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栖凰蹙眉走过去。
只听其中一个衙役抱怨道。
“真他娘的沉,扔这么远干嘛。”
另一个衙役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
“就放这儿吧,省点力气。待会儿那些饿疯了的百姓闻着味儿,自己就给搬走了。”
赵栖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把东西放下!”
她清冷的声音,让两个衙役吓了一跳。
他们回头,见是那位气质不凡的王爷夫人,连忙躬身行礼。
“王妃有何吩咐?”
赵栖凰指着地上的麻袋,语气严厉。
“你们,立刻把这些霉变的粮食,全部就地烧毁!”
衙役们面面相觑,一脸不解。
“烧……烧了?王妃,这多可惜啊,那些百姓巴不得捡回去吃呢……”
赵栖凰的目光变得锐利。
“可惜?”
“你们可知,人若是吃了这霉粮,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一命呜呼!”
“这……”
一个衙役壮着胆子,还想分辩。
“王妃,这扔了也怪可惜的……”
赵栖凰严肃道:“吃了这米,就得口吐白沫,躺在床上等死,你还觉得可惜吗?”
衙役们哑口无言。
这边的动静,已经引来了驿站外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
他们本就饿得眼冒金星,此刻看到那几袋子粮食,眼睛里迸发出骇人的绿光。
“粮食!”
“是粮食!”
人群开始骚动,几十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个麻袋,喉咙里发出“咕咚”的吞咽声。
一个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
“贵人,行行好吧。”
“赏我们一口吃的吧,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他一跪,身后的人群“哗啦啦”跪倒一片。
“求贵人开恩!赏口吃的!”
哭喊声,哀求声,响成一片。
那两个衙役下意识地护住麻袋,看着赵栖凰,等她妥协。
孙茂也闻声赶了过来,看到这阵仗,恼道:“你们要造反吗?”
他色厉内荏地吼道。
“快!把这群刁民都给本官赶走!”
然而,那些饥民已经饿红了眼,哪里还听得进他的话。
他们只是死死地盯着那几袋发霉的粮食。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
一只手,轻轻地搭在了赵栖凰的肩上。
卫揽舟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
他冰冷的视线扫过那两个抖如筛糠的衙役。
“王妃的话,你们是没听见?”
声音不大,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两个衙役一个激灵:“听见了,我们这就去办。”
他们再不敢耽搁,抄起霉米,跑到院子中央的空地上。
另一个衙役手脚麻利地抱来一堆干柴,又从后厨提来一桶火油浇在麻袋上。
“点火。”
卫揽舟冷冷地命令道。
衙役颤抖着手,划着了火折子。
这时,人群中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喊。
“那是粮食啊!”
“你们不能烧啊!”
百姓们的情绪彻底被点燃了,他们哭喊着,咒骂着,甚至有人想冲上来抢。
他们看向卫揽舟和赵栖凰的脸上,写满了怨毒。
就在这时,赵栖凰走到了人群前。
“我知道你们饿。”
“但你们看清楚,这米已经发霉,吃了它,你们不仅活不了,还会死的更快。”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我以靖北王妃之名向你们保证,会尽快筹集到能吃的粮食,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
他们不知道能不能信她,但此时也别无他法。
卫揽舟此时已经拿起了火折子。
毫不犹豫的将火苗扔向了浇满火油的麻袋。
“轰——”
火焰冲天而起。
绿色的霉米在烈火中噼啪作响,发出一股刺鼻的焦糊和霉烂混合的怪味。
百姓们静静地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焰映照在赵栖凰清冷的侧脸上,也映在卫揽舟深邃的眼眸里。
烧掉的,是五袋霉米。
点燃的,是整个北境的希望。
夜深了。
驿站的房间里,烛火摇曳。
白日里那股烧焦的霉味,似乎还固执地萦绕在鼻尖。
赵栖凰眉心紧锁,压低了声音。
“我们当众答应了百姓,就一定要做到。”
“可是,粮食从哪里来?”
卫揽舟沉默地坐在桌边,一言不发。
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桌上摊开的一卷舆图上,轻轻一点。
“这里。”
赵栖凰立刻凑了过去,目光落在他指尖的位置。
舆图上,那两个字让她瞳孔微微一缩。
“大洲国?”
她立刻摇头。
“不行吧。”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北境与大洲国素来不睦,边境摩擦不断,早已势同水火。”
“粮食是禁运之物,他们不可能卖给我们。”
卫揽舟终于抬起了眸子。
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摇曳的烛光下,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潭,看不出半点情绪。
“明路不通,就走暗路。”
赵栖凰心中一动。
“你是说……走私?”
这太大胆了。
卫揽舟没有回答。
只是那双沉静如渊的眼眸,已经说明了一切。
子时刚过。
万籁俱寂。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极轻、极细微的金属刮擦声。
“呲啦——”
原本闭目养神的卫揽舟,倏地睁开了眼。
眸中寒光一闪而过!
他无声无息地站了起来,动作如狸猫般轻盈,顺手抄起床边那柄玄铁长剑。
“待在屋里,别出去。”
话音未落,他的人已经如一道鬼魅般的黑影,闪了出去。
几乎是同时。
“锵!”
院中传来刀剑相击的锐响!尖锐得刺破了整个死寂的夜!
紧接着,是几声被死死压抑住的闷哼。
还有两三声短促到戛然而止的惨叫。
整个过程快得惊人。
不过十几个呼吸的功夫,院子里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吱呀——”
房门被推开。
卫揽舟走了进来,他身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般的血腥气。
“怎么回事?”
赵栖凰立刻迎了上去,上下打量着他。
“山匪。”
卫揽舟淡淡吐出两个字,将长剑归鞘,动作行云流水。
一个亲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单膝跪地,声音沉稳。
“启禀王爷,击毙三人,跑了七八个。”
亲卫顿了顿,补充道。
“都是些乌合之众,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