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股价在“星河”资金和利好消息的干预下暂时止跌,但如同大病初愈的病人,依旧脆弱。市场上看空的声音并未完全消散,安德森·李的黑石资本及其盟友,依旧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第二波更猛烈的攻击。
顾晏舟在指挥中心稳定大局,应对资本层面的明枪。而苏晚,则在自己的战场上,准备拔出暗箭,并给予对手一记沉重的回击。
她很清楚,资本市场上的信心危机,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些真真假假的负面报告和舆论打压。仅仅被动澄清是不够的,必须让制造谣言的人也尝尝被舆论反噬的滋味。
深夜,“Su”品牌工作室的灯依旧亮着。苏晚屏退了所有人,独自坐在那台经过特殊加密的电脑前。当她指尖落在键盘上时,周身的气质悄然转变,沉静的设计师隐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在网络世界拥有无上权限、代号为“零”的顶级存在。
她没有选择直接攻击黑石资本的核心系统——那会引发不可控的国际纠纷,也并非她的首要目标。她的目标更精准:那些发布不实报告的所谓“权威”媒体,以及隐藏在幕后、为安德森·李摇旗呐喊、操纵舆论的几个关键“意见领袖”和数据分析公司。
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代码如同无形的触手,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目标的数据库。
首先,她找到了那几家率先发布看空报告的媒体。她没有删除或篡改他们的报告,而是做了两件事:第一,将他们在过去五年内,收受黑石资本及其关联机构“咨询费”、“广告费”的银行流水记录(经过匿名化处理,但指向性明确),打包发送给了数家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调查记者和行业监管机构。第二,在这些媒体内部服务器的隐秘角落,留下了小小的“礼物”——一段能够追踪其内部所有邮件往来关键词的后门程序。
紧接着,她将目光投向那几个上蹿下跳、用夸张数据唱衰顾氏的“独立”分析师和财经博主。她轻易地剥离了他们网络身份的伪装,将其与黑石资本旗下公关公司的秘密资金往来(以“项目合作”为名)公之于众。更绝的是,她找到了其中两人私下里完全相反的言论记录——一边公开唱空顾氏,另一边却在私人聊天中称赞顾氏的基本面扎实,抱怨“拿钱办事不容易”。
最后,是那家为做空报告提供“数据支持”的咨询公司。苏晚潜入了其核心模型库,发现其用于评估顾氏风险的几个关键权重参数被人为恶意调高,完全偏离了行业标准。她将原始的、未经篡改的参数模型与被篡改后的模型进行对比,制作成清晰易懂的图表,连同该咨询公司与某家做空基金高管在奢侈品店共同消费的记录(监控画面片段)一起,匿名抛向了几个热门的金融论坛。
她的动作快、准、狠,如同一位顶尖的外科医生,精准地切除毒瘤,并且每一刀都留下了无法辩驳的证据。
做完这一切,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苏晚清理掉所有访问痕迹,退出了“零”的状态,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疲惫的眉心。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第二天上午,当股市即将开盘之际,金融圈被一连串的爆料炸开了锅!
真正权威的调查报道开始出现,质疑先前看空报告的独立性与动机;那些“意见领袖”的虚伪面具被撕下,遭遇了网友的猛烈抨击和取关潮;而那家数据咨询公司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专业性和公正性受到严重质疑……
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微妙而坚定的转变。
虽然黑石资本财力雄厚,可以继续砸钱做空,但失去了“公正”外衣和舆论支持,其行为的正当性将大打折扣,也会让更多中立投资者产生警惕和抵触情绪。
顾晏舟在指挥中心看到了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他立刻明白这是谁的手笔。他拿起手机,给苏晚发去了一条简讯:
「干得漂亮。」
苏晚看着屏幕上那三个字,唇角微微扬起。
这不仅仅是反击,更是一种宣告:顾晏舟的身边,站着一位能在任何维度给予敌人致命打击的伙伴。
资本的血腥厮杀依旧在继续,但舆论的阵地,已经被苏晚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绝地反击的烽火,在另一个战场上,已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