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紫檀木门发出“轰隆”一声闷响,仿佛巨兽合上了獠牙,将殿外肆虐的风雪、隐约传来的更鼓声以及宫廷深处的一切杂音彻底隔绝。
殿内骤然陷入一种被放大的寂静,唯有精铜兽首香炉中升起的缕缕沉香烟气,在通明的烛火映照下无声盘旋。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元载身上那股混合着野心、算计与一丝不易察觉惶恐的复杂气息,像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着空旷的大殿。
裴徽立于殿中央,玄色锦袍上暗绣的夔龙纹在烛光下流转着幽深的光泽。
他眉宇间凝着一丝深沉的探究,如同猎鹰在审视猎物留下的痕迹。
元载方才那番看似坦诚实则处处机锋的表演,让他心中疑窦丛生。
尤其是他一想到丁娘竟然被元载轻易弄上床榻,竟还对其情根深种,甚至可能成为其工具……元载此人在这其中的手段、缘由,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或许应该把丁娘叫来好好谈一谈了。”裴徽心中念头电转,正欲开口唤人将丁娘叫来。
“殿下。”
一个低沉急促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击碎了殿内元载留下的余韵与裴徽的思绪。
声音来自殿门阴影处,一名身着玄甲、气息精悍如豹的亲兵,如同鬼魅般趋步上前。
他的脚步轻捷无声,每一步都仿佛精确丈量过,却在距离裴徽五步之遥处骤然停下,单膝点地,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特有的肃杀。
他刻意压低了本就沙哑的嗓音,喉结滚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仿佛那即将出口的消息本身便带着刺骨的寒意,足以冻结人的骨髓:“启禀殿下,杨暄……已在殿外跪候多时了。”
裴徽的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
那一瞬间,他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仿佛有闪电掠过!
那是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如同鹰隼在高空瞬间锁定了地面猎物移动的轨迹,精准而冷酷。
杨暄?他果然来了!
裴徽眸中欣慰的光芒一闪即逝,迅速沉没,归于深潭般的平静,仿佛从未有过波澜。
“叫他去偏殿等候,本王换一件常服。”裴徽面上无喜无怒,淡淡说道。
元载和李暄在裴徽心中的地位和定位完全不同。
……
裴徽步履沉稳地踏上了通往偏殿的幽深回廊。
玄色常服袍袖拂过冰冷的金砖地面,无声无息。
推开沉重的雕花殿门,一股混合着陈旧尘埃与室外凛冽寒意的气流扑面而来。
与正殿温暖如春、灯火辉煌不同,偏殿显得空旷、高阔,甚至有些阴森。
巨大的梁柱支撑着穹顶,在几盏摇曳的宫灯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投下浓重、扭曲的阴影,如同蛰伏的巨兽。
几处巨大的青铜炭盆里,上好的兽金炭烧得正旺,跳跃的橘红色火苗努力驱散着空间的寒冷,却似乎力有未逮。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合气味:炭火的微焦、陈年木料的朽味、以及一种挥之不去的、冰冷石料的气息。
更令人窒息的是那无形弥漫的、几乎凝固的凝重气氛,沉重得如同实质,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殿内侍立的内侍与亲卫,皆屏息垂首,如同泥塑木雕。
他们紧贴着冰冷的墙壁或巨大的柱子站立,恨不得将自己缩进阴影里,连呼吸都刻意放得极轻,细若游丝。
偌大的偏殿,唯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爆裂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如同敲打在紧绷的神经上。
裴徽的目光穿透殿内略显昏暗的光线,精准地落在大殿深处,那冰冷如镜的金砖地面上。
一道身影,如同被时光遗忘、被命运抛弃的石雕,笔直地、僵硬地跪在那里。
正是杨暄。
他卸去了往日统领“煊赫门”、令长安宵小闻风丧胆时的所有精悍与锐气。
身上仅着一件洗得发白、边缘甚至有些磨损的深青色圆领常服,布料普通单薄,在这寒冷空旷的殿宇中,显得格外刺眼和凄凉。
未戴冠冕,长发只用一根最普通的、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木簪草草束起,几缕散乱的发丝被汗水或泪水黏在苍白憔悴的脸颊旁,更添落魄。
昔日那张意气风发、眼神锐利如鹰隼的年轻脸庞,此刻深深凹陷下去,眼窝乌黑如同墨染,布满了内心煎熬留下的疲惫痕迹。
他低垂着头颅,额头几乎要死死抵在冰冷刺骨的金砖上,肩膀塌陷着,脊椎弯曲成一个卑微的弧度,仿佛被一座无形的、名为“愧疚”与“绝望”的巨山彻底压垮。
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如山崩海啸般的负罪感,几乎化为实质的黑色阴霾,沉沉地笼罩在他周身,让他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殿门开启的沉重声响和那沉稳如山的脚步声,如同惊雷在杨暄耳边炸响。
他的身体猛地剧烈一震,如同被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
他没有抬头,反而像是受到了莫大的惊吓,将额头更深、更重地抵在冰冷刺骨的金砖上,发出沉闷而清晰的“咚”一声轻响!
