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以“零”的身份在舆论阵地发起的突袭,如同在黑石资本精心编织的巨网上撕开了一道裂缝。然而,安德森·李显然不是易与之辈,他迅速调整策略,攻势变得更加多变和凌厉。
危机并未解除,反而进入了更复杂的阶段。
顾晏舟的战场:资本与实体
安德森·李一方面继续在股市施加压力,利用其庞大的资金优势进行消耗战,试图拖垮顾氏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他将黑手伸向了顾氏的实体经营。
顾氏集团旗下的一家重要子公司——主要负责高端电子产品代工的“晶宸科技”,突然被海外某大型客户以“质量存在潜在风险”为由,单方面暂停了所有订单,并要求进行长达数月的全面审核。这家客户贡献了“晶宸科技”近40%的营收!
几乎是同一时间,为“晶宸科技”提供核心芯片的两家海外供应商,也“恰好”出现了“产能调整”和“物流问题”,无法按时交付关键零部件。
这显然是精心策划的供应链狙击!目的就是掐断顾氏实体业务的现金流,从根基上动摇集团。
顾晏舟面临两线作战:他必须稳住股市,同时还要解决实体供应链的断链危机。
他当机立断:
1. 资本线: 他亲自坐镇指挥中心,不再与黑石资本在每一个点位进行消耗性争夺,而是采取“重点防御,伺机反击”的策略。他指令操盘团队,只在关键支撑位投入资金防守,同时秘密调动“星河”以及友好机构的资金,开始小规模、分散地吸纳那些被恐慌抛售的优质筹码,为未来的反击储备弹药。
2. 实体线: 他立刻组建了由集团副总裁带队、法务和供应链专家组成的危机处理小组,飞赴海外,与那家大型客户进行紧急磋商,并依据合同准备反诉材料。同时,他动用早年布局的全球人脉网络,迅速联系了另外两家可替代的芯片供应商,虽然成本有所上升,但确保了生产的连续性。
苏晚的战场:舆论与人心
就在顾晏舟应对资本和供应链危机时,苏晚敏锐地察觉到,对手的舆论攻击也开始转向。一些新的、更具煽动性的谣言开始出现,不再仅仅针对顾氏的经营,而是开始抹黑顾晏舟的个人品行,甚至隐晦地提及苏晚的“神秘背景”,暗示其来路不正,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等。
这种攻击更加恶毒,旨在从人格和道德上彻底摧毁他们夫妻,动摇所有合作伙伴和内部员工的信心。
苏晚知道,必须尽快破除这些谣言,稳定人心。
1. 正面回应: 她没有选择再次完全依赖“零”的身份去攻击,而是以顾太太和“Su”品牌创始人的身份,高调接受了国家电视台一档高端财经访谈节目的邀请。在访谈中,她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不仅阐述了“Su”品牌与顾氏合作实验室的未来规划,更首次公开、坦诚地谈及了自己的出身——江南苏家。她将苏家描述为一个恪守祖训、悬壶济世、淡泊名门的传统家族,将自己所掌握的医术和知识归结于家族传承,并展示了部分可以公开的家族信物和历史记载(已与顾晏舟和相关部门报备)。她的坦荡、从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瞬间粉碎了那些关于她“来路不明”的恶意揣测。
2. 内部安定: 与此同时,她以家主夫人的身份,亲自走访了顾氏集团总部和几个核心子公司,与中层管理者和核心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她没有空谈口号,而是切实关心员工在集团动荡时期遇到的困难,并宣布设立“员工紧急互助基金”,由她个人和“Su”品牌注资,用于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家庭。这一举动,极大地安稳了内部浮动的人心,凝聚了士气。
齐头并进,殊途同归
夫妻二人,一个在资本市场的惊涛骇浪中运筹帷幄,一个在舆论和人心的战场上春风化雨;一个以雷霆手段稳定外部局势,一个以柔克刚巩固内部根基。
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沟通,却仿佛心有灵犀,各自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力,完美地弥补了对方的短板,共同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危局。
几天后,效果开始显现。
顾晏舟那边,替代芯片顺利到货,“晶宸科技”的生产线恢复运转,与海外客户的谈判也因其拿出的扎实质量证明和强硬的法律姿态而陷入僵持,对方暂停审核的意图未能完全得逞。股市上,顾氏股价在经历了剧烈震荡后,终于开始在底部区域缩量企稳,空头的力量似乎暂时衰竭。
苏晚这边,电视访谈播出后,舆论评价迅速逆转,她的个人魅力和坦荡背景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好感与尊重。内部员工士气大振,对集团的归属感和信心显着增强。
分头行动的夫妻二人,如同帝国的两根支柱,分别顶住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巨大压力,成功地将这场全方位的危机,暂时化解了。
但他们都清楚,这远非终点。与黑石资本和聂远联盟的最终决战,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