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澜心造物” 的数字研发中心内,技术团队正在对 “苏绣元宇宙社区” 进行 2.0 版本的升级测试。这次升级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 “AI 共创”“虚拟非遗交易”“跨国联合创作”“数字非遗博物馆” 四大核心功能,旨在打造一个真正全球化、沉浸式、可持续的数字非遗生态,让苏绣在元宇宙中实现永续传承与创新。
顾微澜戴着 VR 眼镜,进入升级后的元宇宙社区。眼前的虚拟绣坊焕然一新,不仅还原了苏州园林的雅致景观,还新增了全球不同风格的创作空间 —— 伦敦的哥特式绣坊、巴黎的时尚绣坊、东京的日式绣坊,用户可以根据喜好选择创作场景。
“太逼真了!” 顾微澜惊叹道,她选择了巴黎时尚绣坊,虚拟形象立刻换上了带有苏绣元素的法式礼服。她走到绣绷前,选择 “AI 共创” 功能,输入 “东方兰草与法式玫瑰融合” 的关键词,AI 瞬间生成了三个设计方案,她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针法、颜色、构图,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
技术负责人李工介绍道:“AI 共创功能基于大数据训练,能理解不同文化的设计风格,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创意方案,同时保留苏绣的核心针法。虚拟非遗交易功能则采用区块链技术,用户创作的数字苏绣作品可以在社区内交易,确保作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顾微澜切换到 “跨国联合创作” 板块,看到全球已有 1000 多名非遗传承人入驻,正在开展 “全球非遗共绣《文明共生图》” 活动。她加入了一个由中国、法国、埃及传承人组成的小组,三人分别负责苏绣兰草、法式刺绣玫瑰、埃及地毯纹样,通过实时互动,在虚拟绣绷上共同创作。
“这样的跨国创作太方便了!” 法国刺绣匠人伊丽莎白的虚拟形象出现在屏幕上,笑着说,“以前我们合作需要邮寄样品、视频沟通,现在在元宇宙里可以实时协作,还能看到彼此的针脚细节,效率大大提高。”
“数字非遗博物馆” 板块更是让人惊艳。这里收藏了全球 1000 多件非遗数字藏品,包括苏绣的濒危针法复原视频、清代苏绣珍品的 3d 模型、老匠人的口述史数字档案,用户可以 360 度查看藏品细节,还能通过 VR 体验 “穿越” 到不同时代的绣坊,感受非遗的历史变迁。
升级后的元宇宙社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测试期间,部分海外用户反映网络延迟、语言不通、操作复杂等问题。技术团队立刻调整方案:优化服务器配置,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简化操作界面,还推出了 “新手引导” 模块,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技术水平的用户都能轻松上手。
为了推广元宇宙社区 2.0,“澜心造物” 举办了 “全球元宇宙非遗节”,邀请全球非遗传承人、数字艺术家、时尚设计师参与。活动期间,开展了数字苏绣创作大赛、跨国联合创作挑战、虚拟非遗时装秀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超过 10 万名用户参与。
来自巴西的卡洛斯在创作大赛中,用苏绣针法结合巴西雨林元素,创作了数字作品《雨林兰草》,获得了一等奖。他兴奋地说:“元宇宙社区让我能和全球的非遗爱好者交流创作,我的作品还能通过区块链确权交易,太有意义了!我要把苏绣和巴西文化的融合创新,一直做下去。”
虚拟非遗时装秀更是引爆社区。全球设计师在元宇宙中展示用苏绣数字元素设计的时装,用户可以实时投票、购买数字时装,甚至能将数字时装 “穿” 在自己的虚拟形象上。一位纽约时尚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虚拟形象,穿着带有 “叠锦绣” 元素的数字礼服,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元宇宙社区。
元宇宙社区 2.0 正式上线后,注册用户在一个月内突破 50 万,来自全球 120 多个国家的用户在此交流、创作、交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意发来贺电,称其为 “数字时代非遗传承的典范”,计划将元宇宙社区的技术标准推广到更多非遗项目。
顾微澜看着社区后台的数据,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元宇宙不是要取代传统非遗,而是为非遗传承提供一个全新的维度 —— 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跨国交流,激发创新活力,让非遗在数字时代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陆北辰从身后轻轻抱住她,看着屏幕上热闹的元宇宙社区:“你用数字技术为非遗传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未来,星火资本会继续支持社区的升级与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元宇宙中的苏绣,让数字非遗生态可持续发展。”
顾微澜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她知道,元宇宙社区的升级只是开始,未来,她会继续探索数字技术与非遗的深度融合,让苏绣在元宇宙中实现真正的永续传承与创新,让东方美学在数字世界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