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则川决定不再被动等待。
西山势力对萧月和苏明月的试探性攻击,虽然手段下作,规模不大,但释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对方已经将打击范围扩大到了与他关联的“外围”人员身上。
这既是挑衅,也是在试探他的反应底线。
如果此时示弱,后续必然会有更猛烈的攻击。
在沙瑞金的首肯下,一场精心策划的“敲山震虎”行动,悄然展开。
行动的目标,并非赵立春本人,那为时尚早。
目标锁定在了汉东省内,一个与田国富案牵连颇深、且与赵家海外资金往来密切的某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东华集团”。
该集团主营业务涉及地产、矿业,在汉东盘踞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是高育良、田国富时期的重要利益关联方之一。
选择它,既是因为其本身问题重重,证据相对容易获取,也是因为它如同西山势力在汉东商业版图上的一颗醒目棋子,打掉它,足以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却又不会立刻引发最高层面的直接对抗。
行动由祁同伟亲自部署,周明轩提供关键证据支持。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税务局稽查局联合组成专案组,以涉嫌“非法集资、偷逃税款、行贿”等多项罪名,对“东华集团”总部及旗下多个重点子公司,发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突击调查和查封。
行动选择在一个周末的凌晨进行,当闪着红蓝警灯的车辆包围东华大厦时,集团董事长还在其郊外别墅的温柔乡里酣睡,直接被从床上带走。
财务室、服务器机房被第一时间控制,海量的账册、合同、电子数据被依法扣押。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汉东的政商两界。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稽查,而是带着明确政治目的的精准打击。
这是在明确告诉某些人:汉东的天,已经变了,过去那一套行不通了。也是在警告那些仍在观望、甚至暗中与赵家勾连的本土势力,尽快划清界限。
效果立竿见影。一些原本与东华集团乃至赵家关联密切的企业和官员,开始变得惶恐不安,主动向政府部门示好,试图撇清关系。
汉东本土势力中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中间派,更加坚定了向陆则川、沙瑞金靠拢的决心。
钟翰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听取了祁同伟的汇报。他面色平静,听完后,只问了一句:“程序是否合法?证据是否确凿?”
在得到祁同伟肯定的答复后,他点了点头,没有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强调:“依法依规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案件进展,避免不必要的猜测。”
他的反应,依旧保持着超然和中立,不反对,也不深入参与,仿佛一切只是职责范围内的正常工作。
这种态度,让陆则川和沙瑞金暂时无法看清他的真实立场,但也至少表明,他并没有站在对立面进行阻挠。
就在汉东这边“敲山震虎”的同时,身处江市的萧月,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
来自京城的那股无形压力,似乎因为汉东的这次行动而暂时有所收敛。
她抓住这个机会,加速推进“月华基金”与汉东几个文化项目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阵地。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助力,来自乾哲霄。
他并未直接介入任何具体事务,但在一次与某位访客(身份隐秘,似是海外某华人商界领袖)的茶叙中,看似无意地提及了“月华基金”转型的初衷与理念,以及苏明月画作中展现的“扎根生活、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
那位访客听后,深以为然。
不久后,一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背景清白的顶级艺术基金会,主动联系了苏明月,表示对她的创作理念非常欣赏,愿意为她提供一份为期三年的创作资助,并在海外为其举办巡回画展。
同时,一家实力雄厚、声誉卓着的跨国投资机构,也对萧月的“月华基金”产生了浓厚兴趣,表达了战略投资的意向。
这两股力量的介入,来得突然却又恰到好处,如同及时雨,极大地增强了萧月和苏明月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提升了她们事业平台的层次和安全性,使得暗处的黑手再想动她们,不得不掂量一下可能引发的国际影响和商业反弹。
乾哲霄依旧在他的陋室中读书饮茶,仿佛世事与他无关。但他的只言片语,却能在不经意间,引动外界资源的流向,于无声处,为需要帮助的人,布下坚实的屏障。
敲山震虎,落子无声。汉东的主动出击,与乾哲霄无形的援手,共同构成了一张应对危机的立体网络。
西山势力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被有效地遏制和反击。但双方都清楚,这仅仅是开始,更激烈的较量,还在后面。棋盘之上,硝烟味愈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