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冬,乌萨斯冻原的寒风依旧刺骨,但整合运动根据地的核心——“凛冬堡垒”的指挥室内,气氛却异常热烈。一场决定组织未来战略方向的会议正在召开。
巨大的、铺在粗糙木桌上的地图前,塔露拉的手指从代表他们现有根基的北境区域,缓缓向南移动,划过广袤而标注着诸多未知与风险的土地,最终停留在与卡西米尔、莱塔尼亚接壤的南部边缘地带。
“北方的根基我们已经初步打下,‘熔炉’区块的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与周边村庄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但是……”
塔露拉灰色的眼眸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核心干部——云凌、阿丽娜、爱国者、霜星、雷德,以及伤愈后更显沉稳的亚历山大。
“我们的视野不能仅限于此。乌萨斯帝国绝不会放任我们长久壮大,下一次围剿只会更加猛烈。我们必须拥有更广阔的战略纵深,更灵活的周转空间,以及……新的力量来源。”
她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南方区域:
“这里,民众饱受旧贵族、纠察队以及卡西米尔商业联合会的多重压迫,苦难深重,反抗的火种早已埋下。虽然目前民众基础相对薄弱,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去点燃、去组织。在南方建立新的根据地,与北方根基遥相呼应,将是我们打破困局的关键一步。”
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南下开拓,意味着未知的挑战,也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随后,会议进入了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部分——人员部署。谁去开拓充满未知的南方?谁留下来守护来之不易的北方根基?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云凌站了出来。他的目光坚定,显然已经深思熟虑。
“塔露拉姐姐,南下开拓,需要强大的号召力和决断力,非你亲自前往不可。阿丽娜姐的宣传工作对于在新地区争取民心至关重要,爱国者先生的威望和霜星小姐的力量,也是打开局面所必需的。”
他首先肯定了南方需要核心领导层。
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我请求,留下来,坐镇北方。”
这个请求让塔露拉等人有些意外。云凌的能力有目共睹,他的战略眼光和技术优势对于开拓新区同样是巨大的助力。
云凌继续解释道,语气沉稳而清晰:
“北方根据地是我们的大本营,是‘熔炉’所在,是我们的根基,绝不能有失。需要留下足够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并能持续为南方提供支援。”
他看向亚历山大:
“我请求让亚历山大,和他的‘烈阳’先锋队留下来。他们熟悉北方地形,作战勇猛,是巩固防线的中坚力量。”
亚历山大闻言,挺直了腰板,眼中燃烧着被委以重任的火焰。
“同时,”
云凌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北方区域,
“需要留下主力部队稳固防线。我建议,第一旅和第二旅还有雷德的侦察队留在北方。我将带领他们,彻底清剿周边残余的帝国势力,进一步完善防御体系,并保障与各个村庄的联系,让北方真正成为铁板一块。”
然后他看向塔露拉:
“南下开拓,初期贵在精干和灵活,规模过大反而容易引起过度关注和围剿。第三旅训练有素,机动性强,由你带领前往南方,足以初步打开局面,也更容易在复杂环境中辗转腾挪。”
最后,他做出了承诺,也赋予了新的名号:
“我向各位保证,在北方根据地彻底稳固,后勤通道畅通无阻之后,我将亲自率领第二旅主力,南下与你们会师,支援南方根据地的建设!”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宣告的意味:
“而留守北方的第一旅以及根据地各村的赤卫队 ,游击队 ,肩负着守卫我们最初梦想的重任。我提议,授予北方的部队 ‘北原支队’的称号!寓意他们如同北境冻原上最坚韧的根基,牢牢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无论我们走向何方,这里永远是我们回归的起点和力量的源泉!”
“北原支队……”
塔露拉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感慨。她明白,云凌的这个安排,既考虑到了南北两线的实际需求,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战略远见。他主动承担起看似“留守”实则责任重大的任务,而将开拓的荣光与风险交给了她。
她环视众人,看到了阿丽娜的认同,爱国者微微的颔首,霜星清冷目光中的支持,以及雷德无所谓的耸肩(对他而言,跟着云凌还是跟着塔露拉区别不大)。
“好!”
塔露拉不再犹豫,做出了决断,
“就按云凌的计划执行!我、阿丽娜、爱国者、霜星,率领第三旅,即日起开始筹备,择日南下!云凌、亚历山大、雷德,留守北方,统辖第一、二旅及‘烈阳’先锋队,巩固根基,授予第一旅‘北原支队’称号!”
战略已定,分工明确。整合运动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了新的运转。一部分人将向着温暖却充满未知的南方前进,播撒火种;另一部分人,则将在这片冰冷的北境,继续深耕,筑牢那名为“家园”的基石。
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聚,开拓是为了最终的胜利。新的篇章,就此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