着扬眉吐气了。
到了刘家,张仙凤刚走进院子,就被李氏热情地迎了进去。“张嫂子,你可来了!快进屋坐!”李氏脸上堆着笑,态度比以前亲热了不止十倍。
以前张仙凤来刘家,李氏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话都懒得跟她说几句。可现在,因为秀梅生了儿子,李氏对张仙凤也格外客气。
“亲家母,辛苦你了,养了这么个好女儿!”李氏拉着张仙凤的手,不停地夸赞,“秀梅真是个好媳妇,不仅勤快懂事,还能给我们刘家生个大胖小子,真是我们刘家的福气!”
“亲家母太客气了!”张仙凤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秀梅能嫁给你们刘家,能生个大胖小子,才是她的福气呢!我就知道,秀梅这孩子从小就有福气,肯定能给婆家生个带把的!”
两人坐在屋里,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秀梅和孩子,气氛格外融洽。张仙凤时不时地瞟向里屋,想看看自己的外孙孙。
李氏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说:“张嫂子,走,我带你去看看我乖孙孙!”
张仙凤跟着李氏走进里屋,看到秀梅躺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婴儿睡得正香,小脸圆圆的,确实很可爱。
“秀梅,娘来看你了!”张仙凤走到炕边,脸上堆着笑,“你真是好样的,给娘生了个这么俊的外孙孙!”
秀梅看到张仙凤,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有惊讶,有疏离,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她轻轻点了点头:“娘,你来了。”
“快让娘抱抱我的外孙孙!”张仙凤伸出手,想要抱孩子。
李氏赶紧拦住她:“张嫂子,孩子刚睡着,别吵醒他。等他醒了,再让你好好抱抱。”
张仙凤只好收回手,看着婴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真俊,真俊,跟我家建业小时候一模一样!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她又转头对秀梅说:“秀梅,你现在生了儿子,在刘家可就地位稳固了。以后要好好伺候公婆,照顾好丈夫和孩子,好好过日子。娘就放心了。”
秀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抱着孩子,眼神有些空洞。她想起自己当初被张仙凤逼着嫁给刘家,想起自己在刘家受的那些委屈,想起自己生产时的痛苦,心里一阵酸楚。她现在能过得好,全是因为这个儿子,要是她生的是个女儿,恐怕现在还在受李氏的磋磨吧。
张仙凤在刘家待了很久,跟李氏聊得不亦乐乎,嘴里一直炫耀着:“我就知道秀梅能生儿子,我早就看出来了!当初我就跟人说,我家秀梅是个有福气的,肯定能给婆家生个带把的,现在果然应验了!”
她还不忘叮嘱秀梅:“秀梅,你可得好好养好身体,以后争取再给刘家生个儿子,这样你在刘家的地位就更稳固了。女人家,终究还是要靠儿子才能站稳脚跟。”
秀梅听着张仙凤的话,心里一阵寒凉。在母亲眼里,她的价值终究还是在于生儿子,在于给婆家传宗接代。她想起了秀兰,想起了秀兰即将嫁给赵老三,想起了宋茜的病,心里满是担忧。
张仙凤离开刘家后,又在村里四处炫耀了一番,逢人就说秀梅生了儿子,刘家对她如何如何好。村里的人都羡慕不已,纷纷夸赞张仙凤有福气,养了个好女儿。
“张嫂子,你可真有福气,秀梅能生个儿子,你以后可就等着享清福了!”
“是啊,张嫂子,现在秀梅在刘家站稳了脚跟,你跟刘家走动,也能沾光不少呢!”
张仙凤听着这些夸赞,心里得意极了,走路都带风。她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养了两个女儿,一个能给儿子换彩礼,一个能给婆家生儿子,给陈家争光。
而里屋的秀梅,抱着熟睡的儿子,眼泪却悄悄掉了下来。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满是迷茫和无奈。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不会真的因为这个儿子而变得光明。她只知道,自己终于不用再受李氏的磋磨了,终于能在刘家活下去了。
可她心里也清楚,这种“母凭子贵”的幸福是多么脆弱。一旦她不能再给刘家生儿子,一旦儿子出了什么意外,她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以前的苦难可能会再次降临。
她想起了宋茜,想起了宋茜教她认字、绣花,想起了宋茜说的,女孩子也能有自己的梦想,也能为自己活一次。可她现在,却只能靠着一个儿子,才能在婆家立足,才能换来片刻的安宁。
婴儿在她怀里动了动,发出了轻微的哼唧声。秀梅赶紧擦干眼泪,轻轻拍着婴儿的背,眼神里充满了母性的温柔。不管怎么样,这是她的孩子,是她在这个冰冷的家里唯一的牵挂和慰藉。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孩子,让他健康长大。同时,她也要努力活下去,偷偷学认字,偷偷学绣花,就像宋茜说的那样,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她不想一辈子都只靠儿子活着,她想有自己的手艺,有自己的尊严,有一天能真正为自己活一次。
窗外的寒风还在刮着,可屋里却因为这个新生儿的到来,多了一丝暖意。秀梅知道,自己的人生,因为这个儿子而发生了改变。但她更希望,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母凭子贵”,更是让她有机会,在这个重男轻女的世道里,为自己和孩子,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远在陈家的宋茜,听说秀梅生了儿子,刘家对她态度大变的消息后,心里五味杂陈。她替秀梅松了口气,至少,秀梅不用再受委屈了。可她也为秀梅感到悲哀,女人的价值,终究还是要靠儿子来证明。她咳嗽着,躺在床上,心里暗暗祈祷,祈祷秀兰能在婆家好好活下去,祈祷秀红能摆脱和她们一样的命运,祈祷这个世道,能早点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