那声音不大,却在死寂的大殿中异常清晰,仿佛是他卑微灵魂绝望的叩问,要将自己卑微地楔入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冰冷地面,寻求一丝不存在的宽恕。
“罪臣杨暄……”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到了极点,仿佛喉咙里塞满了滚烫的砂砾,带着内心巨大煎熬碾碎肺腑的痛楚。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伴着血沫和撕裂般的疼痛,极其艰难地挤出来,破碎不堪,“叩见殿下!罪臣……罪该万死!万死难赎其罪!”
声音在空旷高阔的大殿里徒劳地回荡,撞上冰冷的墙壁和梁柱,更添几分凄惶与绝望,最后消散在凝固的空气中,只留下无尽的悲凉和死寂。
裴徽并未立刻叫他起身,甚至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音。
他步履沉稳,如同丈量着无形的阶梯,一步步走向殿中那象征着权力巅峰的主位紫檀御座。
每一步踏在金砖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敲打在杨暄的心上,也敲打在每一个旁观者的神经上。
他从容落座,宽大的紫檀座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孤峭。
他的目光,如同两柄淬了冰的探针,又似无形的、沉重的枷锁,自上而下,缓慢而细致地、一寸寸地审视着跪伏在地、卑微如尘的杨暄。
那目光冰冷、锐利、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仿佛能剥开杨暄单薄的衣衫,穿透他的皮肉,直抵那正在痛苦中挣扎、碎裂的灵魂深处,拷问着每一丝隐藏的念头、每一次动摇的瞬间。
殿内的空气仿佛彻底凝固成了坚冰,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时间也仿佛在此刻停滞、拉长。
亲卫和内侍们连眼珠都不敢转动,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炭火的“噼啪”声似乎也被这沉重到极致的压力所压制,变得遥远而模糊。
整个空间里,只剩下杨暄那粗重、压抑、带着濒死般绝望的喘息声,如同破旧风箱在拉扯,在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和揪心。
这无声的审判,持续了漫长到令人心胆俱裂的一刻钟。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难熬。
终于,裴徽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甚至算得上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金石、冻结血液、直抵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冰冷的铁锤,重重敲打在杨暄紧绷欲断的神经上:“抬起头来。”
杨暄的身体又是一阵无法抑制的剧烈颤抖。
他艰难地、极其缓慢地,如同脖颈灌了沉重的铅块,又似顶着万钧压力,一点一点地抬起了头。
骨骼关节发出细微的“咔哒”声,仿佛生锈的机器在强行运转。
当他终于鼓起残存的最后一丝勇气,迎上裴徽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波澜、如同亘古寒潭般的眼眸时——
轰!
仿佛有惊雷在脑中炸开!
