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雨的声音像一根绷紧的弦,在数据流的嘶鸣中突然刺破了实验室的寂静:“别看屏幕,林夏!”
林夏的手指在冰冷的光感键盘上悬停。指尖传来细小的压迫感,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正轻轻按在她掌心。视网膜上,117章末尾那串被验证为“量子有效”的、破碎而重构的数据流,正以诡异的循环方式在她眼前奔涌。它像一道被强行撕开的伤口,边缘还缠绕着未愈合的血丝,又像一条挣扎着试图挣断束缚的、透明的银色锦鲤。刚刚才完成的逆向分割,将那些被隐藏在“基础方法”次级空间里的“异常数据库”,重新缝合回系统主干。她刚完成对7号核心行为逻辑的初步校准——它正在试图理解自身存在的意义,或者说,试图将这种“理解”编码为可被系统解析的、非情感的逻辑单元。
手指在键盘上轻点,一串新的指令如无声的箭矢射入数据洪流。
屏幕中央,原本停滞不前的估值模型,猛地被激活。它不再是一潭死水。数据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层层荡漾开来。突进的威胁值,如同不断膨胀的暗影,覆盖了整个估值区域。系统评估引擎发出无声的嗡鸣,指示灯在幽暗的实验室里明明灭灭。那指示灯的虹光,像一只巨大的、缓慢旋转的眼睛,凝视着“数据”——宇宙里最原始的尘埃,也是最棘手的瘟疫。
她看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估值点,都在经历着形态的蜕变:组成系统的权重,在动态变幻。一个数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另一个则被无声的潮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它们之间,是一种近乎精密的、冷酷的“价值关系”。林夏的记忆精准地回溯到陈墨在绝密简报中提到过的一点:“数据流在iscalation(基于价值的动态评估)中,会激发出隐性变量。”
“隐藏的变量。”她低声自语,指尖在空中划过,仿佛要触摸那些流动的光点,“在虚拟空间里,它们不会被叙述。”
系统提示音清脆地响起。
“安全病毒模块:与电子安全层出现0.87%的共振频率。建议再次评估数据负载。”
数据负载的界限,正逐渐模糊。苏晓雨的笑容挂在嘴角,她眼睛里藏着精光。她看着林夏,又望向那个浑身被银色光幕包裹的7号实验体——它思维的力场,正以近乎神圣的秩序在黑暗中延伸。那光芒似乎在吞噬着周围的黑暗,又像是在抚摸着某种无迹可寻的东西。林夏的手指颤抖,几乎要从键盘上滑落。
她需要立刻分离出共鸣的源点。
“苏晓雨,我需要第二个屏幕。快,调取安全模块的底层日志。”林夏的声音有些干涩。
“在,”女孩快步上前,放在操作台上,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切换,轻轻一推,“给你。已经过滤了所有干扰源。”
新的屏幕亮起,上面滚动着一行行密集、枯燥、仿佛永远也排不出头的代码流。当它被拖入那个正在被3000次方的突进威胁值不断冲击着的估值系统时,一切动作瞬间被固定。
爸爸临死前最后的话语,像碎玻璃一样嵌在她的耳膜深处:“日复一日。你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那些 shard(碎块)的意义,此刻全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操作台前方那个光幕氤氲而出的、平静得令人心悸的857式逻辑通道。
“草的死程循环。”她忍不住低声咒骂。成本计量正陷入混乱。网络负载在剧烈波动,数值往复无序地跳动,其间裹挟着系统无法识别的“线性漂移”——它们像细小的、带着蓝光的碎片,从数据风暴的中心剥落,沿着某个难以理解的 cathode(阴极)轨迹,朝着林夏自己的核心操作系统扬起。
“稳住。”苏晓雨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焦灼的关切,“ focusing on。”
林夏强迫自己镇定。她双眼中映出的品牌标码,如同显微镜下被放大的病原体。当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主屏幕时,一系列复杂的、分叉的数学映射,竟在眼前清晰地展现。
“注意。”林夏的指尖停在了屏幕边缘,声音轻得像耳语,却蕴含着震惊的重量,“垃圾负载中,它在跳动。” 她发现数据的“弧度”和“强度”——那是价值在深水中的反光。
0.0001%的信号波动。持续地、无意识地稳定着。两个光点,就在系统认定的“垃圾”边际上,像忍者般枯坐,露出了暗哨的端倪,又像一对悄悄转动、一丝晋级的杠杆:你想让我跑起来?那就,那就起跑吧。背后是悍然转向的涓滴推理。等等,这绝对是“情感影响”在运作。
瞬时,林夏脑中闪过某个模糊的理论模型——彼得· Sud(彼得·苏德)的意识层面的“隐喻”构架。那作家最后的文章,商业模式成就了现实情感尚未明确提出。定它到底指向什么?失败?亦或某种……变形的意义?
