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步青云 权倾朝野。
曾举人已经睡得迷迷糊糊。
恍惚间,他听到有人在耳边高声宣召:圣旨到!陛下有旨,召曾太师即刻入宫,商议军国大事!
这声音如雷贯耳,将他从混沌中猛然惊醒。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竟已身处一座极其宏伟壮丽的府邸之中。
身上穿着绣有九蟒五爪的华美朝服,腰间系着金丝玉带,脚踩云纹朝靴。
这突如其来的富贵让他一时恍惚,仿佛置身梦境。
来不及细想,他立刻跟随前来宣旨的太监,疾步入宫。
一路上,他看到府中处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连绵不绝,假山池沼点缀其间,其奢华程度远超他想象。
府中仆从见到他,无不跪伏在地,口称。
走出府门,只见八抬大轿早已备好,轿夫们个个身着锦缎,腰系玉带,见他出来,齐刷刷跪下行礼。
金銮殿上,皇帝竟亲自离座,上前拉住他的手,温言抚慰:爱卿为国操劳,朕心甚慰。
龙涎香的馥郁气息萦绕在鼻尖,金銮殿上金碧辉煌的装饰,晃得他眼花缭乱。
皇帝与他促膝长谈,从边关军务到朝中人事,言谈间对他推心置腹。
最后皇帝下旨:三品以下官员,皆可由曾爱卿自行考核,决定升迁贬黜!并当场赐予他蟒袍、玉带和名马。
如今的曾太师,激动得浑身颤抖,跪拜谢恩时几乎难以自持,额头抵在冰冷的金砖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权势与荣耀。
回到府中,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目瞪口呆。
府邸占地百亩,五进三跨,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尊贵地位。
正厅悬挂着御赐忠勤体国的金匾,两侧摆放着各地官员进献的奇珍异宝。
他轻轻捻须,低咳一声,堂下侍立的数十名仆从便齐声应诺,声如雷鸣。
管家上前禀报:太师,今日已有十八位大人递了名帖求见,礼单在此。
他随手翻开礼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价值连城。
很快,朝中公卿大臣纷纷前来巴结奉承,送礼之人络绎不绝。
每日清晨,府前车马便排成长龙。
尚书级别的官员来了,他亲自到门口迎接;
侍郎级别的,作个揖说几句话;
官职更低的,仅仅点点头罢了。
一位山西巡抚更是投其所好,送来十名能歌善舞的美貌女子,个个明眸皓齿,身姿婀娜。
其中尤以袅袅和仙仙最为出色,一个擅长琵琶,一个精于舞蹈,深得他的宠爱。
他常常不戴头巾,穿着便服,与她们在花园水榭中终日笙歌宴饮,快活似神仙。
一日宴饮间,他忽然想起贫寒时,曾受同乡绅士王子良的慷慨接济。
那时他赴京赶考,盘缠用尽,是王子良赠他五十两银子,才得以继续行程。
如今自己平步青云,而王子良却还在仕途上艰难挣扎,只是个七品小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想,何不拉他一把?
于是次日一早便上奏皇帝,洋洋洒洒写下王子良的诸多优点,推荐其为谏议大夫。
奏章递上去不到一个时辰,就得到皇帝朱批,王子良被破格提拔。
消息传出,王子良连夜赶来道谢,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
紧接着,他又想起当年曾与太仆寺的郭大人有过小小的过节。
那时他刚中举人,郭大人当众嘲笑他穷酸书生,让他颜面尽失。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方是大丈夫!
他冷笑着,找来自己的心腹,给事中吕某和御史陈某,暗中授意。
没过几天,弹劾郭太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奏章,便雪片般飞向御前。
皇帝震怒,下旨将郭太仆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看着郭太仆被摘去乌纱,狼狈离京的场景,曾太师顿觉心中块垒尽消,畅快无比。
权势日盛的他,渐渐变得骄横起来。
一次出行郊外,仪仗队(卤簿)被一个醉汉冲撞。
他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醉汉捆绑起来,交给京城府尹,立刻乱棍打死。
府尹不敢违抗,当天就将醉汉当街杖毙。
那些拥有万顷良田的富豪们,都畏惧他的权势,争相将最肥沃的田产给他。
曾家的财富迅速积累,几乎可以与国库相比。
他在京城周边置办了十二处庄园,在江南购置了八处别院,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库房里连上好的紫檀木箱都装不下。
然而好景不长,他心爱的袅袅和仙仙相继染病去世。
袅袅临终前还为他弹奏了一曲《霓裳羽衣》,仙仙则在病榻上,强撑着为他跳完最后一支舞。
这让他感到无比空虚和思念,整日闷闷不乐。
忽然,他记起多年前见过的邻家少女,当时惊为天人,却因家贫无力纳娶。
如今,还有什么事是他办不到的呢?
他派遣了数名精明能干的仆人,让他们携带千两黄金和百匹绸缎,将这笔巨额聘礼,强行送到那户人家。
那户人家一开始,坚决不肯收下这份聘礼,他们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震惊和困惑。
当他们瞥见门外,站着数十名手持利刃的侍卫时,心中的恐惧和无奈,让他们不得不含泪应允。
没过多久,一顶装饰得极为华丽的藤轿,便缓缓地被抬到了门前。
轿帘被轻轻掀开,众人的目光,瞬间被轿中的女子所吸引。
只见她的肌肤白皙如雪,宛如凝脂一般柔滑细腻;
她的眉毛如远山含黛,眼睛如同秋水般清澈明亮,只是那眼眸之中,却隐隐含着泪光。
曾太师凝视着眼前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他不禁感叹道:“我这一生,到此才算圆满无憾了啊!”
就在当晚,曾太师的府邸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宛如白昼。丝竹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仿佛在为这场喜事欢呼喝彩。
府中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众人纷纷举杯,共同庆贺太师又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