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烨的炼器工坊内,炉火正旺。
陨仙炉虽尚未修复,但经过他亲手修缮的旧炼器炉已能稳定输出适合炼制中阶灵器的温度。此刻炉口腾起的幽蓝色火焰中,三块幽冥铁正被均匀加热,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黑色纹路——那是地冥域特有的矿石在高温下呈现的灵脉轨迹。韩烨手持一柄玄铁锤,目光紧锁炉内,手腕轻抖间,锤头已带起一串残影,精准地落在即将出炉的铁块上。
“铛!铛!铛!”
三声脆响节奏分明,每一次锤击都恰好落在幽冥铁冷却最快的位置。随着锤影起落,铁块表面的黑色纹路开始重组,逐渐凝聚成一道模糊的防御灵文。这是韩烨最近在研究的新技法,试图将炼体时感悟的气血之力,通过锤法直接烙印在矿石内部,以此提升灵文的稳定性。
工坊角落,十几个穿着外门弟子服饰的年轻人正屏息凝神地看着。他们大多是近一个月来投奔紫云阁的散修,此刻正按照韩烨的要求,从最基础的矿石辨识与火候控制学起。其中一个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青年看得尤为专注,他便是半个月前以祖传“玄铁令”换取一套低阶灵器,而后主动留下打杂的石磊。
与其他弟子不同,石磊的眼神并非停留在韩烨挥舞铁锤的动作上,而是死死盯着幽冥铁表面那道逐渐成形的防御灵文。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嘴唇下意识地翕动着,仿佛在默默复刻灵文的纹路走向。当韩烨最后一锤落下,防御灵文彻底稳定的瞬间,石磊突然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都看清楚了?”韩烨将炼制到一半的半成品放在冷却台上,转过身看向弟子们,“这道基础防御灵文共需七十二道纹路组成,每一道纹路的角度偏差不得超过三度,否则便会出现灵力滞涩。现在,你们各自取一块废矿石,用刻刀试着画出灵文的前三十道纹路。”
弟子们纷纷应是,各自拿起工具忙碌起来。他们大多学得磕磕绊绊,要么是纹路走向歪斜,要么是线条粗细不均,没一会儿便有人唉声叹气地停了手。唯有石磊,拿起刻刀时没有丝毫犹豫,手腕稳定得惊人。他没有急于下笔,而是闭眼沉思片刻,再睁开时,刻刀已如行云流水般在废矿石上划过。
韩烨本在检查其他弟子的练习成果,无意间瞥见石磊的动作,脚步不由得顿住了。他发现石磊的刻刀落点极为精准,虽然力道控制尚有欠缺,但前三十道纹路的走向、角度竟与自己演示的分毫不差,甚至连灵文转折处的细微弧度都完美复刻。更令人惊讶的是,石磊全程没有参照任何图谱,仿佛那道灵文的每一个细节都已刻进他的脑海。
“这不可能……”韩烨心中微动。基础防御灵文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精妙的灵力循环逻辑,即便是内门弟子,也需要反复临摹十几天才能掌握。石磊入门不过半个月,连完整的灵文图谱都没见过几次,怎么可能一次就刻得如此精准?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石磊身后,看着矿石上逐渐成形的灵文。当石磊刻完最后一笔时,韩烨突然开口:“再刻一遍,这次刻完整的七十二道纹路。”
石磊手一抖,刻刀险些滑落。他连忙转过身,有些局促地低下头:“韩……韩师,我……我只是试着刻刻。”
“无妨,按我说的做。”韩烨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石磊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刻刀。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加沉稳。韩烨注意到,石磊刻到第三十一道纹路时,眼神明显变得专注起来,显然这部分是他未曾见过的内容。但他没有停顿,而是根据前三十道纹路的逻辑,自行推演后续的走向。虽然有几处明显的卡顿,但最终竟真的将七十二道纹路完整刻了出来,只是后半部分的灵文稳定性稍差,出现了几处细微的断裂。
“你以前学过灵文?”韩烨问道。
石磊摇摇头:“回韩师,弟子自幼在黑骨城周边的矿场打杂,只认得一些矿石上的天然纹路。来紫云阁前,从未见过真正的灵文。”
“那你为何能一次就刻出前三十道纹路?”韩烨追问。
石磊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弟子……弟子记性比较好。刚才韩师演示时,弟子把灵文的纹路记在心里了,就像记矿场的矿石分布一样,闭上眼睛都能看到。”
韩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终于明白石磊的特殊之处——这是一种罕见的“过目不忘”的天赋,尤其对灵文这类蕴含规律的图案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力。这种天赋在炼器一道上堪称至宝,要知道,高阶灵器往往需要铭刻上百道灵文,且灵文之间的组合千变万化,能精准记忆并复刻灵文的修士,几乎是所有炼器大师梦寐以求的助手。
“很好。”韩烨压下心中的激动,语气却依旧平静,“从今日起,你不用再做杂役,每日随我学习灵文铭刻。”
此言一出,其他弟子无不露出羡慕之色。他们都知道,能得到韩烨亲自指点,意味着什么。
石磊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弟子谢韩师栽培!”