那双曾经充满机敏、野望、甚至在执行煊赫门那些见不得光的任务时闪烁着冷酷光芒的眼睛,此刻布满了蛛网般的猩红血丝,瞳孔因愧疚和痛苦而微微放大,充斥着无法言喻的痛苦,以及一种近乎崩溃的、深渊般的哀伤。
那眼神如此赤裸,如此脆弱,将他内心所有的防线彻底撕碎。
他不敢与裴徽那双仿佛能吞噬灵魂的眼睛对视太久,仅仅一刹那,便如同被无形的烙铁狠狠烫到,仓惶地、狼狈地垂下眼睑,死死盯着自己抠着地砖、血迹斑斑的手指。
滚烫的泪水在猩红的眼眶中疯狂打转,如同决堤的洪水,却被他用尽全身力气、咬破了舌尖般死死忍住,只在浓密颤抖的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晶莹的水珠,摇摇欲坠。
“卑职……罪无可赦!”杨暄的声音带着浓重到化不开的哭腔,却又被强行压抑在喉咙深处,化作一种破碎的呜咽,如同受伤野兽的哀鸣。
“马嵬驿……家父……杨国忠得以逃脱,皆因罪臣……因罪臣一念之差,私遣心腹,冒死通风报信!”
“卑职违背殿下严令,泄露机密,致使国贼漏网,遗祸无穷!此乃……不忠不义,背主忘恩之大罪!”
“卑职……万死难辞其咎!恳请殿下……依律严惩!无论千刀万剐,卑职绝无怨言!只求速死!”
他几乎是嘶吼着,将早已在心底翻滚了千百遍、日夜啃噬他灵魂的供词和盘托出,没有任何隐瞒,没有任何狡辩,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自虐式的坦白。
仿佛只有最彻底的认罪和承受世间最严酷的刑罚,才能稍稍缓解他内心那被忠孝撕裂、日夜凌迟的剧痛。
话音未落,他再次重重叩首,额头与金砖碰撞,发出令人心悸的沉闷响声,“咚”!光洁的地砖上,赫然留下一点刺目的、带着湿痕的暗红。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比之前更加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变成了粘稠的、冰冷的铅块,灌满了每一个人的胸腔。
裴徽的目光依旧深沉如渊,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既无杨暄预料中、甚至隐隐期盼着的雷霆震怒(那或许能给他一个痛快的解脱),也无半分宽慰或怜悯之色(那对他更是奢望)。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杨暄,如同在审视一件布满裂纹、价值连城却又随时可能彻底粉碎的玉器,评估着其仅存的利用价值。
这份沉静,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斥责都更让杨暄感到窒息和绝望,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他的喉咙,将他拖向无光的、冰冷的深海,永世不得翻身。
就在杨暄几乎要被这沉重到极致的寂静彻底压垮,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连呜咽都快要停止,只剩下濒死般的抽气声时——
裴徽终于再次开口。
然而,他问出的问题,却如同天外惊雷,裹挟着令人灵魂冻结的寒意,完全出乎了杨暄和所有旁听者的预料:“杨暄,”
裴徽的声音平稳依旧,听不出丝毫喜怒,目光却锐利如刀锋,穿透杨暄混乱的灵魂,直指其核心,“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杨暄猛地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里嗡嗡作响。
他下意识地、茫然地重复着方才那用血泪喊出的供词:“卑职……私通家父,泄露军机,背主……”
声音干涩,充满了不解。
“不。”裴徽干脆利落地打断他,轻轻摇头,那动作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判决般的否定力量。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离开了宽大椅背的支撑,目光如同冰冷的解剖刀,锁死杨暄混乱的眼睛,声音不高,却带着洞穿人心、直指本质的力量:“你最大的罪过,非在泄密。”
杨暄彻底懵了!
他茫然地睁大了布满血丝的眼睛,瞳孔因极度的困惑而涣散,嘴唇无意识地翕动着,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抽气声,完全无法理解裴徽的逻辑。
泄密背主,放走国贼,导致殿下大计受阻……这还不是最大的罪?
那……那是什么?
巨大的困惑甚至暂时压过了恐惧和绝望,让他僵在原地。
裴徽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仿佛早已看穿他混乱的思绪,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更加直指核心,如同精准的重锤,狠狠击向杨暄最脆弱的软肋,试图撬开他灵魂深处最顽固的坚持:“你既放不下父子之情,甘冒奇险也要救他性命。那本王问你,”
裴徽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近乎残酷的诘问,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你为何不随他一同逃走?”
