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脸瞬间铁青。
郑王妃见状忙又跪下:“陛下,臣妇知晓事关宫廷内帷,可此事非同一般,臣妇如今又是陛下的弟妹,更是皇室的一份子,自然要事事以陛下为先;臣妇发现了此物,在心中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禀明陛下!”
“臣妇不敢欺君,所言句句属实。”
她深深拜倒。
额头触到手背的瞬间,她只觉得掌心一片湿寒。
那是一张吴国舅亲手所绘的春宫图,其中女子的容貌俨然就是元妃!更不要说那明晃晃的九凤珠钗就戴在画中女子的发髻间!
但见那女子娇小羞涩,又婉转妩媚。
寥寥数笔,尽显男女情事之风流。
皇帝的手轻轻颤抖着。
祝公公忙上前要拿走这张画:“陛下莫动气,别污了自个儿的眼睛。”
皇帝却拒绝了:“朕要好好瞧瞧。”
一语落地,谁也不敢再开口。
跪了良久,郑王妃才听到头顶上传来声音:“你今日所告,是想说元妃……早就与吴国舅有了私情?”
“是不是很早,臣妇也不知晓;但就这张画来看,应当是有些年了。”郑王妃半真半假道,“陛下也是知情的,臣妇与王爷自婚后情深意浓,臣妇也鲜少回娘家;兄长成婚后,更是自己开立门户,寻常也不与臣妇来往。”
“你说你收拾吴国舅的遗物才发现的,吴国舅已死多时,府中遗物应当由其夫人料理,又怎会轮到你去插手?”皇帝冷冷质问。
“回陛下,臣妇是、是……”
郑王妃踌躇片刻,才不安道,“是奉了元妃娘娘之命,才去了一趟国舅府。”
“奉了元妃之命?”
“是的。”郑王妃忙道,“元妃娘娘差遣身边的小太监来与臣妇交代,让臣妇翌日去一趟国舅府,说是……要臣妇寻一支九凤珠钗。”
话音刚落,宛如一道惊雷劈在皇帝的耳边。
祝公公也满脸发白。
郑王妃跪着垂眸,似乎没看到这一幕,依旧在说着。
“陛下是知晓的,姐姐从前贵为皇后,要什么九凤珠钗没有?臣妇当时也觉得奇怪,好端端的为何要找什么九凤珠钗,还要臣妇去兄长的遗物里翻找。”
“姐姐之命,臣妇不敢不从,便在第二日就去了国舅府拜见嫂子;这张画,也是从那些遗物中搜寻得来的。”
皇帝眯起眼:“你当时就把这个偷偷拿走了?”
“是……”郑王妃咬着下唇,抬眼凝视过去,“其实臣妇娘家兄长的事情陛下也知情,我那嫂子系出名门,乃京中难得的端庄贤淑的夫人;可我那兄长……却是个风流成性的,他们夫妇多年隔阂颇深;是以兄长过世后,嫂子也没有多收拾他的屋子,只原样不动地放着。”
“这张画,是臣妇在某处一个暗格中发现的,想来也是藏了许久。”
“发现此事后,臣妇惴惴难安,日夜难眠;这两日叫大夫诊出了怀有身孕,臣妇才突然醒悟过来,凭她是谁,也比不过臣妇的丈夫和孩子,更不要说臣妇早已嫁入皇室,是名正言顺的王妃。”
“臣妇视陛下为臣妇的兄长,此等大事,臣妇不能不报。”
她的尾音带着颤抖,说罢又深深拜倒。
皇帝胸口起伏不定,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半晌,他摆摆手:“你先回去吧,这几日不要出府,若有需要朕随时传召。”
“是,臣妇任凭陛下差遣。”
郑王妃脸上带着泪痕又问,“臣妇知晓,姐姐此番大错已铸成,只求陛下不要迁怒太子,太子……是无辜的。”
对此,皇帝没有回应。
郑王妃只好黯然告退。
出了宫门,她擦干净眼泪,结结实实地松了口气。
紫云殿内阴云密布。
祝公公一时间也不敢开口。
“你说,郑王妃所言之事是真是假?”皇帝问。
祝公公:“老奴不敢妄自揣测。”
“呵……吴国舅之妻性情刚烈,最不忍他在外头的风花雪月,多年前他们闹得那样凶,朕也有所耳闻,她不愿亲手收拾亡夫的遗物也在情理之中。”
他淡淡道,“方才询问了郑王妃前去国舅府的日子,恰巧就是朕原先宽限元妃寻到九凤珠钗的期间,你想想,这难道是巧合么?”
“难道,这郑王妃并未撒谎?”祝公公倒抽一口凉气。
“她是郑王妃,只要她不说,一辈子安分守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是享用不尽的;又何必在怀孕之时,主动来与朕说这些,不过是秘密太大,她不敢隐瞒。”
皇帝已经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冷笑连连,“好个元妃,好个吴国舅。”
“陛下仔细龙体,莫要动怒。”
其实气过了头,他反而没有一开始的愤怒了。
原以为小小的一支九凤珠钗牵扯出来的,会是当年徐妃之死的真相。
没想到暗藏在深处的秘密,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难怪了,难怪当初提到九凤珠钗,元妃会是那样的反应……无论是背叛朕,还是事关徐妃之死,她横竖都是死路一条。”他嘲弄地笑了,深邃的眼底一片血染的杀意。
灯下。
盛娇刚刚复盘了一局棋。
论对弈之术,桃香进步神速。
下一瞬,见江舟进来,桃香忙收回落子的手:“今儿就先下到这里吧,我想起还有几笔账没理清,先回房了。”
见桃香走得飞快,盛娇不由得摇头轻笑。
“你这妹妹怎么了?瞧见我跟瞧见鬼一样。”江舟莫名。
“她呀,不过是想跟你拉开关系,保持距离,免得生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这话本是半开玩笑。
谁知江舟居然当真了,还很严肃地沉思片刻,然后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哪怕你在场,这孤男寡女的还是不太好,你这妹妹人品不错。”
盛娇差点笑出声。
夫妻俩正说着,突然外头星女传话,说是昭贵妃宫中送来了一道口信。
“口信?”盛娇瞳色一凝,立马明白了,“说的什么?可是与彩华宫那位有关?”
“是,传口信的小太监说了,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元妃暴毙在冷宫,前去检查的太监说了,说是……畏罪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