“起来吧。”韩烨扶起他,“天赋是老天给的,但能否成事,还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他转身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这是《基础灵文图谱》,收录了七十二种常用灵文的标准刻法,你拿去好生研习。明日开始,你就负责将我每日炼制时用到的灵文,按原样记录下来,整理成图谱存档。”
这本《基础灵文图谱》是谷洪遗留的典籍之一,虽然只是基础内容,但对刚入门的修士来说,已是无价之宝。石磊双手接过图谱,如获至宝般紧紧抱在怀里,郑重地行了一礼:“弟子定不负韩师所托!”
接下来的几日,石磊的表现越发让韩烨惊喜。他不仅能完美复刻韩烨演示的所有灵文,甚至能在记录过程中,发现一些细微的刻法偏差。比如有一次,韩烨在刻制“聚力灵文”时,因分心思考其他事,其中一道纹路的角度偏差了半度。石磊记录时犹豫再三,还是壮着胆子指出:“韩师,此处纹路若再偏半度,灵力流转是否会更顺畅?”
韩烨闻言一愣,仔细推演一番,果然如石磊所说。他不由得对这个黑瘦青年刮目相看,这已不仅仅是记忆力惊人,而是对灵文有着天生的敏感度。
“你说得对。”韩烨坦然承认,“灵文之道,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你能有自己的思考,很好。”
得到韩烨的肯定,石磊备受鼓舞,记录灵文时更加用心。他将每日记录的灵文整理成册,不仅标注了标准刻法,还附上自己对灵文流转的理解。韩烨偶尔翻阅,发现其中不少见解竟颇有新意,甚至能给他带来新的启发。
这日傍晚,韩烨正在工坊内调试新炼的一批破邪剑,石磊抱着一本厚厚的灵文图谱走进来,恭敬地递上前:“韩师,这是弟子整理的《紫云阁灵文总录》初稿,收录了您近一个月来用到的所有灵文,共计三十七种,您过目。”
韩烨接过图谱,只见册页上的灵文线条工整、标注清晰,每一道纹路都精确到毫厘,比谷洪遗留的旧图谱还要规范。更难得的是,石磊在每种灵文后都附上了适用的矿石类型与火候要求,显然是下了极大的功夫。
“做得不错。”韩烨合上图谱,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从明日起,你随我一起参与灵器炼制,负责灵文铭刻的前期准备。”
这意味着,石磊将从记录者正式成为韩烨的助手,能接触到更核心的炼器过程。石磊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谢韩师!”
看着石磊转身离去的背影,韩烨嘴角微微上扬。重振紫云阁,光靠他一人远远不够,需要更多像石磊这样的人才。或许,这个看似平凡的黑瘦青年,将来会成为支撑紫云阁炼器传承的重要支柱。
夕阳透过工坊的窗棂,将韩烨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拿起一柄刚炼制好的破邪剑,剑身的驱邪灵文在余晖下闪烁着淡金色的光芒。阁中弟子的成长,资源的积累,炼器术的传承……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韩烨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开始,地冥域的暗流已在涌动,紫云阁想要真正立足,还需要更强大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