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与赖纹纹等人的电话,黄政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隆海县办公室的窗外,天色已近黄昏,晚霞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瑰丽的橙红。
他心中那份因人才短缺而产生的焦虑,在听到旧部们毫不犹豫的响应后,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暖意。
人手是有了着落,但接下来的跨省调动,才是真正的难关。
这需要东平省委组织部的首肯和协调,绝非易事。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那部可以直接联系重要人物的保密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找到了那个存储为“易姨”的号码,郑重地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四五声,就在黄政以为没人接听准备挂断时,终于被接了起来。
然而,传来的却是一个带着几分狡黠和熟悉的清脆女声: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我们的大忙人黄大县长啊?怎么突然想起打电话来了?我是你冰冰姐!”
黄政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易秋萍部长的秘书刘冰冰。他脸上立刻堆起了无奈又亲切的笑容:
“冰冰姐,你就别取笑我了。我这点道行,在您和易姨面前哪敢称‘大’?好久不见,您声音还是那么清脆悦耳,一听就让人心情舒畅。”
“少来这套,油嘴滑舌的。”刘冰冰在电话那头轻啐了一口,语气却带着笑意,“找部长吧?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我们都下班回到家了。易部长刚上楼准备换衣服呢,你等一下,我上去叫她。”
“哎,麻烦冰冰姐了。”黄政连忙道谢。
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和上楼的响动,隐约还能听到刘冰冰的呼唤:“部长,是黄政的电话。”
片刻后,一个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的女声传了过来,正是东平省委组织部部长易秋萍:
“黄政?你小子,总算还记得打电话报个平安?在那边怎么样?听说隆海那地方,水浑得很呐。”
听到易秋萍熟悉的声音,黄政心中一暖,语气也放松了许多,带着晚辈对长辈的些许依赖:
“易姨,让您挂心了。说来话长,总之一句话,这几天的经历,真可谓是惊心动魄,比我在东平所有经历加起来都刺激。等这边稍微安定点,我回东平,再当面跟您细聊。”
易秋萍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直接切入主题:
“行了,别跟我卖关子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这次又有什么事需要我老人家帮忙?”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调侃,显然对黄政的“套路”早已熟悉。
黄政嘿嘿一笑,也不绕弯子:
(“易姨,您真是慧眼如炬。我这点小心思,在您面前根本藏不住。
我这边……确实是百废待兴,手里缺人啊,特别是缺信得过、能打仗的兵。
这次,想请您老人家再帮我一次,调几个人过来。”)
易秋萍似乎早已料到,语气平静无波:“嗯,猜到了。你找我帮忙,十有八九就是这点人事上的事。说吧,调谁?调几个?”
黄政略微停顿,小心翼翼地报出了数字:“易姨,这次……可能需要调四个人过来。您看……有没有难度?”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三秒,似乎在权衡。黄政的心也稍稍提了起来。
跨省调动干部,尤其是科级干部,程序复杂,需要两边省委组织部沟通协调,一次调动四人,确实不算小事。
然而,易秋萍的回应却出乎意料的干脆:“行。你把具体名单和拟任职岗位发到我保密邮箱。我会让干部调配处的同志跟进,尽快与西山省那边沟通。”
黄政心中一喜,连忙道:“谢谢易姨!太感谢您了!”
易秋萍打断了他的感谢,语气变得严肃了几分:
(“先别急着谢我。黄政,我这边也听到了一些关于隆海,乃至桂明市的风声。
那边的情况可能比你现在看到的还要复杂,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你这次过去,是临危受命,但也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上。
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事既要讲原则、有魄力,也要懂策略、知进退,明白吗?”)
