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竹林洒在小院中,苏明远早早就起了床。这是他在清远县的第一个早晨,也是正式开始履职的日子。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已经对今后的处境有了初步的判断,但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里的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
老爷,早饭准备好了。王二端着一碗小米粥走进房间。
多谢。苏明远接过粥碗,边喝边问道,昨晚你在外面可听到什么动静?
倒是听到了一些有趣的事。王二压低声音说道,听衙役们聊天,说县里这些官员分成了几派,彼此之间并不和睦。
苏明远放下粥碗,感兴趣地问道:详细说说。
据说知县张大人和县丞李大人表面和气,实际上暗中较劲。县尉马大人是武官出身,比较独立。主簿钱大人和典史王大人走得比较近。王二回忆着昨晚听到的消息,另外,县里还有几个势力很大的乡绅,也都各有背景。
苏明远点点头。果然如他所料,这里的水很深。作为新来的外人,他必须小心处理与各方的关系。
老爷,王二继续说道,还有件事比较奇怪。昨晚有人来过咱们院外,在外面转了一圈才走。
苏明远眉头一皱:什么人?
看不清楚,天太黑了。但听脚步声,应该是个身手敏捷的人。王二说道,我怀疑是有人在刺探情况。
看来我们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了。苏明远苦笑一声,以后要多加小心。
用完早饭,苏明远换上正式的官袍,准备去县衙上任。刚走出院门,就看到主簿钱润之正在外面等候。
苏大人,早安。钱润之拱手道,在下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带苏大人熟悉衙门。
有劳钱兄了。苏明远回礼道。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钱润之看起来很健谈,主动介绍着县衙的各种情况。
苏大人,我们清远县虽然不大,但事务繁多。钱润之说道,除了日常的行政事务,还要处理大量的商贸纠纷、税收征管等问题。
那确实很复杂。苏明远回应道,在下初来乍到,还需要钱兄多多指教。
苏大人客气了。以大人的学识,很快就能上手的。钱润之笑道,不过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慢慢摸索。
来到县衙正厅,张怀德已经在等候了。看到苏明远到来,他热情地迎了上来。
苏大人,昨晚休息得可好?张怀德关切地问道。
很好,多谢张大人关心。苏明远回答。
那就好。张怀德点点头,今天我们先让苏大人熟悉一下基本情况,然后安排具体的工作职责。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怀德详细介绍了清远县的基本情况。这个县确实如李文华昨天所说,地处要冲,商业发达。全县有十三万人口,下辖二十多个村镇,每年的税收在周边几个县中排名前列。
苏大人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处理民政事务,张怀德说道,包括户籍管理、民事纠纷调解、基层治理等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很考验人的智慧和耐心。
苏明远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这些确实是他需要承担的基本职责,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处理其中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
正说着话,典史王明匆匆走了进来。
启禀大人,外面来了几个商人,说是有急事要见苏大人。王明禀报道。
苏明远有些意外:见我?我刚到此地,与商人们并无交往啊。
张怀德眉头微皱:什么商人?可查明身份?
是城中几家大商行的东家,平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王明回答道,他们说有重要的事情要与苏大人商议。
苏明远看向张怀德,等待他的意见。张怀德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是商界的朋友,那就见见吧。苏大人初来乍到,多认识些人也好。
很快,三个商人被带了进来。为首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富商,穿着丝绸长袍,头戴纱帽,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另外两个稍微年轻一些,但同样气度不凡。
草民等拜见苏大人!三人一起行礼。
几位客气了,请起。苏明远连忙回礼,不知几位找在下有何要事?
为首的商人直起身道:回苏大人,草民姓刘,在城中开设布行。这两位是钱东家和孙东家,分别经营茶叶和药材生意。
苏明远点点头,示意他们继续说。
刘东家继续道:实不相瞒,我等听说苏大人学识渊博,为人正直,特来请苏大人为我们做主。
做什么主?苏明远疑惑地问。
是这样的,钱东家接过话头,最近县里要重新丈量商铺,征收房产税。但有些官吏趁机敲诈勒索,我们苦不堪言。
苏明远心中一动,看向张怀德。张怀德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显然这件事情他是知情的。
有这样的事?苏明远故作惊讶,可有具体证据?
孙东家从怀中取出一叠纸张:苏大人请看,这些都是收据,明明是一样的店铺,收费却相差悬殊。
苏明远接过来仔细查看,发现确实有问题。同样面积的店铺,有的只交了二两银子,有的却交了十两银子,差距巨大。
这确实不合理。苏明远皱眉道,按照朝廷的规定,税收应该统一标准才对。
张怀德在一旁干咳了一声:苏大人,这件事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具体情况。或许我们应该私下详细了解一下。
苏明远明白张怀德的意思,他不希望在外人面前讨论这种敏感问题。但三个商人既然敢来找他,说明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
三位东家,苏明远慎重地说道,这件事情我需要详细了解情况,然后再想办法解决。你们先回去,过两天我会给你们答复。
多谢苏大人!三人感激地行礼,我们就指望苏大人为我们做主了!
送走了三个商人,张怀德的脸色明显不好看了。他示意钱润之和王明退下,然后对苏明远说道:苏大人,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张大人,在下愚钝,还请明示。苏明远装糊涂道。
张怀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房产税的征收确实存在一些...灵活性。但这是有原因的。有些商人关系硬,有些商人配合度高,区别对待也在情理之中。
苏明远心中暗自摇头。这套说辞他在现代也听过不少,无非就是靠关系、靠背景、靠好处费来决定政策执行的宽严。
张大人的意思是?苏明远明知故问。
苏大人初来乍到,对当地情况不够了解。张怀德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操之过急的好。
苏明远表面上点头称是,心中却在盘算着对策。很明显,这个房产税征收问题涉及到利益分配,而他的到来打破了某种平衡。
下午,苏明远借口熟悉环境,独自在县城中转了一圈。他发现这里确实商业繁荣,但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店铺明显生意惨淡,老板愁容满面;有些店铺却门庭若市,生意兴隆。询问之下才知道,这跟税收负担轻重有直接关系。
看来这里的水比想象的还要深。苏明远心中暗想。
傍晚回到住处,王二已经打听了不少消息。
老爷,今天我去茶馆酒肆转了一圈,听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王二汇报道,百姓们对县里的官员评价不一。张知县口碑还可以,但有些下面的官吏就不太受欢迎了。
具体说说。苏明远感兴趣地问。
主要是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王二说道,听说县里有个专门负责税收的官吏叫胡三,此人贪得无厌,经常向商户索要好处费。不给的话,就故意刁难。
苏明远点点头。看来今天商人们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还有具体的责任人。
另外,王二继续说道,县里还有几个乡绅很有势力。他们不仅有钱,还有关系,连知县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
都有谁?
主要有三家:王家、李家、赵家。王二如数家珍,王家是做粮食生意的,李家是做布匹生意的,赵家是做药材生意的。这三家控制了县里的主要贸易。
苏明远若有所思。难怪今天那三个商人要来找他,他们肯定是受到了这些大户的挤压。
夜幕降临,苏明远独自在院中踱步。今天一天的经历让他对清远县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里表面繁荣,但内里腐败严重。作为新来的官员,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原则?
正思考着,院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苏明远警觉地停下脚步,仔细倾听。脚步声在门外转了一圈,然后渐渐远去。
又是昨晚那个人?苏明远心中疑惑。看来确实有人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回到房中,苏明远开始写日记,记录今天的见闻和思考。他知道,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