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茶毫不客气地“请”出方丈岛,通天教主心中又是懊恼,又是不服,更多的是一种不愿相信的固执。他堂堂截教之主,有教无类,万仙来朝,岂能因外人几句质疑就全盘否定自己的门徒?他坚信,大部分弟子都是好的,即便偶有行差踏错,也罪不至被如此苛责。
只是,李茶最后那句“悄悄观察”的话语,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他始终无法释怀,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方式。他并未亲自查访,以免显得对门人不信任,而是秘密传音,召来了自己最为信赖的几位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以及常年随侍在侧的随侍七仙(乌云仙、金箍仙马遂、毗芦仙、长耳定光仙、金光仙、灵牙仙、虬首仙)。
碧游宫深处,禁制重重。通天面色凝重,对心腹们说道:“近日为师心有所感,我截教虽声势浩大,然树大招风,难免有宵小之辈混入其中,或品行不端,仗势欺人,或为他方势力暗探,坏我教清誉。尔等皆是为师肱骨,暗中留意教中弟子言行,若发现此类害群之马,查有实据者,无需姑息,报之于我,当逐出师门,以正视听!”
众弟子见师尊如此郑重,皆凛然应诺。他们虽觉此举有些突兀,但也认为清理门户,维护截教声誉确有必要。
于是,一场由通天教主授意、亲传弟子与随侍仙秘密执行的“内部整顿”,在看似平静的金鳌岛上悄然展开。不过,真正隐藏起来的人,也因这次整顿藏的更深了。
起初,清理掉的只是一些劣迹斑斑、业力缠身的记名弟子,或是被发现与其他势力过往甚密、有背叛嫌疑之人。通天看着名单,虽有不忍,但觉确有必要,便一一核准,将其逐出截教。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牵扯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触目惊心。有些平日里看似恭敬勤勉的弟子,背地里却依仗截教名头,在洪荒各处抢夺资源,杀人越货,结下无数因果;更让通天震怒的是,陆续揪出了数十名深藏不露的西方教奸细!这些人在被逐出截教后,毫不掩饰,径直便向着西方灵山而去,其身份不言自明。
“接引!准提!安敢如此欺我!” 通天得知消息,气得七窍内生烟,恨不得立刻祭出诛仙四剑,杀上西方极乐世界,将那灵山夷为平地!好在他还残存些理智,西方二人如今已投身魔道,背后更有魔祖罗睺撑腰,实力深不可测,贸然前往,恐难讨得好去。他只能强压怒火,将这笔账牢牢记在心里。
这场内部清理,断断续续持续了五十年。昔日号称“万仙来朝”、门人近万的截教,经历这番刮骨疗毒般的整顿,最终剩余的门人已不足三千!被剔除者,竟超过了七成!其中固然有罪有应得之辈,但也难免有被误伤或权力倾轧排挤之人。整个截教声势大减,但留下来的,至少在明面上,皆是经过一番筛选,业力较轻、对截教归属感更强的弟子。金鳌岛的氛围,也由此前的喧嚣混杂,变得清静肃穆了许多。
昆仑山玉虚宫与首阳山八景宫的老子、元始天尊,一直关注着截教的动向。见通天终于肯下决心清理门户,剔除了大量业力深重、品行不端的门人,使得截教气运由浊转清,虽然人数锐减,但根基反而更为凝实,都不由得为这位性情刚直的师弟感到高兴,认为他总算听进了良言,走上了正轨。
这一日,老子与元始联袂来到了方丈仙岛之外。护岛大阵无声开启,李茶淡淡的声音传来:“进来吧。”
二人入得岛内,只见李茶依旧在那株仙灵茶树下,茶已沏好,氤氲着道韵清香。两只碧玉茶杯自行飞起,稳稳落在老子与元始面前的石桌上,示意他们坐下。
老子与元始恭敬行礼后落座。元始天尊有些着急,率先开口:“前辈,我等此次前来,一是为通天师弟之事感谢前辈点拨;二来,亦是心中不安,前辈曾言下一次量劫将至,针对我等盘古正宗,不知……此劫究竟为何?我等又当如何自处?”
