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星原国停留了半年,待沁原园的石碑刻好,明家希便准备启程巡视碧忧国。离别那日,明和善与两国百姓都来送行,沁原园的石碑前,挤满了依依不舍的人。明和善拉着明家希的手,眼眶微红:“姨母,您一定要常来星原,下次来的时候,园里的兰草与格桑花肯定都开了,可好看了。”
明家希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她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人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位来自沁兰的老农,他双手捧着一包兰草籽,仿佛那是他最为珍贵的宝物。老农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透露出对明家希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着,明家希的视线落在了星原的牧民身上。这位牧民手提一壶奶酒,那浓郁的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他的皮肤被阳光晒成了古铜色,眼神中透露出草原人民的豪爽与热情。
最后,明家希的目光停留在了柳清砚身上。柳清砚正将一份誊写好的《沁原春》诗稿递到她的手中,诗稿的纸张洁白如雪,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如行云流水一般。
柳清砚微笑着对明家希说:“殿下,这诗稿您带着吧。回到大明后,也让大明的百姓知道,在沁兰与星原的交界之处,有一座美丽的沁原园,那里承载着两国百姓最真挚的情谊。”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这诗稿不仅仅是一份文学作品,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车驾如一条蜿蜒的长龙,缓缓地驶离了沁原园。明家希轻轻掀起车帘,回眸望去,只见明和善宛如一座雕塑般,稳稳地立在石碑旁,奋力地挥舞着手臂。而那些百姓们,也如同一群热情的鸟儿,纷纷挥动着翅膀,与明和善一同向车驾告别。他们的身影逐渐变小,最终与沁原园的水榭、帐篷融为一体,仿佛一幅温暖的画卷,在明家希的眼中缓缓展开。
她低头凝视着手中的诗稿,仿佛那是一颗珍贵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她又轻轻抚摸着怀中明和意送来的兰纹布,那柔软的触感,犹如春风拂面,让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此时此刻,她忽然意识到,这一路的巡视,已经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帝王之旅——从月璃那如繁星般璀璨的竹灯,到沁兰那如幽兰般淡雅的兰香,再到星原那如美酒般醇厚的奶酒,以及沁原园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每一件物品,每一处景致,都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百姓的心意,也连接着各国的情谊。
风又一次掀起车帘,远方的天际,隐隐约约的轮廓若隐若现。盛宁女帝明家希心里清楚,这次巡视即将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月兰亭的水波依旧荡漾,沁原园的兰草即将绽放,而她,必须怀揣着这些情感与初衷,持续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子民,让更多的“月兰亭”“沁原园”,在各国的交界之处闪耀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