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时光在慈宁宫的药气与针影中悄然流逝,曾经笼罩殿宇的压抑阴霾,终于被一缕晨光刺破。太后斜倚在铺着云锦的软榻上,鬓边仅簪一支素银簪,面色虽仍有几分苍白,却已褪去之前的青灰,眼神清亮,能与侍立一旁的皇后从容交谈,甚至偶尔会叮嘱宫女打理窗台上的盆栽。
“母后,今日感觉如何?”皇帝大步走入殿内,目光落在太后身上,见她精神矍铄,龙颜瞬间舒展。
太后抬眸一笑,声音虽仍轻柔却中气十足:“多亏了余夫人,哀家如今头脑清明,手脚也利索多了,昨日还在廊下走了两圈呢。”
余晚星上前躬身行礼,随后为太后诊脉。指尖下的脉象平稳有力,沉涩之感尽消,仅余一丝细微的虚浮,那股顽固的隐晦寒邪也暂时蛰伏,不再作乱。“皇上,太后脉象平和,气血渐充,寒瘀之症已基本化解,后续只需益气固本、调理脏腑即可。”
皇帝闻言,心中悬着的巨石彻底落地,对余晚星赞不绝口:“余夫人真乃国手神医!当初母后病重,御医束手无策,是你临危受命,力排众议,才有今日的转机。你的医术与担当,朕深感敬佩!”
说罢,皇帝抬手一挥:“传朕旨意,赏余晚星黄金千两、锦缎百匹、玛瑙珍珠一箱!特许你在宫中自由出入,无需通传,全权负责太后后续调理事宜。待母后彻底痊愈,朕再为你加官进爵,昭告天下你的功绩!”
“臣妇谢皇上隆恩。”余晚星躬身谢恩,神色却未有半分骄矜,依旧沉稳谦和,“太后能转危为安,全赖皇上信任与御医们的鼎力相助,臣妇不敢居功。”
一旁的太医院院判也上前附和:“皇上所言极是!余夫人辨证精准、用药灵活,老夫等受益匪浅。若非余夫人力挽狂澜,太后凤体恐难有今日。”御医们纷纷点头,看向余晚星的目光中满是由衷的敬佩。
皇后也笑着说道:“余夫人不仅医术高超,性子也沉稳可靠。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往后在宫中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余晚星一一谢过,心中却丝毫不敢松懈。她清楚地知道,太后的病情虽已趋稳,但那股隐晦寒邪的根源并未彻底查清——它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植入,若不找到源头,清除残留的隐患,难保日后不会再次发作。且之前暗中作祟之人仍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出手,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待众人散去,余晚星留在偏殿为太后拟定后续的调理方案。她提笔写下:每日辰时服用益气养血汤,以黄芪、当归、熟地配伍空间灵泉水熬制;申时施针,选取脾经、肾经穴位,固本培元;饮食以清淡滋补为主,忌生冷寒凉之物。
写罢,她看着窗外宫墙内的天空,眉头微蹙。这深宫之中,势力盘根错节,太后病重绝非偶然,背后定然牵扯着复杂的权力争斗。而自己的出现,不仅打乱了某些人的计划,也让护国公府卷入了这场漩涡。
“余夫人,皇上让您即刻前往御书房一趟。”传旨太监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余晚星心中一动,收起药方,提着药箱快步前往御书房。她隐约猜到,皇帝此次召见,或许不仅是为了赏赐,更可能是察觉到了太后病情背后的隐情,想要让她彻查到底。
踏入御书房,皇帝正立于窗前,神色凝重。见她进来,皇帝转身说道:“余夫人,朕今日召见你,除了赏赐,还有一事相托。”
“皇上请讲,臣妇定当万死不辞。”
皇帝沉声道:“母后的病,绝非简单的病症,朕怀疑有人暗中作祟。朕希望你在为母后调理身体的同时,暗中彻查此事,找出幕后黑手,还母后一个公道。此事关乎宫廷安危,朕信任你,也只有你,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余晚星心中一凛,果然如她所料。她躬身道:“臣妇遵旨。只是宫中局势复杂,还请皇上允许臣妇便宜行事,且此事需严格保密,以免打草惊蛇。”
“朕准了!”皇帝点头,“你在宫中可调动禁军,所需物资也可随时支取。朕盼着你早日查明真相,让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走出御书房,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映出长长的影子。余晚星握紧了手中的药箱,心中充满了坚定与警惕。她不仅要治好太后的病,还要揪出幕后黑手,保护自己与家族的安全。这场深宫探秘与诊疗之战,才真正进入了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