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周惟清和姜南星再次来到了县城边的那片高坡。这里,可以俯瞰英林县城和远处连绵的群山。几年前,他们曾在这里立下誓言,要改变英林的贫困面貌。
秋夜的星空格外璀璨,脚下的县城灯火辉煌,比几年前更加明亮、更加繁华。
“还记得我们刚来这里时吗?”姜南星靠在周惟清肩头,轻声问。
“怎么会忘记。”周惟清揽着她,目光掠过眼前的璀璨,望向更远处沉静的山峦,“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沉寂。现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英林模式’……听起来像个宏大的词汇,”姜南星笑了笑,“但说到底,就是我们带着大家,一点点把当初许下的诺言,变成了现实。”
“是啊,”周惟清深有感触,“诺言实现了,但责任更重了。‘典型’意味着我们不能停下,必须做得更好。”
“那就继续吧,”姜南星握紧了他的手,语气温柔而坚定,“就像我们当初决定来这里时一样。为了这片青山绿水,为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初心。”
周惟清低头,在妻子额上印下轻轻一吻:“好,继续。”
星空无言,青山作证。荣誉属于过去,奋斗永无止境。
深秋的英林,天高云淡,金桂飘香。县委大礼堂内,气氛庄重而温暖,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主席台背景板上,“七年回眸,砥砺前行”八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凝结了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与荣光。台下,座无虚席,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优秀企业家代表、各界先进济济一堂,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与英林共同成长的印记。
主席台上,周惟清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他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沉稳干练的夏云州,睿智坚韧的姜南星,已调任他市却特意赶回的老书记何明辉,眼神依旧锐利的王勇,笑容爽朗的曾欢,气质愈发沉静的许笑笑,以及作为企业家代表特邀出席、西装革履的叶天……他的目光在与每一个人接触的瞬间,都仿佛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流,那是只有共同经历过风雨的战友才能读懂的情感。
他没有准备冗长的讲稿,面前的茶杯氤氲着淡淡的热气。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沉稳,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那力量源自七年的沉淀与真挚。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今天坐在这里,看着大家,我忽然想起七年多前,我刚到英林,第一次站在这个台上的情景。那时候,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责任,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思绪都被拉回到了七年前那个百业待兴、困难重重的英林。
“那时的英林,”周惟清的声音低沉下来,仿佛在描绘一幅尘封的画卷,“贫困发生率还很高,产业基础薄弱得像一张纸,人才外流严重,很多乡村暮气沉沉,缺乏活力。我记得第一次下乡调研,看到破旧的校舍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乡亲们面对贫瘠土地时那无奈却又期盼的目光,也看到我们一些干部眼中的迷茫和疲惫……”
他的描述勾起了在场许多“老英林”的深刻记忆,不少人默默点头,神色凝重。
然而,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瞬间变得铿锵有力,如同战鼓擂响:
“但是,我们没有退缩!七年来,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这一班人,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我们硬是凭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这片土地上,拼出了一条生路,闯出了一片新天!”
“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他加重了语气,目光灼灼,“还记得那些为了精准识别、核对数据而彻夜不眠的夜晚吗?还记得为了引进一个产业项目,我们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腿,反复论证、多方协调的艰辛吗?更记得,当乡亲们第一次拿到产业分红、欢天喜地搬进崭新安置房时,那激动喜悦的泪水吗?”
