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离开了中都地界,官道两旁的景致逐渐由北方的苍凉雄浑,转向了江南的温婉秀丽。
虽然现在依然处于冬季,但是随着向南不断行进,那寒冷的感觉却在逐渐地减弱。原本凛冽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起来,不再像北方那样刺骨。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气息,仿佛春天已经在不远处悄悄来临。
道路两旁的枯草,虽然还没有完全褪去冬日的枯黄,但在那枯黄的下面,竟然已经隐约可以看到一些顽强的绿色。这些绿色虽然还很微弱,却透露出一种不屈的生命力,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南宫宸一行人并未选择最快捷的官道直下江南,而是有意绕行了一些相对僻静但景致更佳的路线,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可能的眼线,另一方面,也是让郭靖和梅超风能有更充裕的时间练功适应。
队伍阵容,与初入中都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核心自然是南宫宸与黄蓉。一个智珠在握,深不可测;一个灵秀慧黠,机变百出。两人时常并肩坐在车辕之上,指点江山,谈笑风生,俨然是队伍的主心骨与灵魂。
程灵素依旧是那位沉静温婉的医者,负责众人的健康与一路上的药材补给,她那看似不起眼的药囊,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奇效。
袁紫衣神出鬼没,时而出现在车队前方探路,时而又悄然隐去,处理着天机阁沿途传递来的信息,她是队伍最敏锐的眼睛和耳朵。
郭靖则是队伍中最勤奋的一个。每日车队停下休息或宿营时,他都会雷打不动地练习南宫宸指点的基本功和梅超风传授的“易筋锻骨篇”。他心思单纯,心无旁骛,进步虽然缓慢,却异常扎实,气息一日比一日浑厚绵长。
而梅超风的加入,更是让队伍的实力提升了一个档次。她虽目不能视,但听觉和感知敏锐得惊人,对危险的直觉远超常人。有她在,夜间宿营的安全便有了极大的保障。而且,她修炼《九阴真经》多年,虽走入歧途,但对武学的理解和见识仍在,偶尔与南宫宸交流几句,也能碰撞出一些火花,对郭靖的指导更是尽心尽力。
穆易父女与众人同行了约莫十余日。这段时间里,穆易的身体在程灵素的持续调理和自身修炼下,已然恢复了大半,精神矍铄,甚至偶尔会与郭靖切磋几招,指点他一些实战经验。穆念慈则依旧安静,大多时间都在照顾父亲,或者与黄蓉、程灵素说些体己话,只是目光偶尔掠过南宫宸时,会迅速移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
这一日,车队行至嘉兴府地界。但见河网纵横,小桥流水,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已然呈现。
在一处通往牛家村的岔路口,车队缓缓停下。
穆易带着女儿走下马车,对着南宫宸等人再次郑重拱手:“南宫阁主,诸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地离牛家村已不远,我父女二人便在此处与诸位别过了。”
南宫宸下车还礼:“穆先生,穆姑娘,一路保重。若有闲暇,可来桃花岛做客。”
黄蓉也跳下车,拉着穆念慈的手,有些不舍:“念慈妹妹,真的不跟我们去桃花岛玩玩吗?听说牛家村冬天也挺冷的。”
穆念慈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轻声道:“黄姐姐,爹爹思乡心切,我还是先陪他回去看看。日后……日后若有缘,定当去桃花岛拜访姐姐和南宫公子。”她说着,目光飞快地扫过南宫宸,随即低下头。
郭靖也挠着头道:“穆大叔,念慈妹妹,你们保重!等我学好了本事,就回牛家村看你们!”
穆易哈哈一笑,拍了拍郭靖结实的肩膀:“好!郭贤侄,你跟着南宫阁主,前途不可限量,老夫等着看你名动江湖的那一天!”
又与程灵素、梅超风等人一一告别后,穆易父女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那条通往故乡的田间小路。穆念慈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车队已然重新启动,那道青衫身影正扶着黄蓉登上马车,并未回头。
她心中轻轻一叹,转过身,挽住父亲的臂膀,坚定地向着牛家村的方向走去。她的路,在故乡,在过往。而他们的路,在远方,在未来。
送别了穆易父女,车队继续南下。少了两人,车厢内似乎空旷了一些,但也更加专注于既定的目标。
黄蓉靠在南宫宸身边,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江南冬景,忽然轻声问道:“南宫大哥,你说,念慈妹妹他们回到牛家村,能找到他们想找的人吗?”
南宫宸目光悠远,淡淡道:“缘分之事,强求不得。但心存希望,总归是好的。或许,他们会有自己的机缘。”
他并未点破杨铁心与包惜弱、郭靖与杨康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联,有些事,需要当事人自己去经历,去解开。
车队沿着运河一路向南,时而乘船,时而换乘车马。南宫宸并未放松对郭靖的教导,除了武功基础,依旧会利用沿途所见的地形,为他讲解一些简单的兵法常识和情报收集的重要性。郭靖如同一块干燥的海绵,努力地吸收着这些全新的知识。
梅超风在程灵素的持续治疗下,眼部对光线的感知越来越清晰,虽然视物依旧模糊,但已经能大致分辨出物体的轮廓和明暗,这让她对南宫宸和程灵素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行事也更为沉稳。
袁紫衣则如同队伍的幽灵,总能提前安排好宿处,扫清前方的障碍,让整个行程顺畅无比。
这一支汇聚了智者、医者、刺客、良才与改邪归正者的队伍,带着中都之行的丰厚收获,如同一股潜藏的洪流,悄然南下,直指那海外仙山——桃花岛。他们的到来,必将在那片与世隔绝的岛屿上,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