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小厨房里已经飘起淡淡的药香。
沐晴守在炉火前,手里拿着自制的炭笔,在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上认真记录。这是她近来养成的习惯,把闻人宴每日的饮食、用药都详细记下,方便随时调整药膳方子。
今日多加了一味陈皮。她轻声自语,先生昨夜咳得厉害些。
脚步声从门外传来,她抬头看见闻人宴站在门口。他今日气色尚可,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倦意。
先生起得早。沐晴放下册子,药膳还要一刻钟才好。
闻人宴的目光在她手中的册子上停留片刻:在记什么?
先生的饮食起居。沐晴坦然答道,这样方便调整药膳的配方。
闻人宴微微颔首,缓步走进厨房,看着灶上冒着热气的药罐:待会儿随我去见个人。
沐晴手上的动作未停:需要准备什么吗?
不必。闻人宴语气平淡,只是带你去认个路。
一刻钟后,二人穿过几道月亮门,来到一处僻静的别院。这里的布置与闻人宴院中的清冷雅致不同,显得随性自然。院中翠竹掩映,石径旁散落着几方奇石,别有韵味。
才进院门,就听见一阵清越的琴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绯色长衫的男子正在临水抚琴,姿态闲适得像个寄情山水的文人。
闻人兄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儿?顾流芳抬起头,露出一张过分俊美的脸,眼角带着浅笑,目光在沐晴身上轻轻一转,还带了位客人?
这位是沐姑娘,如今在我院里帮忙。闻人宴在石凳上坐下。
顾流芳挑眉一笑,亲自执壶斟茶:原来如此。沐姑娘请坐。
沐晴接过茶盏时,注意到他指尖有一层薄茧,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她低头品茶,茶香清冽,确实是上好的茶叶。
听说前几日,沐姑娘把闻人三爷拦在门外了?顾流芳忽然开口,语气轻松得像在闲聊。
分内之事。沐晴放下茶盏。
顾流芳轻笑:这一拦,可坏了三爷的好事。他原本打算把两个女儿送进宫去,如今这条路走不通了,正急着找别的门路呢。
沐晴心中微动。她虽猜到闻人三爷有所图谋,却没想到是冲着楚玄去的。
倒是劳你费心打听了。闻人宴淡淡道。
分内之事。顾流芳收起笑容,神色认真了几分,不过有件事要提醒二位。近来京城里不太平,有几路人在打听沐姑娘的来历。
沐晴握着茶盏的手不着痕迹地收紧。
什么人?闻人宴问。
还在查。顾流芳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沐晴,像是北疆来的。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沐晴垂下眼帘,心中转过几个念头。北疆的人为何会突然关注她?莫非和外祖父的旧部有关?
多谢提醒。闻人宴起身,时辰不早,该回去了。
顾流芳也不多留,笑着送他们到门口。临走时,他对沐晴道:沐姑娘有空常来坐坐,我这儿总有些新鲜消息。
回去的路上,两人各怀心事。走到回廊时,闻人宴停下脚步:
顾流芳的话,信七分就好。他望着渐暗的天色,他特意提起北疆,必有所图。
沐晴轻声问:先生觉得他图什么?
或许是你身上的秘密,或许是更大的局。
回到院里,天色已晚。沐晴点亮书房里的灯,正要整理今日的笔记,忽然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她小心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字:
小心身边的人。
字迹娟秀,却透着几分急促。沐晴握着信纸,心中警铃大作。这封信是谁放的?又要她小心谁?
窗外,夜色渐浓。沐晴望着跳动的烛火,忽然明白,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了这场较量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