李茶抿了一口清茶,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未来的轨迹,缓缓道:“下一次量劫,名曰——封神。”
“封神?” 老子与元始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
“不错。”李茶肯定道,“此劫乃由天地人三书之一的天书——封神榜引发。而其根源,实则在于上一次巫妖量劫之后,妖族天庭崩塌,所造成的权利真空。如今天庭虽由鸿钧扶持东皇太一重组,但太一无心天庭之事,秩序不彰,难以有效管理洪荒,行使天道赋予的权威。故此,需借量劫之机,选拔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充实天庭,接手这个烂摊子,代天执法,维护洪荒秩序。”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问道:“前辈,天庭缺人,招募便是,或是从各教弟子中择优选用,为何非要引发一场量劫?此劫又与我等有何干系?”
李茶看了他一眼,语气带着一丝深意:“若那主持封神事宜、执掌打神鞭与封神榜之人,正是你的徒弟呢?而且,这封神榜上所需填写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名讳,需由你们玄门三教——人、截、阐,共同商议签押,将门下弟子之名填上榜呢?”
“什么?!” 元始天尊闻言,脸色骤变,再也无法保持平静。老子古井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若真如此,那这场“封神”量劫,简直就是针对他们玄门三教的一场赤裸裸的阳谋!上榜者,虽得神位,受天庭约束,却失了逍遥仙道,修为再难寸进,对于追求大道的修行者而言,与囚徒何异?而主持之人若是自己徒弟,更是将阐教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能不与其他两教产生冲突?
通天教主虽未在场,但老子与元始已经想象到,若他得知此讯,以他的性子,定然不会坐视门下弟子被送上封神榜,届时三教内讧,已是不可避免!
老子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敢问前辈,天道如此布局,可有应对之法,能让我三教门下,减少折损?”
李茶放下茶杯,目光扫过老子与元始,最终定格在虚空某处,淡然一笑:“应对之法,并非没有。通天这五十年,不是已经‘帮’你们找到了吗?”
他点拨道:“那些被通天清理出门墙的弟子,如今去了何处?封神榜需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除了几个至关重要的主神之位,需要你们三教派出核心弟子占据,以把握天庭权柄之外,其余的名额,何不‘送给’西方教与魔道那些人?”
李茶看向元始:“元始,封神榜将由你的徒弟把持,对封神有一定权限。而通天,他最清楚那些被逐弟子的根底名讳。到时,你们三教只需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由通天提供名单,你在封神榜上,将这些投身西方、魔道的‘前截教弟子’、以及西方教本身的骨干,尽可能多地填上去!让他们去替你们应劫,填补天庭神位!即清理了门户,还将魔道拉了进来,你说鸿钧老儿是先对付你们呢?还是先对付魔道呢?”
此言一出,老子与元始眼中顿时爆发出精光!这确实是一条釜底抽薪之计!既完成了封神任务,又极大削弱了西方教与魔道的势力,更保全了自家核心弟子。
李茶带着玩味的笑容接着说道:“别忘了,西方那两位,以及他们背后的魔祖罗睺,才是真正意图颠覆天道、取而代之的心腹大患!比起内部纷争的你们,已然扎根西方、不断侵蚀天道本源的魔道,才是鸿钧此刻最需要头疼的对手。你们若团结,他反而要倚重你们来制衡魔道。”
老子与元始听完,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阴霾与焦虑一扫而空。他们起身,对着李茶深深一揖:“多谢前辈指点迷津!我等知道该如何做了。”
离开方丈岛,老子与元始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他们需要立刻找到通天,将李茶之言尽数转告,弥合因之前教义不同而产生的些许隔阂,共同应对那即将到来的“封神”之劫。一场围绕封神榜的暗流,已然开始涌动。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被清理后看似纯净的截教核心层中,危机并未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