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们从来不敢想的变化,因为有容棠,一切有了可能。
“和静,如果大越女帝为尊,再出现女孩子被困火场,不得已赤身逃命的情况,不会被世俗辱骂了吧?”
和静自是知道崔敏舒因何嫁给了容棠,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和她一样,属于婚姻避难。
她自己和容棠毕竟有婚约,嫁给容棠一点也没有心理负担,当时的敏舒只有十四岁,心里还装着别人,该有多无助,多绝望啊。
就是现在,她年纪轻轻,像花骨朵一样还未开放,却早已经脱却了少年稚嫩,心如止水无波。
自己虽然走错了路,对也好,错也好,痛苦也罢,至少曾经经历过,敏舒,太可惜了。
如果这个世界对女儿家更友善一些,她应该有不一样的人生。
“既然这样,敏舒,我们去到江南,好好做事,让女帝天下,成为可能。”
心中的向往有如一盏明灯,情情爱爱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此时此刻,她们愿意为了改变别的女儿家处境做最大的努力。
二人相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京。
大考结束好几天了,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紧张气息。
公孙无极抓完考试纪律,又把人手调到礼部阅卷处,现场监视考官阅卷,卷子糊名都亲自检查,有时候站在阅卷官屁股后面半天不动,气得阅卷官吹胡子瞪眼。
有人讽刺的道:“凤副使,你看得懂吗?”
公孙无极也不说话,只扔给他一张纸条,看过之后,那人头冒冷汗,再也不敢耍小心思了。
开玩笑啊,那上面写着他何时何地收了谁的贿赂银子若干,考生编号,姓名,籍贯,他再敢动,基本上晚上就进金羽卫睡觉了。
在这样高压监控下,任何歪心思都成了致命局,不敢动。
一天的阅卷结束,有人火速奔到淮王府报告情况。
淮王对此事没有太多纠结,他为了短时间内获得某些人效忠,答应了大考作弊,但说到底,这个王朝未来是他的,他也不想招一帮子废物参与朝政。
正好,把办不成事归咎于金羽卫,让那些人抨击金羽卫去吧。
他正等着手下带来凌家的消息。
凌寒的死,所有人都觉得大义凛然,只有他知道,凌寒不是一个会主动取死的人。
他不会游泳,就不会冒然跳水,何况别人不知情,他却是知道凌寒与和静私相授受,二人关系不简单。
但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凌寒是被害死的。
凌寒的尸身,他也让人验过,没有外伤,就是溺水而死,身上也检不出中毒痕迹,如何能让凌将军相信,他的儿子是被人害死的?
一等二等,和静也走了,为此,他还联络了崔家本宗中途拦截。
明面上是借口拦截崔敏舒,实际上,他是拦截和静,只要坐实了和静与凌寒的死有关,凌将军就会反水,成他的人,一起对付容棠。
最终没有法子,他写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说了和静与凌寒的私情,甚至大胆揣测,和静肚子里怀的是凌家的种。
他期待凌将军看了信之后,哪怕不是全信,至少心生怀疑,下点功夫去调查,如此,他也有瓦解两家的机会。
等啊等,人和信泥牛入海。
那封信确实到了凌将军手里。
但看过之后,与淮王想的后续天差地别。
他是第一时间逮到了送信的人,十八般酷刑使个遍,让送信的把淮王给招了出来。
听到是淮王使坏,凌将军没有后续动作,只将送信人送去了阎王殿,怒气冲冲就回了将军府。
凌夫人眼睛还肿着,问他出了什么事,凌将军就把匿名信给她看,并说,“是淮王造谣。”
凌夫人看罢大怒,“他好不要脸,我儿都死了,他还丧心病狂污蔑他名声,让他死也死的不清不白。”
也不怪他们夫妻生怒,他们悉心教导的孩子,品行如何自己清清楚楚,淮王把他编排成一个勾引表弟媳妇的无耻之徒,那是他们宁死也不能接受的。
要是他们儿子起了这样的心思,他们宁可亲手打死他,也绝不让他败坏凌家的名声。
还说和静肚子里是凌家的种,那可是唐甜甜当着众人面亲口认下的,并且在之前容棠就送信来让和静去主持江南安南伯府,他堂堂双伯爵,会认一个野孩子为嫡长子吗?
反正凌将军夫妇一辈子没听说过有这么大度的男人,所以,信上说的,就是污蔑。
污蔑了建安伯,污蔑了和静郡主,也污蔑了他们的儿子,何等无耻之徒。
凌夫人气得直哆嗦。
“淮王也太欺负人了,咱们家是和容家有亲戚,也没挡着他的路啊,何其狠毒无耻。这样的人登上帝位,整个大越礼仪廉耻都跟着下降。”
凌将军掩住他的嘴,往外看有没有人,眉头皱的夹死苍蝇,“慎言,眼下没有别的皇子王爷兜底了,大越下一任君王只有他。”
所以他只悄悄弄死送信人,也没想过之后找淮王不痛快。
“就这么便宜他吗?把我儿说的如此不堪,咱们什么都不做,好不甘心。”
凌夫人心里正难受,迫切需要一个出气口宣泄。
“嘘!让我想想。咱们女儿不是在金羽卫当差吗,我好像无意中听她们俩说起一个案子,淮王妃不是真的郑羲,是个假冒的……”
金羽卫的案子对外严格保密,两个女儿闲聊,他听到的也不多,但就是这样,爆出去也够淮王妃喝一壶的。
凌夫人也道:“司马家两个小子,一直围着芊芊绵绵转悠,既然他们也是建安伯的舅子,这时候利用一把,不过分吧?”
凌将军没有反对,司马家和容家是坚定的利益共同体,淮王攻击建安伯,就等同攻击司马家。
凌夫人不是一个愿意编排人家,给人家造成困扰的人。
踩了她的底线除外。
一夜筹谋。
第二天,司马青和司马彦被叫来将军府,那封匿名信让两兄弟一看,钢牙都咬碎了,当下拍胸脯,指天誓日。
淮王等了两天,匿名信石沉大海,送信人死活不知,他想要让人传建安伯府的花边没有听到,反而是另一个谣传甚嚣尘上。
现如今在淮王府里的王妃是假的,真的已经死在江南。
多余的传言没有,具体内容,全靠脑补。
例如淮王知不知道?
例如郑家兄弟知不知道?
冒名顶替嫁入皇室是死罪,她哪来的胆子?
这传言不知所起,一直在各府悄然传播,也不敢公然在人前讨论。
但就是这样神神秘秘,窃窃私语,淮王府里最后还是听到风声了。
淮王是要继承大统的人,他的王妃未来是皇后,名誉不可毁伤。
可要自证,就是一件十分麻烦,且证明不了的事。
淮王命人抓捕传谣言的人,越抓,说的人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