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煜接过薄荷,反到今天跟沈清辞的相处,他嘴角不自觉上扬:“若是沈姑娘能去秋猎,还烦请妹妹帮我拉拢一二,他也是个爱药草的,与你说说不定能说的来。”
苏蓁笑道:“哥哥难得有心动的姑娘,我一定会帮忙的。”
正说着,秦辞抱着安安从屋里出来,安安手里攥着个小风车,见了姜煜,立马伸着胳膊要抱:“舅舅!兔兔!”
姜煜笑着接过安安,摸了摸他的头:“等秋猎,舅舅给你打只小兔子回来,好不好?”
安安眼睛一亮,使劲点头,小风车在他手里转得飞快,彩色的纸页映着阳光,晃得人眼晕。
几日后,姜煜还是亲自去了一趟镇国公府。
老夫人见姜煜亲自上门,笑得合不拢嘴,连忙让赵氏准备沈清辞的衣物首饰。
赵氏虽心里还有些不痛快,却也不敢违逆老夫人的意思,只能让人去库房里挑了些精致的料子,给沈清辞做新衣裳。
沈清辞得知能去秋猎,心里也有些期待。
她长这么大,还从未去过京郊的猎场,更别说见秋猎的热闹场面。她特意找出之前姜煜送的那枚兰花纹玉佩,戴在脖子上,用素色的锦带系着,藏在衣领里,像是藏着个小小的秘密。
秋猎这日,天刚蒙蒙亮,姜煜亲自驾着马车来接沈清辞。
沈清辞穿着一身浅碧色的骑装,腰间系着墨色腰带,头发高束,露出纤细的脖颈,比平日里多了几分英气。
姜煜见了,眼底闪过几分惊艳,连忙扶她上车:“今日风大,我让人备了暖炉,你冷了就拿着。”
马车缓缓驶向京郊的猎场,路上沈清辞偶尔掀开帘子,看窗外掠过的风景——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树林、还有远处连绵的青山,都让她觉得新鲜。
姜煜坐在一旁,给她讲秋猎的规矩:“秋猎时各家公子小姐会比射箭、骑马,你要是累了,就去旁边的帐篷里歇着,那里有茶水点心。
到时候你要是不习惯就跟我大妹妹待在一起,她是个好性子,也安静,而且待在她边上,不用担心被人打扰的。”
沈清辞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个小瓷瓶,递给姜煜:“这里面是我做的薄荷膏,蚊虫咬了或者头晕,涂一点就好,你拿着吧。”
姜煜接过瓷瓶,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又飞快地移开。
姜煜将瓷瓶放进袖袋里,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软乎乎的。
到了猎场,苏蓁和秦辞早已等候在那里。
安安穿得厚厚的,像个小团子,坐在秦辞怀里,手里攥着个小木弓,见了沈清辞,立马喊:“姐姐!”
不待沈清辞应声,苏蓁就说道:“可不能叫姐姐,你该叫姨姨。”
叫姐姐岂不是跟姜煜差辈了 。
沈清辞笑了笑,给苏蓁和秦辞行了礼,却立马就被苏蓁扶了起来,还拉到边上。
“我大哥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就盼着能跟沈姑娘一同游玩呢!为此还特意拉着秦辞练了好几天的骑射,就指望能够在你面前长长面子呢!”苏蓁道。
沈清辞被这样一说,脸蛋立马就红了,“这,这姜世子文武双全,必定是能夺得好博彩的。”
苏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家闺秀面皮都薄,也没有一直说,只笑着道:“一会儿猎场开放,你要是想骑马,我让秦辞给你找匹温顺的马。”
沈清辞连忙摆手:“我还不会骑马,就在旁边看看就好。”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抬头看去,只见一身火红的骑装的女子策马而来。
这女子头发上束着赤金的发冠,模样明艳,却一脸冷淡,尤其是看到苏蓁时,眼底闪过几分不屑。
苏蓁:?这人是谁?
秦辞见苏蓁的样子就知道她忘了,小声道:“二公主雁黎。”
雁黎勒住马,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沈清辞身上,眉头微挑:“这位是?”
“回公主,这是镇国公府的表小姐沈清辞。”姜煜上前一步,语气平静地回答。
雁黎上下打量了沈清辞一番,见她穿着朴素,身上只有一枚简单的玉佩,眼底闪过几分轻视,却也没多说什么,只对着姜煜点了点头,便要带着护卫往猎场深处去了。
只路过姜煜身边时,脚步顿了顿,轻声道:“姜世子,今日可要好好比箭,我还等着看你拔得头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