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的赐宴刚散,余晚星便提着药箱快步返回慈宁宫偏殿。窗外夜色渐浓,宫灯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颀长。案上摊开的《女医手记》已被翻至泛黄的末页,上面用朱砂批注的秘方,正是先师毕生钻研的寒凝血瘀顽疾根治之法,此刻正与她心中的构想渐渐重合。
太后的病情虽已趋稳,但余晚星深知,那股人为植入的隐晦寒邪并未彻底根除,不过是被汤药与针灸暂时压制,如同蛰伏在脏腑深处的毒虫,稍有不慎便会卷土重来。之前诊治时,她虽化解了寒凝血瘀的表象,却始终未能触及病根——这寒邪并非单纯依靠温阳散寒就能根除,其依附于经络,渗透于脏腑,需分阶段、有步骤地清剿、滋养、巩固,方能永绝后患。
“夫人,夜深了,要不要传点宵夜?”贴身宫女见她伏案许久,轻声问道。
余晚星摇头,指尖划过手记上的批注:“不必了。你帮我取一盆清水,再将药箱里的清寒草、冰魄花、黄芪、熟地等药材分类摆好。”
宫女应声照办。片刻后,案上便整齐排列着数十种药材,其中最显眼的便是用玉盒盛放的清寒草与冰魄花,还有一小瓶泛着莹光的空间灵泉水。余晚星深吸一口气,提笔在纸上写下“三期调理”四个大字,随后开始详细拟定方案。
第一期为“清邪期”,为期十日。核心是清除体内残余寒邪,同时避免伤及正气。她选用清寒草三钱、冰魄花二钱,搭配干姜一钱、桂枝一钱,看似矛盾的配伍,实则暗藏玄机——清寒草与冰魄花性寒,却能精准针对潜伏的寒邪,如同以冰攻冰,将其从经络中剥离;干姜与桂枝性温,既能制约二花的寒凉之性,又能温通经络,为寒邪排出开辟通道。而这一切的关键,仍是空间灵泉水。她将灵泉水作为药引,不仅能增强药效,还能滋养脏腑,避免清邪过程中正气耗损。
第二期为“养血期”,为期十五日。寒邪易除,血虚难补。长期的寒凝血瘀导致太后气血亏虚,脏腑失养,这也是她虽神志清醒,却仍面色苍白、精神不济的根源。余晚星决定以益气养血为主,选用黄芪五钱、当归四钱、白芍三钱、熟地三钱,搭配少量川芎一钱活血行气,避免滋腻碍胃。同样以空间灵泉水熬制,让药材的滋养成分更快被身体吸收,逐步充盈气血,修复受损的脏腑经络。
第三期为“固本期”,为期二十日。治病的根本在于固本培元,只有正气充足,才能抵御外邪侵袭,杜绝病情复发。余晚星选用人参三钱、鹿茸二钱、枸杞五钱、山药四钱,配伍白术三钱健脾祛湿,茯苓三钱宁心安神。此方温补而不燥烈,滋养而不滞腻,再辅以空间灵泉水的温润之力,从根源上增强太后的体质,让其脏腑功能恢复如常,气血运行顺畅。
方案拟定完毕,已是深夜。余晚星将药方仔细收好,心中却仍有一丝顾虑。这“三期调理”方案虽源自《女医手记》的秘方,且结合了空间灵泉水的独特功效,但太后年事已高,体质特殊,尤其是那股人为植入的寒邪不知是否藏有其他玄机,后续仍需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
次日清晨,余晚星按时入宫为太后诊脉。太后刚睡醒,精神状态尚可,见她进来,笑着说道:“余妹妹,哀家今日感觉好多了,胃口也开了,想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玫瑰糕。”
余晚星躬身行礼,上前诊脉。脉象平稳有力,比昨日又顺畅了几分,只是仍有一丝细微的滞涩,正是残余寒邪的迹象。“太后凤体日渐康复,实乃可喜可贺。只是玫瑰糕性温,虽美味,却不宜多吃,以免滋生内热,影响寒邪排出。”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三期调理”方案告知太后。
太后闻言,连连点头:“哀家信你,你尽管按方案诊治,哀家一定全力配合。”
得到太后的支持,余晚星立刻着手配药。她亲自挑选药材,精准称量,随后将药材倒入药壶,兑入适量空间灵泉水,文火慢熬。药气升腾,清冽中带着温润,与之前的汤药气味截然不同。
半个时辰后,汤药熬成。余晚星亲自用银匙舀起,吹至温热,喂太后服下。药液入体,太后只觉得一股暖流顺着喉咙而下,流经经络,原本有些凝滞的身体瞬间舒畅了许多。“这药喝着真舒服,比之前的汤药温和多了。”
余晚星笑道:“回太后,这是清邪期的汤药,以清除残余寒邪为主,兼顾滋养正气,后续还会根据凤体恢复情况调整药方。”
喂完汤药,余晚星取出金针,开始为太后施针。她选取风池、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银针如流星赶月般刺入,指尖捻动针尾,内力缓缓注入。针尖传来的温热感与汤药的滋养之力相互配合,逐步剥离经络中的寒邪,推动气血运行。
