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 监测室的晨光刚漫过桌面,技术组老张就摔下手里的咖啡杯,监控屏上的红色警报像泼溅的咖啡渍,瞬间染满半面墙 ——“省都市报官网遭 ddoS 攻击,流量峰值 180Gbps,首页被篡改”“市交通指挥中心内网发现异常访问,3 个非涉密数据库遭轻度入侵”“地铁 2 号线车厢发现‘默言符号’涂鸦,引发乘客恐慌性撤离”。
叶晴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攻击地点,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节奏乱得像被风吹散的鼓点:“公开平台热度掉得越快,暗网的疯劲就越足 —— 这哪是散了,分明是没了‘蜂后’(默言 Id),蜂群全炸了。”
陈序凑到近前,省都市报的篡改页面刺眼得很:原本的头条新闻被覆盖成纯黑背景,中央用白色油漆质感的字体写着 “沉默不是遗忘,是复仇的开始”,周围贴满大小不一的 “默言符号”,角落还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你们报道的‘真相’,全是迫害的谎言”。技术组调出攻击 Ip 溯源,13 个地址散落在 7 个省份,有家庭宽带、有网吧公共网络,甚至有两个来自校园机房,像一群从不同巢穴飞出的野蜂,毫无章法地扑向同一个目标。
“不是有组织的攻击。” 老张快速敲击键盘,调出攻击数据包分析,“用的是网上能下载的简易 ddoS 工具,没有统一指令,攻击时间也差着 1-2 小时 —— 像是有人在加密群里扔了个工具包,谁看到谁就上。”
话音未落,对讲机里传来线下行动组的汇报:“城西商场发现两名信徒,非法接入广播系统,循环播放‘默言被压制’的宣言,已经控制住了,但商场里的顾客吓得够呛,有老人差点摔倒。另外,地铁 5 号线、8 号线也发现了涂鸦,内容都是‘复仇’‘记住默言’之类的。”
陈序点开行动组传回的涂鸦照片:地铁车厢的玻璃上,用红色马克笔涂着扭曲的 “默言符号”,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你们都有罪”,字迹里透着不加掩饰的愤怒。他想起上一章在旧书巷遇到的那个举火焰棒的年轻人,那时对方的愤怒还有明确的目标(“找李博士讨说法”),而现在,愤怒像泼出去的墨水,染得哪里都是,却没人说得清 “要讨什么说法”—— 就像失去蜂巢的蜂群,乱飞乱蛰,只是因为恐慌和茫然。
“公共机构也开始遭殃了。” 叶晴调出市教育局的报案记录,“凌晨 4 点,内网被入侵,入侵者没偷数据,就是在教师办公群里发了几百条‘警惕异端教育’的消息,还把之前‘默言净化组’的集会照片,p 成了‘教育局压制学生信仰’的假图 —— 现在有家长打电话来质问,说‘是不是学校不让孩子提默言’。”
更棘手的是无差别网暴。陈序的私信箱里,收到一位普通网友的求助:“我昨天转发了您注销 Id 的录像,配文‘理性看待’,结果一夜之间收到 200 多条私信,有人骂我‘帮凶’,有人发‘死亡威胁’,还把我的头像 p 成了‘异端符号’,贴到了好几个论坛…… 我只是个学生,我现在很害怕。”
点开网友发来的截图,私信内容不堪入目:“你是不是收了天平的钱?”“等着吧,你家地址我早晚能找到”“转发这种假录像,你也该被净化”。陈序的指尖泛凉 —— 之前的攻击再极端,至少有 “目标”(李博士、天平),而现在,连转发一条理性内容的普通网友,都成了 “迫害者”,成了蜂群蛰刺的对象。
“烈阳被抓后,群里没了核心,反而更乱了。” 叶晴调出 “01 残余核心群” 的最新聊天记录,之前的 “分工指令” 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 “行动提议”:
“我会点 ddoS,谁要一起搞省都市报?”
“我家附近有地铁,晚上去涂鸦怎么样?”
“刚才在商场看到有人拍我们的传单,我上去骂了他一顿,他跑了!”