台下,许多来自乡镇和扶贫一线的干部,眼眶瞬间就红了。曾欢下意识地握紧了身边的徐子航的手,许笑笑低头悄悄抹了下眼角,就连一向硬朗的王勇,也深吸了一口气,掩饰着内心的澎湃。那些并肩作战、寝食难安的日日夜夜,那些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时刻,此刻都化为了无法言说的情感共鸣。
“我们推动了全面乡村振兴!”周惟清如数家珍,声音里充满了自豪,“‘英林丹华’牡丹油,从实验室的构想,到今天香飘四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光绿谷’的智慧大棚,点亮了现代农业的曙光;瑞康药业与农民合作种植各种药材是全国的标杆;叶天同志的天叶茶旅融合,成为了全省学习的样板;我们的区域合作,从纸上的蓝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流、商流、资金流,英林的特产走进了更广阔的市场!我们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孩子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绿茵场上奔跑,他们的笑脸,比阳光还灿烂!我们的康养产业蓬勃发展,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
他提到了具体的经济增长数据,提到了人均收入的翻番,提到了城乡面貌的巨变,更提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有带领村民种牡丹的老支书,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有坚守山村教学点几十年的老教师……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在座每一个人的心血和付出。
“这七年,”周惟清的声音再次低沉下来,充满了真挚的感情,“我们哭过,笑过,为了一个方案争得面红耳赤过,但更多的,是相互扶持,是目标一致下的勠力同心!我们亲眼见证了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平坦的康庄大道,见证了曾经的荒山秃岭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见证了沉寂的空心村变成了热闹祥和的‘幸福里’,见证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精气神一天天提起来!我们也共同见证了,‘英林模式’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最终走向了全国,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品牌!”
说到这里,他缓缓站起身,面向台下,深深地、郑重地鞠了一躬。
“这所有的成绩,这所有的荣光,”他抬起头,眼中似有泪光闪动,声音坚定而充满感激,“属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志,属于全县所有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更属于四十万勤劳、智慧、坚韧的英林人民!谢谢大家!谢谢你们这七年多来的坚守、付出与信任!”
“哗——!”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礼堂,经久不息。这掌声里,有对自己和战友们七年青春与汗水的不悔,有对过往艰辛岁月的感慨,更有对取得辉煌成就的无尽自豪。许多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用力地鼓掌,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情绪都通过这掌声宣泄出来。
夏云州坐在台下,看着台上深深鞠躬的周惟清,眼眶也有些发热。作为从农业局长到县长,这七年他几乎是和周惟清形影不离,共同应对了无数挑战。他用力地鼓着掌,心中充满了对这位老同学、老搭档的敬佩与感激。
姜南星坐在人群之中,仰头望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男人,那是她的丈夫,是她并肩作战的战友。七年的风雨历程,如同电影画面般在她脑海中飞速闪过:刚回来时的忐忑,发现土壤特质时的惊喜,推动阳光绿谷时的艰难,教育扶贫攻坚时的焦灼,还有无数个深夜,夫妻二人在书房里对着图纸和数据反复推演的场景……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是欣慰,是骄傲,也是无法言说的深情。她轻轻地、却无比用力地鼓着掌,将这七年的所有情感,都融入了这掌声之中。
何明辉作为已调任他市的老领导,今天特意赶回来参加这次大会。他看着台上沉稳干练的周惟清,看着台下精神焕发的干部队伍,看着英林如今欣欣向荣的气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边鼓掌,一边对身边的夏云州低声道:“惟清不容易,你们都不容易!英林有今天,你们是首功!”
曾欢、徐子航、许笑笑、叶天、王勇、黄志远……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与荣光。他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建设者。这七年,他们将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而这片土地,也以最丰硕的成果回报了他们的付出。
掌声稍歇,夏云州走上主席台。与周惟清充满感情的回顾不同,他的发言更加务实,用一连串扎实的数据,为这七年的奋斗做了最有力的注脚。
“同志们,”夏云州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七年来,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xx%,财政收入翻了好几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x倍和x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xx万人,贫困发生率从xx%降至为零;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xxxx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完成危房改造x万户;新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学位x万个;森林覆盖率提升了x个百分点……”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民生福祉的切实提升。台下的干部们听着这熟悉而又令人振奋的数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夏云州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下一步,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英林模式’升级版战略,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深度融合、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持续改善、治理效能提升上实现新突破!我们要让英林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英林的明天更加美好!”
他的发言,为英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再次点燃了大家继续奋斗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