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等级:零”的命令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守门人庞大而缜密的情报系统中激起了无形的涟漪。厉墨琛和我坐在书房里,四周是环绕式的光屏,上面流淌着如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空气中弥漫着终端运转的低沉嗡鸣和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感。
安德森亲自坐镇信息处理中心,他那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少爷,清窈小姐。S-7星域事故的原始数据封存等级极高,多重加密,并且……有被动触发式湮灭程序保护。强行突破风险很大,需要时间。”
“需要多久?”厉墨琛的声音冷硬,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那是他极度专注和焦躁时的小动作。
“无法确定。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十二到二十四标准时。而且,即使成功提取,数据很可能也存在大量缺损。”
二十四小时。在平时或许不长,但当星昼那句“是不是还有一个我”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优先确保数据完整性,必要时调用‘深渊’级算力辅助。”厉墨琛下令,“有任何进展,第一时间通知。”
“明白。”
通讯暂时中断,书房里只剩下我们两人和无数流淌的数据之光。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当你知道你要面对的可能是一段被刻意掩埋的、血淋淋的真相。
我无法静坐,起身走到观测窗前,望着外面模拟的星空景象。S-7星域……那片五年前吞噬了厉墨琛父母生命的冰冷虚空,此刻仿佛也正透过无尽的距离,投来阴冷的目光。
“如果……如果真的是那个孩子的意识……”我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有些空洞,“他会恨我们吗?恨我这个‘替代品’,恨星昼这个……‘完美的后来者’?”
厉墨琛走到我身后,双手按在我的肩膀上,力量沉稳:“不知道。但无论他存在与否,无论他抱有怎样的情绪,五年前的事情都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同样是受害者,清窈。”
他的话语理智而冷静,但我能感觉到他手掌传来的微不可查的紧绷。那场事故夺走了他的至亲,如今又可能以另一种诡异的方式缠绕着他的孩子,他内心的波澜绝不会比我小。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我们尝试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但都心不在焉。设计稿上的线条变得模糊,星际金融报表上的数字失去了意义。我们的注意力,始终被那个正在被艰难破解的数据宝库(或者说潘多拉魔盒)牢牢牵引。
期间,我去看了星昼几次。他正在育儿机器人的陪伴下玩积木,搭建着歪歪扭扭却充满想象力的“星际城堡”。看到我,他高兴地举起一块蓝色的积木:“妈妈!看!这是给那个小朋友的房间!蓝色的,冷冷的,但是有星星!”
我的心猛地一抽,强笑着夸赞了他的作品,心底的阴影却愈发浓重。他的感知越来越具体了。
十八个标准时后,安德森的消息终于再次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和如释重负:“少爷,第一层核心加密已突破,正在下载核心数据包。数据损毁率……初步评估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另外,我们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说。”厉墨琛瞬间挺直了脊背。
“在事故区域边缘,一个原本被认为无关紧要的、属于当时一艘民用科研船的废弃探测器,其损坏前的最后一段记录数据,似乎捕捉到了一些……非事故本身的异常能量波动。这段数据当时被归类为‘设备故障干扰’,但我们的算法重新分析后认为,其波形特征……与已知的、高精度空间翘曲启动时的残留信号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吻合度。”
空间翘曲启动信号?!在事故发生时,除了厉家的飞船,附近还有别的船只进行了空间跳跃?而且是高精度的、几乎是瞬间完成的跳跃?这绝非普通民用科研船能做到!
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难道当年的事故现场,还有第三者在场?!
“能追踪信号来源或去向吗?”厉墨琛的声音冷得掉渣。
“信号残留太微弱,且被爆炸能量严重污染,无法精确定位。但大致方向……指向一个当时被认为是绝对荒芜、连星图都未曾详细标注的死亡星云带。”
死亡星云带……那里是连守门人都很少涉足的宇宙边缘地带,是完美的藏身之所。
就在这时,主光屏上弹出了提示——核心数据包下载完成。
厉墨琛和我立刻坐到主控台前。安德森将破解后的数据流传输过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混乱不堪的飞船黑匣子最后记录:刺耳的警报、船体解体的巨响、船员惊恐的呼喊、以及……一段被强烈电磁干扰掩盖、却依旧能听出是厉老爷子(厉墨琛父亲)发出的、充满震惊和愤怒的断续话语:
“……是你们!……竟然敢……背叛……为了……钥匙……”
钥匙?!
又是钥匙!
紧接着,是现场勘测报告的高清图像。飞船的残骸散布在广袤的星域中,触目惊心。但厉墨琛的目光死死锁定在了一处位于核心爆炸区域边缘的、相对完好的舱体碎片上。
那似乎是……飞船的高级医疗舱的一部分?
放大图像。可以看到舱壁上有明显的、由内向外爆破的痕迹,但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破碎的仪器和控制台上,残留着一些已经干涸发黑的、非标准能量液痕迹,以及……几片极其微小、却与飞船材质截然不同的、某种生物组织或高级合成材料的碎片?
“分析那些痕迹和碎片!”厉墨琛命令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技术团队立刻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令人心惊肉跳。
那些能量液痕迹,与我们在虚空之心遭遇的、以及厉承泽身边那些“湮灭”部队成员使用的暗紫色能量,成分高度相似!
而那些生物组织\/合成材料碎片,其基因序列(如果那是生物组织)或分子结构(如果是合成材料)极其古怪,不属于任何已知星际种族或科技体系,但其惰性特征……与潘多拉基金会某些高度机密的生物实验项目档案中的描述,有模糊的对应点!
真相的碎片,开始拼凑出一幅更加狰狞的图画。
五年前的事故,根本不是什么意外!
这是一场里应外合(厉承泽的背叛)、有第三方(疑似潘多拉基金会或星蚀)直接介入的、针对厉墨琛父母的谋杀!
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为了灭口(厉老爷子可能察觉了“代达罗斯之舟”计划或厉承泽的背叛),并企图获取某种与“钥匙”相关的“核心数据”!
而那个未能出世的孩子……在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袭击中,他\/她的命运究竟如何?医疗舱的异常爆破痕迹和那些来自外界的能量、物质残留,是否意味着……他\/她并非简单地死于事故,而是……被带走了?!
这个想法让我浑身冰冷。
如果那个孩子当时没有死,而是被潘多拉基金会带走了……那么星昼感知到的“另一个”,会不会就不是什么残存的意识或量子回声,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活着的、与他血脉相连的“兄弟”?!
而这个“兄弟”,在过去五年里,一直生活在星蚀的掌控之下?
就在这时,安德森发来了最后一份破解出的数据——那是一段频率异常、似乎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来自厉老爷子个人终端的最后备份信号碎片。经过艰难还原,断断续续的词语组合成一句令人头皮发麻的话:
“……保护……孩子……不是……唯一……钥匙……双生……回廊……”
双生?!
这两个字,如同最终的惊雷,在我和厉墨琛的脑海中炸响!
星昼感知到的,或许从来不是什么幻觉或回声。
那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与他命运交织的、另一个“钥匙”。
一个活在阴影中,可能被星蚀培育了五年的……双生兄弟。
关于“另一个”的猜测,在这一刻,被染上了无比真实而残酷的血色。五年前的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黑暗。而这场探寻,刚刚揭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