没有统一的组织者,没有明确的计划,却有人自发响应 —— 有人跟着搞网络攻击,有人跟着去涂鸦,有人跟着去骂路人,像蜂群里的工蜂,不需要蜂王指挥,只凭 “同类的行动” 就会自发加入,形成混乱的协同。
“赵无妄在背后推波助澜。” 陈序突然开口,他想起线人 “青蛇” 昨天传回的消息:“暗网有人在免费发‘简易攻击工具包’,说是‘为默言复仇专用’,下载地址指向的服务器,和之前赵无妄水军的 Ip 段有重合。”
叶晴立刻让技术组追踪工具包的来源,果然在代码深处发现了隐藏的标记 —— 和之前赵无妄用来传播 “殉道者徽章” 的代码标记一致。“他是故意的。” 叶晴的脸色沉了下来,“用工具包喂饱蜂群,让它们到处乱撞,制造恐慌,好掩盖他转移‘概念产物’核心仓库的动作 —— 我们之前盯着东郊面粉厂,他趁机把货转移到别的地方了。”
话音未落,线下行动组又传来紧急消息:“郊区发现两名信徒,在废弃工厂里组装‘烟雾弹’,说是‘周末要去市中心搞个大的’,已经控制住了,从他们的手机里发现了一个加密群的聊天记录,里面在讨论‘围攻市中心数据中心’,说‘要让压制真相的网络彻底断电’!”
陈序接过行动组发来的聊天截图,匿名账号发布的 “终极行动草案” 写得清清楚楚:“周六上午 10 点,在市中心数据中心门口集合,带好‘默言符号’旗、烟雾弹、扩音器,目标 —— 逼他们断电,让全市的网络都记住,我们还没消失!” 下方已有 89 人回复 “加入”,有人甚至发了自己准备的 “武器” 照片 —— 用矿泉水瓶做的简易燃烧瓶,贴着 “默言之火” 的标签。
“蜂群要朝着最危险的目标冲了。” 陈序的声音带着沉重,他看着屏幕上散落在各地的攻击点 —— 媒体网站的修复进度条、地铁涂鸦的清理现场、被骚扰网友的求助信息,再看看 “围攻数据中心” 的策划,突然意识到:失去 “蜂后” 的蜂群,不会自行消散,只会因为失去方向而变得更疯狂,更具破坏性。
“不能再被动防御了。” 陈序转身对叶晴说,“让‘27’和理性信徒们行动起来,在加密群里发‘现身说法’的短视频 —— 不用讲大道理,就说自己之前怎么狂热,现在怎么清醒,告诉那些人‘我们不是在对抗全世界,只是被赵无妄骗了’。另外,联系警方,提前在数据中心布置防线,同时追查赵无妄新的仓库位置,不能让他借着蜂群的混乱,全身而退。”
叶晴点了点头,立刻开始部署。监测室里,警报声还在偶尔响起,新的攻击点还在不断出现,但陈序的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慌乱 —— 他知道,对付失控的蜂群,不能只靠 “拍苍蝇”,还要从内部瓦解它们的 “仇恨共识”,让那些还在迷茫的信徒明白,他们不是 “对抗全世界的勇士”,只是赵无妄手里,随时可以被丢弃的棋子。
暗网里,免费的攻击工具包还在被疯狂下载,“围攻数据中心” 的讨论还在继续;赵无妄的新仓库里,“概念产物” 正被悄悄装上车,准备运往更隐蔽的地点;而 “天平” 监测室里,陈序看着 “27” 发来的短视频初稿 —— 画面里,“27” 拿着之前的 “默言符号” 贴纸,平静地说:“我曾经以为这是信仰,后来才知道,真正的信仰,是不让自己变成伤害他人的人。”
陈序知道,瓦解蜂群的过程会很艰难,甚至可能会有新的攻击出现,但他不会放弃 —— 因为他明白,每多一个清醒的信徒,失控的蜂群就会少一只 “野蜂”;每多一条理性的声音,就会多一分阻止 “终极行动” 的希望。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监测室里的警报声渐渐稀疏,但陈序知道,这场与 “失控蜂群” 的战斗,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 周六的市中心数据中心,将是蜂群与秩序的最终碰撞点,也是他彻底终结这场闹剧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