他略作停顿,目光如鹰隼般攫住杨暄脸上每一丝细微的变化,“本王当时远在潼关之外,鞭长莫及。长安城内,你身为煊赫门主,手握机密,人脉深厚,若真想走,凭借你多年经营,没有人能够将你留下。你为何留下?留在……这等待你的,只有死路的地方?”
轰!
这个问题如同九天惊雷,裹挟着万钧之力,狠狠砸在杨暄的心坎上!
它精准地刺穿了杨暄用“认罪伏法”包裹起来的、试图逃避的内心!
他浑身剧震,仿佛被无形的重拳狠狠击中胸口,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涌起极其复杂、翻江倒海般的神色。
有对父亲无法释怀的负疚;
有对裴徽深入骨髓的敬畏与恐惧(殿下那洞悉一切的目光,煊赫门森严的规矩);
更有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认知的、更深沉、更顽固的东西在眼底剧烈翻腾!
那是他效忠裴徽、融入骨血的归属感?
是对手中权力的本能留恋?
还是对长安这座权力之城难以割舍的羁绊?
亦或是……一种连他自己都鄙夷的、对生的本能渴望?
无数念头在瞬间爆炸开来,让他头痛欲裂!
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滚烫的铁块和冰冷的寒冰同时堵住,几次欲言又止,脸憋得通红。
最终,那嘶哑干裂的喉咙里,耗尽了他残存的所有力气,才艰难地挤出破碎的、仿佛用灵魂呐喊的句子。
“因为……因为卑职……卑职的根……在长安!在殿下这里!”
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撕裂,“卑职……认殿下为主公!虽……虽有不孝之举,却从未想过背主而去!”
“卑职……无颜面对父亲,更……更无颜面对殿下!唯……唯有以死谢罪!以死明志!”
这番话,带着血泪的控诉和一种近乎绝望的、扭曲的忠诚。
吼完,他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再次重重叩首,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压抑已久的、巨大的情感洪流终于冲破喉咙的封锁,化作低沉的、野兽受伤般撕心裂肺的悲鸣,回荡在空旷冰冷的大殿里,久久不散。
裴徽静静地看着他崩溃痛哭的模样,深邃的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那情绪转瞬即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或许是看到那扭曲忠诚背后的一丝可利用的坚韧?
或许是洞悉了人性在忠孝夹缝中被碾碎的悲哀?
又或许,仅仅是对一颗尚有价值的棋子的重新评估?
无人知晓。
片刻的死寂后,当杨暄的痛哭声渐弱,只剩下断断续续、如同破旧风箱般的粗重抽泣时,裴徽抛出了第三个,也是最关键、最致命、直指人性深渊、考验忠诚极限的问题。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西伯利亚席卷而来的极地寒流,瞬间冻结了殿内每一丝温度,也冻结了杨暄那颗刚刚经历崩溃、尚未平复的心:“那么,杨暄,”
裴徽的声音如同淬了万年玄冰的刀锋,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志,狠狠钉入杨暄的灵魂深处:“若本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命你亲率一队煊赫门杀手精锐,入蜀,找到杨国忠。”
他刻意停顿,让“亲率”、“杀手精锐”、“入蜀”、“找到杨国忠”这几个冰冷的词,如同带毒的冰锥,一根根刺入杨暄的脑海,留下清晰而残酷的烙印。
“若他安分守己,苟全性命于山野,隐姓埋名了此残生,”裴徽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死死锁住杨暄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肌肉抽搐、眼神波动,“本王便饶他不死,允他自生自灭;”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铁交鸣般的杀伐之气,如同战场上的号角,震得殿内烛火都为之一晃:“若他胆敢与李玢合流,妄图拥立伪朝,分裂我大唐山河……”
最后一句,如同九幽寒冰,带着终结一切的冷酷:“便由你——杨暄!亲手斩下他的头颅,提来见我!”
“你可愿往?!你可……下得去手?!!”
裴徽能够理解杨暄所为,但不代表他可以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从人性来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所以,他必须要彻底杜绝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