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御书房外的铜铃轻响,风声掠过廊下垂落的珠帘,发出细碎的清音。玄烨宸望着手中那封未署名的密信,指尖缓缓摩挲着纸张边缘,神色晦暗不明。
江南一行后,苏桐归来,不仅带回了灾情详报与漕运恢复的捷报,更在朝堂上赢得了些许赞誉。皇帝对她的信任似有所回升,却始终未曾真正松动那份深藏于心底的试探与防备。
而她,也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回宫后的苏桐,每日依旧温婉如初,行止有度,仿佛从未涉足政务。然而,在这平静之下,她早已悄然布局。
皇后纳兰婉兮自上次阴谋败露后,虽表面上收敛锋芒,实则怒火中烧。她深知,若再不设法打压苏桐,自己的地位将愈发岌岌可危。只是如今苏桐羽翼渐丰,轻易动手恐适得其反。
苏桐亦明白,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她开始留意皇后的言行举止,命心腹宫女暗中观察其日常举动。数日后,一条重要线索浮出水面——皇后极重出身门第,尤其在意礼仪体统,曾因一次宴会上的失礼之举被长辈私下训斥,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她对此事讳莫如深。
苏桐心中已有计较。
几日后,御花园内设宴,皇帝亲临,众妃嫔皆盛装出席。苏桐身着素雅罗裙,神情恬淡,立于席间,目光却始终落在皇后身上。
酒过三巡,歌舞正酣之际,一名小宫女不慎打翻酒盏,洒湿了皇后衣角。众人惊呼,那宫女慌忙跪地请罪,皇后面色微变,强作镇定,只淡淡道:“无妨。”
就在此时,另一名宫女捧着一幅画卷缓步上前,低声禀报:“陛下,这是奴婢偶然所得,画中之人姿态颇为有趣,不知是否与皇后娘娘当年相似?”
画卷展开,画中女子身着华服,神态端庄,然举止略显拘谨,动作间竟与皇后早年宴会上的失误极为相似。席间顿时议论纷纷,有人低声窃笑,有人面露狐疑。
皇后脸色骤变,指尖紧紧攥住手帕,指节发白,却强撑笑意:“不过是拙劣模仿罢了。”
苏桐适时上前一步,语气恭敬:“臣妾听闻昔日皇后娘娘也曾因一时疏忽受长辈训诫,今日一见,倒真有些神似。”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玄烨宸抬眸望向苏桐,目光幽深,未置一词。
皇后勉强维持镇定,却难掩眼中怒意。她猛然起身,福身告退:“臣妾身体不适,先行告辞。”
待她离去,席间气氛微妙变化。有人低声议论,有人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
苏桐却依旧安然落座,神色如常。
宴会散去,皇帝独自留于殿中,李公公躬身侍立一旁。
“她……为何要这么做?”玄烨宸低声道,语气复杂。
李公公不敢应答,只低头沉默。
皇帝望向窗外暮色,良久,轻轻叹息。
他想起江南归来的苏桐,想起她汇报灾情时的冷静从容,想起她在百姓面前安抚民心时的坚定眼神。那一瞬,他忽然意识到,这个女子,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柔弱侍女。
而在永和宫中,苏桐正静静听着贴身侍女复述宴会情形。
“皇后离席时,脸色极其难看。”侍女低声说道,“据说回到凤仪宫后便摔了一只青瓷茶盏。”
苏桐微微一笑:“她越恼,越说明我们击中要害。”
侍女迟疑道:“但此举是否会激怒皇后?她接下来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当然不会。”苏桐语气笃定,“不过,我已经做好准备。”
她取出一只锦盒,放入寝室暗格之中,叮嘱道:“若皇后反击,便以此应对。”
侍女点头,默默记下。
果然,不出所日,皇后便开始了新一轮反击。
她先是命人散布谣言,称苏桐私通朝臣、意图干政;又在皇帝面前暗示苏桐借赈灾之名敛财;甚至安排宫女故意在御前哭诉苏桐苛责下人。
然而,每一次,苏桐都巧妙化解。
她当众呈上赈灾明细账册,请户部核查;她亲自带那位“哭诉”的宫女至御前,令其当场承认是受人指使;她更是在皇帝询问时坦然回应:“臣妾行事,皆为陛下分忧,若有半点虚妄,愿受严惩。”
玄烨宸看着她,神色复杂。
“你倒是胆大。”
“臣妾不敢。”她垂首,语气温柔却坚定,“只是不愿让陛下失望。”
皇帝未再多言,只挥袖让她退下。
几日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悄然酝酿。
一日清晨,皇帝召见群臣议事,苏桐奉命侍侧。正当议政之时,皇后突然携一卷密折入殿,神色凝重:“陛下,臣妾手中有一份密报,事关苏桐与某位朝臣往来密切,恐有结党营私之嫌。”
殿中气氛骤然紧张。
玄烨宸抬眸,看向皇后手中奏折,眉头微蹙。
“可有证据?”
“自然有。”皇后缓缓展开密折,“此乃江南归来途中,苏桐与某位大臣书信往来之记录。”
话音落下,几位老臣神色各异,隐隐露出几分怀疑。
苏桐却依旧神色从容,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妾愿当面对质。”
皇帝目光扫过她,最终点头:“准。”
片刻后,那名大臣被召入殿,苏桐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皇帝:“陛下请看,此乃臣妾写给该大人之信,内容皆为公务,并无逾矩之处。”
玄烨宸接过书信,细细阅览,脸色渐渐缓和。
“果真只是公务往来。”
皇后脸色微变,但仍强撑:“陛下,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她没有其他心思。”
“皇后娘娘。”苏桐忽然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臣妾所做一切,皆为陛下社稷考虑。若陛下疑我,臣妾愿辞去所有职司,回归永和宫,不再干涉政务。”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
最终,他缓缓道:“朕信你。”
皇后脸色惨白,嘴唇颤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苏桐微微一笑,向皇帝叩首谢恩,随后起身,转身离开大殿。
阳光透过殿门洒落在她身上,映出一道修长的身影。
她知道,这一战,她赢了。但,她也知道,未来的路,仍步步惊心。她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坚定。因为,她已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