施针完毕,太后闭目养神了片刻,再次睁开眼时,眼神愈发清亮。“余妹妹,你这医术真是神了,哀家现在感觉浑身轻快,连之前有些麻木的膝盖都舒服多了。”
余晚星心中稍定,看来“三期调理”方案初步见效。她躬身道:“太后凤体底子本就不错,只是被寒邪困扰许久,如今药效渐显,后续只要按方案坚持治疗,定能彻底痊愈。”
然而,就在她准备收拾针具离开时,负责伺候太后饮食的太监突然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地说道:“太后,余夫人,不好了!御膳房刚送来的早膳中,发现了一包可疑的白色粉末!”
余晚星心中一凛,连忙让太监呈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油纸包,里面装着白色粉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腥味。她捻起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又仔细观察其色泽,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这粉末并非普通的调料,而是“寒水石”研磨而成,性寒有毒,若长期服用,会加重体内寒邪,甚至损伤脏腑。之前在太后寝宫门外发现的也是这种粉末,如今竟然出现在御膳房的早膳中,显然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太后,且手段愈发隐蔽。
“查!立刻彻查这包粉末是怎么出现在早膳中的!”太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沉了下来。
太监连忙领旨而去。余晚星看着那包寒水石粉末,心中充满了疑虑。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为何如此执着于加害太后?他们又是如何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中屡次得手?
更让她担忧的是,这寒水石粉末是否已经被太后误食?虽然太后今日尚未食用早膳,但之前是否有过类似情况?这会不会影响“三期调理”方案的效果?
余晚星再次为太后诊脉,仔细探查是否有寒邪加重的迹象。脉象依旧平稳,暂时没有异常。她松了一口气,却也更加警惕。这场看似顺利的治疗背后,隐藏的危机远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
她看着案上的“三期调理”方案,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幕后黑手是谁,她都必须尽快治好太后,同时找出真相,保护太后与自己的安全。只是,这深宫之中,杀机四伏,接下来的治疗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就在这时,偏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皇帝带着侍卫匆匆赶来。“母后,余夫人,发生了什么事?”
余晚星将发现寒水石粉末的事情告知皇帝。皇帝闻言,龙颜大怒:“岂有此理!竟敢在太后的早膳中动手脚,朕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将幕后黑手碎尸万段!”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经过彻查,御膳房的太监宫女都矢口否认,且没有任何证据指向任何人。这包寒水石粉末仿佛凭空出现一般,成了一个谜。
余晚星看着皇帝震怒的面容,心中却愈发冷静。她知道,这只是幕后黑手的又一次试探,接下来,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更隐蔽、更危险的手段。而她的“三期调理”方案,不仅要应对太后的病情,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暗处的杀机。
第一期清邪期的治疗已经开始,太后的身体正在逐步恢复,但幕后黑手的阴影却始终笼罩在慈宁宫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