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他们的帐篷安静了几天,像一头蛰伏的、完成了第一次捕食后正在消化的野兽。
但那件事带来的寒意,却比任何一场暴风雪都更刺骨,无声地渗透进每个人的帐篷,冻结了本就稀薄的人情。
这天下午,风雪稍歇,一个身影的出现,让所有在缝隙后窥视的眼睛都瞬间绷紧。是赵三的那个同伙,瘦猴。他手里端着一个磕破了边的搪瓷碗,碗里冒着些许温热的白气。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微弱肉腥和某种暧昧油脂香的味道,随着他的走动,若有若无地飘散开来。
帐篷外突然传来拖沓的脚步声,伴随着赵三同伙瘦猴粗哑的吆喝:“换粥咯!一碗热粥,换一盒火柴!”
徐明扒着帐篷缝往外看,只见瘦猴手里端着个豁口的铝锅,锅里是浑浊的米浆,上面飘着几块暗红色的肉丁,油星子顺着锅沿往下滴,在他灰扑扑的裤腿上蹭出深色的印子。
最扎眼的是瘦猴的嘴角,沾着一圈亮晶晶的油光,像是刚把什么油腻的东西舔得干干净净,那油光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泛着让人恶心的腻感。
“张叔,来一碗不?”瘦猴停在隔壁帐篷前,用勺子敲了敲铝锅,“热乎的,填肚子!你那盒火柴放着也没用,换碗粥暖和暖和多好。”
帐篷里沉默了几秒,传来张叔犹豫的声音:“那肉……是啥肉啊?”
瘦猴笑了笑,声音压得低了些:“管啥肉呢,能吃就行!现在这时候,有口热的就不错了。”帐篷里没再出声,也没开门。
瘦猴又往前走,挨个儿敲帐篷门。
有人在里面骂“丧良心的东西”,直接把帐篷帘扯得更紧;
有人隔着帐篷问“肉是不是正经肉”,瘦猴不答,只反复说“换不换,不换我走了”;
还有人犹豫着掀开条缝,盯着铝锅里的肉粥咽口水,手指攥着口袋里的火柴盒,最终还是咬咬牙把缝合上了。
谁都知道,灾后根本没地方弄肉,那肉丁的颜色和气味,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走到徐明家帐篷前时,瘦猴停下了,勺子在锅里搅了搅,肉丁碰撞铝锅的声音格外刺耳:“徐婶,换不换?你家徐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坏了可不行。”
帐篷里,妈妈一把捂住徐明的嘴,压低声音说:“别出声,那肉不知道是什么肉,吃了会遭天谴的!”
她隔着帐篷喊:“不换!我们还有吃的!”瘦猴“嗤”了一声,骂了句“不知好歹”,转身往别处去了。
徐明扒着帐篷缝,看着瘦猴的背影,又下意识望向斜对面张婶的帐篷。
刚才瘦猴路过时,张婶的帐篷没动静,可这会儿,帐篷帘悄悄掀开了一条小缝,张婶的手从缝里伸出来,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火柴盒。
瘦猴立刻折了回去,用个破瓷碗盛了半碗粥,递进帐篷里,接过火柴盒揣进兜里,嘴角的油光又亮了几分。
徐明的心揪了起来。他知道张婶家早就断粮了,昨天还看到张婶在垃圾桶里翻找别人扔的饼干渣。
他盯着张婶的帐篷,没一会儿,就看到帐篷帘又动了动,张婶偷偷把半碗粥端了进去,紧接着,帐篷里传来压抑的吞咽声。
可这声音没持续几秒,突然变成了剧烈的咳嗽,随后是“哇”的一声呕吐,张婶把刚喝下去的粥全吐了出来。
徐明的胃也跟着一阵翻腾。他清楚,张婶肯定也知道那肉有问题,可饥饿像只爪子,攥着人的喉咙,让人明知是火坑,也忍不住想往里跳。
他回头看了看妈妈,妈妈正用袖口擦着眼角,手里紧紧攥着那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
帐篷外,瘦猴的吆喝声还在继续,那股奇怪的腥气,随着风,飘得更远了,像是在无声地宣告。
这片灾后的土地上,有些东西已经悄悄变了,隐晦的罪恶,正借着饥饿的名义,一点点变得半公开,缠绕着每一个挣扎求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