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林辰坐在电脑前,屏幕上的表格已翻到最后一栏——中小企业补贴发放闭环记录。他逐行核对,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将四十三家延迟拨付企业的追责报告逐一标注,附上财政回单扫描件与街道办书面说明。文件夹命名为“Imb-2024-q3-001-补正”,加密后归档至专用路径。
他没有合眼。昨夜孙婷发来的消息仍在待办事项中:“文旅局那份评审意见没盖章,可能影响整体评分。”这句话让他在关机前又拨通了技术组的电话,调取了跨部门协作记录模板。现在,他重新打开迎检主材料,确认每一份佐证都带有时间戳与责任人签名。他知道,今天这场总结会,不会只是庆功。
九点整,区政府大会议室。长桌两侧坐满各局负责人,投影幕上滚动播放考核成绩排名。区财政局第一,区工信局第二,分差仅0.7分。掌声响起时,财政局局长陈国强站起身,整理西装领带,语气沉稳:“我们能排第一,靠的是历史积累和资金调度权限。有些单位拼材料拼得狠,但实绩经不经得起细查,还得打个问号。”
话音落下,几道目光扫向林辰。
他没动,指尖在桌下轻轻敲了两下,像是确认某个节奏。待主持人宣布进入经验交流环节,他起身,步履平稳走向发言席。
“刚才陈局说得对,资源是优势。”林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每个角落,“但我们工信局这三百二十七家企业补贴,背后是三百二十八项佐证材料。”他停顿一秒,全场安静下来。
“多出的一项,是四十三家延迟发放企业的追责报告。”他调出投影,屏幕显示一张台账截图:企业名称、拨付状态、异常原因、处理时限、责任人签字,一栏不缺。“我们不回避问题。数据可以滞后,但责任不能悬空。闭环,不是补材料,是把每一个‘未完成’变成‘已销号’。”
会议室陷入短暂寂静。角落里,区长王为民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闭环思维”,随即圈了起来。
林辰退回座位,未再看任何人。他知道,这句话已足够。
中午十二点,区工信局小会议室。林辰召集全体科室负责人,会议桌中央摆放着笔记本电脑。他没提排名,也没谈财政局的暗讽,而是按下播放键。
画面是监控录像:凌晨两点十七分,资料室灯光通明。技术组三人围坐电脑前,刘伟伏案睡着,头靠在键盘边缘;孙婷一手撑额,一手滑动鼠标,反复核对银行回单编号;另一名组员正用红笔在纸质清单上划改。
“这是我们迎检前夜的最后三小时。”林辰说,“没人要求他们加班,但他们知道,漏一条数据,整个材料就站不住。”
他关掉视频,环视众人:“第一名有资源,我们有什么?我们有人。有愿意为一份材料较真到凌晨的人。这份‘较真’,不该被一句‘拼凑’抹掉。”
没人说话。几秒后,孙婷抬起头:“下次,我们拿第一。”
掌声从角落响起,逐渐蔓延。
散会后,林辰走出办公楼,阳光刺眼。他抬手遮了下额,正要下台阶,听见身后有人低声交谈。
“林辰这手打得狠啊。”
“年纪轻轻就懂闭环追责,以后考核谁敢跟他碰?”
“关键是,他不骂人、不抢功,可每句话都让你没法反驳。”
林辰脚步未停,反而转身,朝声音来处走去。三人站在廊柱旁,其中一人是区住建局副局长张立新。他看见林辰,略显尴尬。
“张局。”林辰微笑,“文旅局那份评审意见,后来补盖了吗?需要我们技术组帮忙做电子归档吗?我们可以共享模板。”
张立新一怔:“已经补了……谢谢。”
“那正好。”林辰从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拟的《跨部门材料协同建议草案》,核心是预审共享和责任追溯。比如,一份立项材料缺签章,系统自动预警,责任单位限时补正,超期则计入部门信用记录。”
张立新接过文件,翻了两页,眉头微动:“这……是不是太严了?”
“严,但公平。”林辰语气平和,“谁都不想被临时打脸。提前发现问题,总比会上被点名好。”
另一名副局长接过草案看了看,点头:“确实,我们局上周就吃了亏,环保验收材料晚交一天,直接扣了绩效分。”
“那就更该建机制。”林辰说,“我们工信局愿意牵头试点。如果运行顺畅,可以报区府办推广。”
三人交换眼神。刚才的低语已消失不见。
林辰告辞离开,脚步沉稳。他知道,这份草案不会立刻被采纳,但它已在人心中埋下种子——规则,不该由资源决定,而应由执行者共同制定。
下午四点,区府办。王为民站在窗前,手里拿着刚送来的《跨部门材料协同建议草案》。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数据责任追溯制”六个字,轻轻点头。
“闭环思维……”他低声念了一遍,转身对秘书说:“把这份草案列入下周常务会议题,重点讨论。”
与此同时,区工信局办公室。刘伟坐在工位上,悄悄将那段监控视频复制进私人U盘。他在文件名前加了两个字:“林局给的底气”。
傍晚六点,林辰回到办公室,窗外天色渐暗。他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未拆封的宴请卡,是某开发区企业上周送来的。他盯着卡片看了三秒,撕成两半,扔进垃圾桶。
手机震动,是孙婷发来的消息:“财政局那边放出风声,说我们‘靠补材料刷分’,但区长在会上说了句‘能把漏洞补成闭环,才是真本事’。”
林辰没回复。他合上电脑,起身准备离开。
走到门口,他忽然停下,回头看了眼白板。上面仍写着六个字:真实、完整、精准。红笔圈住的“精准”二字,边缘有些晕染,像是被反复描过。
他转身走回桌前,抽出一支新笔,在白板下方添了一行小字:“闭环,始于问题,终于责任。”
笔帽咔嗒一声扣上,他熄灯出门。
走廊尽头,电梯门缓缓关闭。林辰站在光影交界处,公文包夹在腋下,右手无意识地按了按西装内袋——那块玉佩还在,凉意隐约透过布料。他的手指顿了顿,随即松开,抬步走向地下车库。
车灯亮起,划破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