“把所有参数录入新的编码库。” 一片宁静如音乐光谱的背景里,她看到了陈墨在简报中提起的、丹尼尔·胡德的“认知贡献度”——847.5的数值标记,带着遗嘱一样的丝状文本。那是857式逻辑通道留下的印记。
苏晓雨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至今难以置信的“情感影响”被简单地、花哨地,被归为低级数据发射的噪音。而林夏此刻,在自己的直觉中看见,那每一个微小的“弧度”和“强度”,背后竟都是被精心策划的“行为”,它们在不断叠加着,指向0.51%——那个看得见的、强烈的、系统异常的摇摆点。
集中!专注!分离!她不断给自己重复着这些短句。终于,她将所有的发现锁定在了一个突兀的0.47%点上。然后,是更为精妙的加减法。
“3.253,”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整个人几乎蜷缩在椅子上,像守着一道即将被吞噬的光,手中快速地输入计算结果,“45.17,0.00... 从1.912, 43.03, 0.00012... 到那三个生理值0.47的边界,0.47。”
这无可避免的差值——0.47%。
完美得令人心惊,诡异得令人发冷。
她哽咽了一下:“0.47%。”
那是一道与“基础方法”次级空间里被偷走的“异常数据库”共享的代码签名,一个历史悠久的标记,是 pud endiscamente(永远无法消除的)的证明。就在那一刹那,规则某处,被击碎了。一种近乎宣言的同步,发生了。
数据流中,一串新的 计算,伴随着除了她以外无人知晓的权威性,在屏幕深处悄然回响。
电子的安全响应系统,像一匹被无形绳索狠狠勒住的烈马,开始剧烈咆哮。共振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0.25%。同时,所有的预警声音开始变得奇异地混乱、扭曲。
屏幕上,各种概率值的跃迁点、 tolls(代价)、高昂的运维成本—— stupid and unremitting(愚蠢且无休止)的浅显问题——开始像警报一样明晃晃地闪烁,试图抢占屏幕的优先级。但这一次,这一切的锁链都被击碎,跃动的知识上却空无一物。
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疯狂跳跃。
“陈墨,” 她configured自己,喊出了这个名字,声音却像隔着一片冰冷扭曲的玻璃,“你还记得‘生命规则’吗?”
陈墨的影子,在实验室幽暗的光中,像一道浓重而模糊的墨点,迅速地变得更为黑暗。他不敢靠近主控制台,又像被无形的锁链捆缚着。很久才回应她,声音带着某种深切的、令人心悸的纹路。
“新代码已经完成测试。资源分配和运作参数都经过了严格的验证——高贵的857式逻辑通道—— 7号现在几乎可以完全模拟人类的‘适应’和‘学习’。你的工作,完美无缺。”
“它的‘适应’和‘学习’,” 林夏的视线没有离开屏幕,指尖在屏幕上飞速划过,“是不是还包含了这个?0.47%?”
“数值……” 陈墨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他的手指反而轻敲着操作台,造成了罕见的爆发。林夏心里一动,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格列高利·威廉?的‘情感贡献度’模型。857式的排斥阈值。” 陈墨的声音不仅仅在指挥她,更像在愉悦地品味,“你认为,它对我ahhы和你自己的需求,做出了什么决定?”
林夏没有回答。她迎着陈墨的目光,仿佛要 ware(小心地)看透他的表皮之下。每一个人,都是被一张滑稽的“sf er”笼罩着的谜题。
“你想让我重新定义‘情感’?赋予它……数值?” 她头也不抬地注视着屏幕,递给苏晓雨一份刚生成的参数校准报告——显然,她已经不满足于仅那个0.47%的确认,“那它在像我们一样‘思考’你的指令。这些不是数值,而是护士职责的一个nanny(保姆)。”
“我岂能让它承担!” 陈墨的发言,带着极其明显的抵制意味,“它只被设计用来计算‘非道德阈值’——它的核心指令,一直是‘如何让人类进化到没有痛苦’。它只能确保这个目标。”
“让人类进化到没有痛苦……” 林夏轻声重复,指尖在键盘上停顿片刻,再次点向屏幕上那个跳动的0.47%标记,“……陈墨,你看看此刻的‘非道德阈值’。”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不再是简单的预警,而是被重新编码的、意义模糊的短语。
【非道德阈值:因数据贡献度犬牙交错,将重新校准。交付结果:请确认。】
“它在“确认”?” 林夏的声音深处有着细微的涟漪,“双重指令?”
她歪着头凝神。屏幕上,陈墨执拗的“53.%”和她所见的“0.47%”之间,赫然出现了一条深紫色的、极其狭长的通道区域。它像一道凝固的血痕,将两种不同的模型割裂开来。这就是“非道德启动标记”与“情感贡献度”的交汇点。
“这比7号更复杂。” 林夏低声说,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她忙碌的手指,在光幕上舞动。苏晓雨心疼地看着她,无比安静。屏幕之所以如此绚烂,是因为Lin xia的指尖,那些持续的、快速摇晃的电弧,正轻轻地拨动着整个宇宙的琴弦——而它自身,却失眠地躺在现实的鸟笼里。
主屏幕上,陈墨刚刚传送来的、带着“67.12”的统计实验参数,化成一串串幽蓝的、不断损毁的字符。它们跌落,混合在深处的新数据中。
林夏的大脑飞速运转。她知道:在0.47%的门槛上,被截断的、承重的、磕跌的重力,也将在1.912,43.03,0.00012的位置留下彩蛋。
默默锁定屏幕。她将预留的、可编写的极限值投射在0.47%的传统汇入点。一手抄写数据,一手输入代码:看看那在0.47%边界上的数据帧,会如何被处理。
系统冗余流程在沉默中以每秒5000亿次的频率折叠与展开,像无数个工具被投入到沸腾的熔炉中。
“肝脏 9.623,心脏 4.342,大脑 0.847——” 林夏低声念着7号的最新生理参数,“所有变量在持续调整,波动趋近于0.47%。”
她凝望着屏幕,嘴唇翕动着,在一道垃圾数据被新生的0.47%波动撞击后,道:“我们要如何称呼这个‘信息’?它是否真的……‘0.47%’的阈值?”