这番叮嘱语重心长,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许。黄政收敛了笑容,郑重地回答:
“易姨,您的教诲我记下了。您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努力把工作做好,绝不辜负您的期望和信任。”
“好,你知道轻重就好。名单发过来吧,有消息我让冰冰通知你。”易秋萍说完,便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黄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易秋萍这份沉甸甸的支持,让他肩上的担子仿佛轻了一些。
他不敢耽搁,立刻在电脑上整理好名单——赖纹纹(拟任招商局局长)、侯意鹏(拟任招商局副局长)、陈艺丹(拟任招商局副局长)、李琳(拟任县委副书记),通过保密渠道发给了易秋萍指定的邮箱。
做完这一切,他又立刻给赖纹纹发了一条简讯:
(“事已办妥,易部长已同意。你们三人(纹纹、意鹏、艺丹)尽快做好工作交接,随时准备出发。
具体时间等候组织通知。另,转告琳姐,亦有安排,让她心中有数。”)
信息发出后,黄政才感觉肚子有些饿了。
他抬腕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半多了。
想起左小华书记他们还在侯书恒那里,他整理了一下衣着,走出办公室。
外间,秘书谭晓峰立刻站了起来:“县长。”
“晓峰,走,去侯书记办公室。”黄政说着,当先走了出去。
来到侯书恒的办公室,果然看到左小华、陈淑桦、蒋文涛三人还在,正与侯书恒喝着茶闲聊,气氛看起来颇为融洽。
见到黄政进来,几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领导,聊了这么久,肚子不饿吗?侯书记,我们是不是该尽一下地主之谊,请三位领导尝尝我们隆海的特色菜?”黄政笑着提议道。
市长陈淑桦却更关心他刚才忙碌的结果,直接问道:“黄政,东平省那边沟通得怎么样了?”
黄政走到沙发旁坐下,点了点头:
(“嗯,基本没问题了。找了一位长辈帮忙协调,东平省委组织部那边已经同意放人。
这次一共调四个人过来,都是我在昌朋县工作时的老部下,能力、品行都信得过,过来就能上手工作。”)
侯书恒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朝着黄政暗暗竖了个大拇指。
能得到这样得力干将的补充,对于稳定和加强隆海的班子力量至关重要。
市委书记左小华一拍沙发扶手,爽快地说道:
“好!只要东平省肯放人,我们西山省、我们桂明市这边绝对一路绿灯,所有手续从简从快!你让他们尽快过来报到!”
他顿了顿,看向黄政和侯书恒,语气转为正式:
“另外,你们之前提到的关于隆海县常委班子补充人选的初步建议,也要尽快形成正式报告报给市委。组织部需要走程序,不能再拖了。”
黄政与侯书恒对视一眼,然后应道:“左书记放心,今晚我就和侯书记详细商议一下,争取明天一早把成熟的方案报给市委。”
侯书恒也接口道:
“是啊,三位领导辛苦了半天,也该休息用餐了。
我们已经安排在县委小食堂准备了便饭,虽然比不上市里的酒楼,但食材都是本地新鲜的,几位领导正好也体验一下我们隆海的农家风味。”
“好,客随主便,那就尝尝去。”左小华笑着站起身。
一行人移步县委小食堂的包间。晚餐果然如侯书恒所说,都是隆海本地的特色菜:
清炖水库鱼、山笋炒腊肉、土鸡煲、时令野菜……虽然不如大酒店精致,但胜在原汁原味,别有一番风味。
席间,气氛轻松了不少。左小华、陈淑桦似乎都刻意不再谈严肃的工作,反而问起了隆海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农业特产的情况,黄政和侯书恒一一作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淑桦状似无意地提起:“黄县长,你这次从东平调来的,都是招商方面的干将吧?看来你是下定决心,要在隆海的经济建设上,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
黄政放下筷子,认真回答道:
(“陈市长,隆海积弊已深,光靠内部整顿和常规发展,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也无法真正惠及百姓。
招商引资,引入活水,盘活存量,创造增量,是眼下最快也最有效的破局之路。
我必须集中最精锐的力量,打好这第一仗。”)
左小华点头表示认可:
(“思路是对的。需要市里什么支持,你们尽管提。不过……”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提醒的意味,“隆海经过这次震荡,外面的投资者难免心存疑虑,招商环境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
你们要有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准备。而且,经济工作搞好了,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也容易惹人眼红,招来是非。
你们新班子,尤其是黄政你,位置特殊,更要步步为营。”)
这番话,既是支持,也是告诫。黄政郑重地点头:“左书记的提醒,我记下了。我们会谨慎行事,依法依规,既要打开局面,也会注意方式方法。”
晚餐在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左小华、陈淑桦、蒋文涛三人商议当晚便悄悄返回了市里,他们也需要回去消化和部署隆海县这场风暴带来的后续影响。
