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皇后欲为温以缇在后宫赐下一座独立宫宇的消息,瞬间让温以缇再次成为后宫热议的焦点。
这消息首先点燃了后宫嫔妃们积压多年的不满。
陛下年事已高,不近女色,早已不复当年风采,后宫之中许久没有新人入宫。
如今宫中最年轻的嫔妃也已过了三十,众人的位分多年未有寸进,大多过着独守空房的寂寥日子。
更让她们难以接受的是,许多有名分的尚且要挤在同一座宫殿里,而温以缇不过是一个连正式册封大典都没有资格举办的小小县君,凭什么一跃成为一宫主位,拥有自己独立的殿宇?
许多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怨气,纷纷结伴去找赵皇后,想要讨一个说法。
甚至连宫外一些有封号的皇室宗亲,比如几位身份尊贵的郡主、县主,也闻讯纷纷入宫。
她们并非有意寻衅,只是觉得让一个小小的四品县君在待遇上压过她们这些金枝玉叶,实在是匪夷所思,颜面无光。
为了维护宗室的体面,她们也不得不站出来。
然而,众人没想到的是,一向温婉和气的赵皇后这次竟破天荒地动了怒。
她直接下令,将所有前来讨说法的宗室女眷和嫔妃们一并晾在坤宁宫的宫门外,连宫门都未曾开启。
只通过范女官传了一句话,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尔等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本宫的决定?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让宫门外的众人瞬间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难堪至极。
后宫的风波自然传到了前朝,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议论。
朝堂之上,虽有人弹劾赵皇后行事不端、逾越礼制,但终究声音微弱,很快便被压了下去。
毕竟,前朝之中不乏皇后的亲信势力,更有不少官员为温以缇仗义执言。
“温寺卿屡立奇功,如今身为四品女官,又有宗室身份,却仍挤在后宫一处狭小院落里,连一座独立殿宇都不配拥有吗?”
而正熙帝得知此事后,并未如众人预想般动怒,反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有些纳闷,皇后一向以温婉和气示人,即便私下有什么动作,明面上也绝不会如此破例行事。
可如今,她却为了一个温以缇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破常规,甚至不惜如此光明正大地挑衅宗室与后宫的底线。他这位相伴多年的皇后,此刻似乎在图谋着什么。
前朝的非议与后宫的抗议,仿佛被隔绝在外,丝毫没有惊扰到坤宁宫的宁静,也似乎未对温以缇造成任何困扰。
温以缇也借病休养,恰好避开了风口浪尖。又有赵皇后这座大靠山在,那些心怀不满之人也只能徒唤奈何,暗自抓狂。
第二日,赵皇后便派人来请温以缇。
温以缇不敢耽搁,匆匆整理好衣饰,便跟着来人前往坤宁宫。
踏入坤宁宫,依旧井然有序,宫人们看向她的眼神,除了比往日更恭敬几分,别的没有看出什么。
温以缇跟着通报的宫人缓缓走向内室。尚未进门,便听见里面传来女子的说笑声,气氛颇为轻松。
温以缇脸上依礼浮起一抹浅笑,敛衽跟着走了进去。
殿内,赵皇后斜倚在榻上,神色悠然。让温以缇微感意外的是,皇后身边还坐着几位陌生但略有些眼熟的年轻女子,个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容色秀丽,却并非后宫中熟悉的面孔。
温以缇不动声色地扫过她们,随即对着赵皇后盈盈行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她话音刚落,那三位年轻女子便立刻起身,对着温以缇屈膝行礼,齐声说道:“见过清宁县君。”
“清宁县君”——这个封号,温以缇自己都有些不适应,她们却一口叫出,让她的双眸微微一动,心中疑窦更甚。
赵皇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抬手道:“快些免礼。”
温以缇谢过赵皇后,又转向那三人,微微颔首道:“诸位请免礼。”
随后,赵皇后亲昵地拉过温以缇的手,将她带到自己身边的罗汉床上坐下,而那几位年轻女子则依旧坐在对面的木凳上。
原本还算轻松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温以缇能感觉到对面投来的几道好奇又带着审视的目光。
这些人认识她!
温以缇心中第一时间便有了判断,或者说,至少是知道她。
她不动声色地用眼角余光扫过三人,果然,每一个都在她看过去时下意识地避开了目光,眼神闪烁,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温以缇收回目光,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浅笑,对着赵皇后柔声道:“皇后娘娘今日心情似乎格外不错。”
宫外的流言蜚语,宫内的暗流涌动,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皇后的心情,反而让她比往日更加容光焕发,眉眼间都带着难以掩饰的轻松与愉悦。
温以缇暗自思忖,自从上次赵皇后突然提出要为自己筹备宫殿开始,她就察觉到皇后的心情一直很好,想必是暗中做成了什么事,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