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接过密信,如同融入阴影的猎豹,悄无声息地自后窗翻出,身形几个起落,便消失在驿馆重重楼阁的暗影之中,去执行他那至关重要且充满风险的任务。
狄仁杰独坐灯下,沈槐带来的信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层层涟漪。“青霞斋”,梅凌寒,苏文瑞埋藏的原始证据……这一切若能顺利取得,无疑将成为刺破红莲迷雾的利剑。然而,沈槐的出现太过巧合,其言词虽看似合理,但在这诡谲的局势下,任何一丝巧合都需以最审慎的态度对待。
他反复推敲着沈槐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将作监的闲职,左候卫中的结义兄弟……这些身份若细查,应不难核实。但此刻他身处软禁,动弹不得,唯有依靠外间的曾泰与冒险离去的李元芳。
时间在沉寂中缓缓流逝,窗外巡逻的脚步声规律得令人心焦。狄仁杰阖目养神,脑中却如走马灯般闪过自江南以来的一系列事件:鬼船疑云、隐龙涧邪教、秀州码头的警告、运河迷雾中的追杀、芦苇荡的血战、直至如今神都的软禁与这深夜的访客……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似乎正试图将这些碎片串联起来。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远处隐约传来梆子声,已是三更时分。
突然!
“走水了!走水了!”一声凄厉的惊呼划破了夜的宁静!
紧接着,人声鼎沸,锣声骤起!狄仁杰猛地睁开双眼,疾步至窗前向外望去——只见驿馆东南角方向,一团赤红的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瞬间映红了半边天际!火借风势,蔓延极快,哭喊声、奔跑声、救火的呼喝声乱作一团。
“大人!”守在门外的侍卫紧张地推门而入。
“何处起火?”狄仁杰沉声问道,面色凝重。
“回大人,看方向……象是……象是库房那边!”侍卫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库房,正是存放那些缴获军械箱笼之地!
狄仁杰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来了!调虎离山?还是趁乱毁灭证据?
几乎在火光升起的同时,院外传来赵崇节略显急促的声音:“狄公!驿馆突发火情,为防不测,请狄公速速移驾至安全之处!末将已加派人手护卫!”
话音未落,数名左候卫兵士已持械涌入小院,看似护卫,实则形同押解。
狄仁杰心念电转,此刻若强行拒绝,反而显得可疑,且火势确实凶险。他不动声色,颔首道:“有劳赵将军费心。只是苏小姐那边……”
“狄公放心,已有人去请苏小姐!”赵崇节在院外回道。
狄仁杰在几名侍卫(既有他自己的,也有左候卫的)的“护卫”下,走出院落。只见整个驿馆已乱成一团,仆役、兵士提着水桶、端着盆钵,如同无头苍蝇般奔向火场,人影幢幢,惊呼不断。火光跳跃,映照着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
他被簇拥着向与火场相反的方向移动。途中,他锐利的目光飞速扫过混乱的人群,试图寻找任何不寻常的迹象。他注意到,虽然救火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效率、有组织的抢救似乎并不多,更多的是混乱的奔跑与呼喊。而且,一些本该在外围警戒的兵士,也被调往火场方向,使得驿馆内部的看守在混乱中出现了一些短暂的真空。
就在经过一处月亮门洞时,借着火光一闪而逝的照明,狄仁杰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斜后方不远处,一条纤细的人影在几名兵士的“护送”下,正被带往另一个方向——那身影,依稀便是苏婉清!
但簇拥着他的人流很快移动,那景象一闪而过,再看不真切。
狄仁杰心中疑窦大起。赵崇节声称已派人去请苏婉清,按理应与他汇合一同转移,为何会被带往不同方向?是混乱中的安排失误,还是……别有用心?
他并未声张,只是默默记下刚才瞥见的大致方位,同时更加留意周围的路径与人员分布。
他被安置在驿馆另一侧一座较为偏僻的望楼之上,这里视野开阔,远离火场,楼下有重兵把守。赵崇节亲自在楼下指挥救火,并未跟上来。
站在望楼栏杆边,可以清晰地看到库房方向火光冲天,火势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浓烟夹杂着热浪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气味。
“大人,火起得蹊跷!”一名贴身侍卫低声道,“而且,李将军刚走不久就……”
狄仁杰微微摆手,示意他禁声。他何尝不知这火起得蹊跷?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混乱!目的或许有三:一是制造混乱,趁机对军械下手,无论是要转移还是毁灭;二是调开守卫力量,为某些行动创造机会;三,很可能就是冲着他或者苏婉清来的!
苏婉清被带往了不同方向……她现在处境如何?
李元芳是否已顺利将信送出?曾泰在宫中又面临何种局面?
还有那个神秘的沈槐,他的出现与这场大火,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
无数疑问在狄仁杰脑中盘旋。他深吸了一口带着烟尘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在混乱之中,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手已经出招,而且手段狠辣果决。如今他看似被困在这望楼之上,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个观察全局的制高点。
他目光如炬,仔细俯瞰着下方混乱的驿馆,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的动静。这场大火,烧掉的或许不仅是库房,更是将这神都之夜潜藏的杀机与阴谋,彻底暴露在了火光之下。
他倒要看看,在这熊熊烈焰的映照下,哪些魑魅魍魉会忍不住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