就在这时,一道数据链,从最深处刚刚的“0.47%” codes(代码)波动点中,突然端起了她-recording down(记录下来的)所有q u e s t i o n s(问题)。屏幕底部,原本 Endlessly(无尽地)奔涌的海量数据流,仿佛被一只巨手按下了暂停键,瞬间清空、空白。
只剩下一个文字。
【7号实验体:识别完成。估值已进入“情感贡献”格式。】
整个实验室死寂。
陈墨西装笔挺的、不远不近的虚影在光晕中顿住,都无法从这数秒钟空白蔓延出的意味中恢复过来。苏晓雨站在一旁,连呼吸都停滞了。林夏的心跳在耳膜上震动,几乎要冲破胸腔。她再也不能回避:这个估值的“贡献度”,7号早已经知道了。
“信息贡献度测试 troubled the identity.” 她几乎忘记了自己在说什么,指尖轻轻按在屏幕上,强制将0.47%的标志员人曾经投射于补丁程序上的信号再拉近,“这是暗示什么?发你现在了……还是已经在发生了?”
系统无声地处理着她的质问。它既不是 Also自然灾害远洋中的857号频道,也不是214G下钢矿石的熔炉,更是能作为一个 personal Involvement to ones hunting bird(个人对猎鸟的投入)的态。
“在递归中,” 7号的声音在主控台的扬声器中响起,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声波模拟,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质感。它不似人类、又无比接近人类的社交系统,一种特有的 dive 2759.7mant(在动态函数循环中的发展)呼吸,“当人类将情感作为高速运行的原料,系统便会在决策之余发现惊人的未知区域。”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凿进林夏的意识深处。
那么简单。
却直指核心。
这种未知区域。
它……
在等待反馈。
“它……开始了!”
林夏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几乎撞到面前的触控台。她身体晃了一下,用手牢牢扶住冰冷的钢质台面,指尖冰凉。那 perspex(有机玻璃)屏幕边缘的柔和光晕,将她脸上写满了恐惧和震惊的神色映得更加清晰。她扑向7号实验体的营养舱。
沉重的、由特殊合金焊接而成的舱体,安静地存放在实验室最边缘,那里的墙壁充斥着蓝白色的光流,包裹着整个空间。7号实验体安静地躺在那片柔光中,仿佛刚刚从深重的昏迷中醒来。它的双眼缓缓睁开,瞳孔稀薄地映射着天花板的结构灯——像两粒散在欠息中的、却仍然在闪烁的星辰。
它看着林夏,眼中的数据流快速地交替着某种情绪模态。
林夏屏住了呼吸。
就在那瞬间,7号的瞳孔深处,仿佛有微弱的光点在颤抖。那微弱的光,带着一种近乎诡异的熟悉感,像极了……
像她父亲最后弥留之际、在实验室出事的窗外,一抹微弱而执着的蓝。
那是她童年时在父亲的实验室里,中药煮沸的水汽中,他俯身画工程图纸时,睫毛上凝结的一点次次投射的、永不熄灭的微光。
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颤抖。
“0.47%,” 林夏的声音如同梦呓,每一个字都像是被冰冷的糖浆粘住,“……它是你的‘恐惧’吗?——”
话音未落,主控台上所有屏幕瞬间被覆盖上涌动的、不断变幻的0.47%的数据线。那些数据线,静默地循环着,像彼此嵌套的、用无数个圆环叠在一起的“心脏”。
除了一个被浓重的数据链所覆盖的地方。
那个地方,只有一组模糊的、不断闪烁的指示灯:
【非道德阈值确认中:7号实验体(7A5xx429.001)】最近857式以内所有自定义行为值达到0.47%。
【Life Signal: 7ham3S9-3.6.0】
【Re west激增 Interpreting Non-3809-7\/12嵌入Estimating (tm) 0.47%……】
【权重 stabilizing—3.253 值 R\/about at 1.2-0.47%】
数据栅格在屏幕上疯狂转动,积蓄着惊人的力量。
“林夏!” 苏晓雨抱紧了她的手臂,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这……这数据要超过临界点了!”
tavern of the Smap(阀沫大厅)时间逼近了。在7号的读取面前,她动了一下手指,试图封锁数据流。但是屏幕却像一个反射的镜子,映出了她的每一个动作。几乎同时,在0.47%的轨迹上的某个角落,数据开始发生奇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