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朝的时候,上官仪在大殿门口,给每个官员都发了一根长满木刺的大棒子。
熊不凡坐在龙椅上,这些人今天再吵吵,她就让他们互殴,然后再把打的最厉害的那个送去赈灾,这体格子好,赈灾抗造。
上官仪担忧的看着满朝文武,希望这些人不会被玩没。
文官看着大棒子,就算是不想接,也被强迫的塞进手里。
所以上朝刚开始就有人提出疑惑,“陛下,这棍子是要做什么?”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先上朝。
众位爱卿,讨论出谁去赈灾了吗?”
文官甲:“陛下,派武将出去最好。”
文官乙:“是啊,陛下,臣也如此认为。”
武将这边不乐意了,谁不知道在没粮没钱的情况下,赈灾和治洪就是一个苦差事,费力还不讨好。
“陛下,让文官甲去,他嘴皮子好使,一定能号召百姓。”
文官甲:“陛下,您莫要听他们胡言,我这一介文官,去了也只能看着。”
“陛下,就让她去。”
......
现在的朝堂就像是菜市场吵架,熊不凡被吵的脑仁疼。
熊不凡:“都别争了,文官和文官打一架,武将和武将骂一架,等处理完,老子就知道结果了。”
言官是第一个不乐意了,“陛下,这是否有不妥。
若是真打起来,吵起来,那和市井泼夫有何区别?”
熊不凡坐在椅子上,“你们不吵怎么知道有没有区别呢?
你们谁打赢了,或者是吵赢了,老子就听从谁的建议。”
“荒谬,这简直就是荒谬!”
熊不凡也不管他们怎么说,就静静的坐在龙椅上,见没人动手便说道:“不吵的话,就退朝吧。”
一个武将率先对同行开口:“你不要脸,你总是难为我。”
“你怎么说话呢,我好歹也是你的上司。”
有一个开始吵的,其他的也开始装模作样的吵起来,只是吵着吵着,一不小心把心里话骂出去,就变成了真吵。
文官这边不敢动手,把棍子全都藏到身后,生怕自己的同行误会。
结果被武将悄悄骂几句后,气的脸红脖子粗的又开始骂回去,武将骂不过便要动手,文官只能拿出狼牙棒一类的东西。
最后整个朝堂乱作一团,各自的小团体都看得一清二楚。
熊不凡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一团闹剧,就好像是局外人一般。
武将苏阳被骂的急眼了,拿出一个大棒子就朝一个文官头上砸去,眼看文官就要血溅当场,文官也绝望的闭上眼睛,心里想着,吾命休矣。
“砰”的一声,苏阳的大棒子被打到一边去了,苏阳也被那股力量带的坐到了地上。
文官丙满眼都是劫后余生的喜悦,看向刚才武器飞来的方向,原是他们陛下扔的一个棍子,救了她的命。
熊不凡见没有继续出人命又继续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热闹。
苏阳从地上爬起来,看着被打掉的棒子,此时老实的站在一边,不骂人也不打人。
只是有一些好奇,她们陛下何时有如此高强的武艺。
从中午打到下午,最后一个武将打人胜出,但是整个人也鼻青脸肿的。
文官骂的口干舌燥,脸上也带着彩。
“陛下,臣推举赵侍郎去,此人文采和武力俱佳,一看就是赈灾的人才。”
赵侍郎听见自己被点名,指着武将便骂道:“竖子,你这个竖子。”
熊不凡点点头,“那就赵侍郎去,只是谁去陪同呢?”
赵侍郎抢答道:“陛下,让苏将军和我一起去。”
这波是属于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熊不凡:“准奏。”
苏阳:“陛下,陛下,我不想去。”
现在赈灾的人有了,赈灾的银子又不知道去哪找,总不能让熊不凡掏钱。
熊不凡可没钱给他们。
“赈灾银子的事情,不知众位有何高见?”
文官和武将这下都沉默了,他们现在不想吵了,也不想斗争了,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见没人回自己,熊不凡不缓不急的说道:“户部尚书何在?”
被点名的刘彤瑟瑟发抖,“陛下。”
“你去给张罗部署赈灾的银子和粮食,十天内,老子就要看见粮食和银子上路。”
“陛下,这,这一下子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臣只能尽量筹集。”
国家上下哪里都花钱,刘彤虽然平时贪了一二,但一下子拿出这些,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来不及。
熊不凡:“要么筹集,要么抄你家。”
被抄家的惨状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刘彤此时也只能跪地谢恩,心里把搜刮财产的方式都想了一遍,实在不行,就建议陛下增加百姓赋税。
京城的百姓一向富裕,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能搜刮出油水来。
今日上朝解决了一个大麻烦,熊不凡很满意。
随着宫人一句,“退朝——”,熊不凡潇洒的离开了大殿。
大臣们站在原处缓一缓,接着才放下棍子,离开了这个被称作是噩梦的地方。
她们从来就没想过,往日里肚子里憋着坏,面上都过得去的同僚下手会这么狠,打人都下死手,骂人都专门往人心口插刀子。
现在下朝了,她们都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同僚们。
刘彤现在是身心俱疲,挨骂、挨揍,又被陛下安排了活计,这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门口的小厮刘大见刘彤出来,赶紧迎接上去,“大人,您还好吗?”
“回家。”
上官仪一直追在熊不凡身后,陛下今日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会伤了大臣的心。
熊不凡走到御书房,便开始安排人传膳。
上一天朝,晚上就要吃一些好的来慰藉自己疲惫的心灵。
上官仪在熊不凡旁边,给她布菜,一直欲言又止。
但只要她不说,熊不凡就假装不知道,一直在吃饭,没有什么比吃饭更重要的事情了。
空空其实也不理解熊不凡到底是怎么想的,毕竟查阅所有的历史和典籍,都没有皇帝会让大臣在大殿上又吵又打的,每次都是骂几句,接着就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