送走市领导后,黄政和侯书恒回到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关上房门,只剩下他们两人。侯书恒递给黄政一支烟,自己也点上,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在灯光下袅袅升起。
“黄县长,现在没外人了,关于常委班子的人选,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我们敞开聊聊。”
侯书恒说道。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他对黄政的能力和背景有了更深的认知。
也深知这个年轻县长的心思缜密和布局能力。
因此在人事安排上,他愿意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协商空间。
黄政也没有客气,将他下午在办公室构想的那个更为大胆的人事布局,和盘托出:
(“侯书记,我是这样考虑的。隆海现在的局面,稳定是第一位的,但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我们需要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战斗力的班子。”
“县委副书记这个位置,至关重要,需要一位经验丰富、沉稳可靠、能协调各方的同志。
我建议,由我东平省昌朋县的一位老同事,原石泉门乡乡长,后调省城区里担任正职的李琳同志担任。
她基层经验丰富,大局观强,是位可靠的女将。”
“另外,陆小洁副县长这次表现出了很高的政治觉悟,背景也相对清晰,与省里的麦书记似乎还有些渊源,值得信任。
可以考虑让她进入常委,担任宣传部长,接替卞悦的空缺。
她原来分管的文教卫体工作,可以由侯书记您推荐一位可靠的同志接手,这样也能更好地平衡班子结构。”
“副县长丘云同志,在这次事件中立场坚定,能力也不错,建议由他接任政法委书记,进入常委。”
“公安局长郑大力同志,这次行动果断,建议给他加加担子,兼任副县长,确保政法力量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县纪委副书记王雪斌同志,铁面无私,能力突出,可以放到更重要的岗位锻炼,比如城关镇党委书记。
空出的纪委副书记一职,由萧山辉书记推荐人选,我们尊重纪委系统的意见。”
“至于招商局,就由我调来的赖纹纹、侯意鹏、陈艺丹三位同志搭班子,赖纹纹任局长,侯意鹏、陈艺丹任副局长,尽快打开局面。”)
黄政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侯书恒的反应。
这个方案,几乎将隆海县的核心权力架构进行了重塑。
注入了大量“黄政系”的血液,但也确实考虑到了侯书恒(如文教卫体分管人选、纪委副书记人选)和本地原有干部(如丘云)的利益。
算是一个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达成的、相对平衡且高效的方案。
侯书恒默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有些看不清。良久,他才缓缓开口:
“黄县长,你这个布局……步子迈得可不小啊。”
他顿了顿,似乎在权衡利弊:
(“李琳同志、赖纹纹他们几个的能力,我自然是相信的,能被你看中并千里迢迢调过来,必定是精兵强将。
陆小洁、丘云、郑大力、王雪斌这几个同志的调整,也都在情理之中。”)
他抬起头,看向黄政,目光复杂:
(“这个方案,我原则上同意。它确实能最快速度地稳定局面,凝聚力量。
明天上午,我们就召开书记办公会,统一一下思想,然后正式报市委。”)
“谢谢侯书记的支持。”黄政真诚地说道。他知道,侯书恒能同意这个方案,意味着他选择了与自己深度合作,共同经营隆海的未来。
“不过,黄县长,”侯书恒话锋一转,的考验才刚开始。市里面……恐怕也并非铁板一块。隆海这块蛋糕,我们动得太快,难免会碰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我担心,有些人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顺利发展。”
黄政目光一凝,点了点头:“侯书记的担忧,我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但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迎难而上。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团结一心,就不怕任何挑战。”
话虽如此,但两人心中都清楚,清理了隆海本地的“肖少”利益集团,或许只是掀开了更大风暴的一角。
隐藏在市委、甚至省委层面的某些影子,是否会因为隆海的变局而感到不安,进而采取行动?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夜色渐深,隆海县委大楼的灯光依然亮着。
黄政和侯书恒关于隆海未来发展和人事布局的详细探讨,仍在继续。
而这个刚刚经历了一场政治地震的县城,它的命运齿轮,正在这深夜的谋划中,缓缓转向一个充满希望却又暗流汹涌的新方向。
远方,来自东平省的精兵强将即将到来,而潜在的对手,也可能正在黑暗中磨刀霍霍。
隆海的新局,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