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竹十五岁那年,考上了镇上的学堂,铁雄特意编了个书箱送他,箱盖儿上编了“好好念书”四个字,是小花照着描红本画的样子。“别学爹,一辈子就会跟篾条较劲,”铁雄往书箱里塞了两个煮鸡蛋,“念出书来,给咱竹编也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好。”念竹红着眼圈点头,背着书箱走时,竹丫追在后面喊:“哥,回来给我编蝴蝶!”
学堂放月假,念竹总往铺子里跑,帮着记账、整理竹器,闲了就蹲在铁雄旁边学编竹蜻蜓。“爹,先生说城里有机器,能批量做竹器,”念竹手里的篾条转得飞快,“咱要不要也试试?”铁雄头也不抬:“机器编的没魂儿,你看这篾条的纹路,得顺着它的性子弯,机器懂啥?”小花在旁边笑:“你爹是老顽固,等你将来出息了,教他用机器。”
竹丫六岁那年,得了场疹子,烧得迷迷糊糊,嘴里总喊“要竹鱼”。铁雄连夜编了只带响铃的竹鱼,鱼肚子里塞了颗小石子,摇起来“哗啦”响。他守在竹丫炕边,一整夜没合眼,时不时摇两下竹鱼,小花在旁边熬药,药香混着竹腥味,倒让人心安。天亮时竹丫退了烧,攥着竹鱼笑:“爹编的鱼会唱歌。”
二柱子的老驴早没了,他自己也添了孙子,拄着拐杖来串门,见铁雄还在手工编竹器,直咂嘴:“你这性子,跟你编的竹器一样倔。”铁雄往他手里塞了个竹制的烟盒,是新样式,能装两包烟卷:“倔有倔的好,机器编的烟盒,能有这竹节纹?”二柱子摸了摸,纹路确实顺溜,揣在怀里不肯撒手。
念竹十八岁那年考中了秀才,街坊们来道贺,把铺子挤得满满当当。李婶的孙子都能打酱油了,拎着瓶酒说:“当年就看出铁雄家能出读书人。”铁雄笑着给大伙倒酒,小花在里屋炖肉,香味飘出来,竹丫趴在灶台边喊:“娘,给哥留块带筋的!”
酒过三巡,铁雄拉着念竹的手说:“书接着念,爹这铺子,撑到你回来接手没问题。”念竹却摇头:“爹,我想好了,不念了,跟你学竹编。”铁雄瞪起眼:“说啥胡话!”“不是胡话,”念竹从怀里掏出本册子,上面画满了竹器样式,“先生说,传统手艺得有人守,我想把学堂学的知识用上,改良竹器,让更多人喜欢。”
小花在里屋听见了,端着肉出来时眼圈红红的:“随孩子吧,他心里有数。”铁雄看着册子上的新样式——能折叠的竹凳、带暗格的竹箱,确实比自己琢磨的巧,他叹口气,往念竹碗里夹了块肉:“学可以,得先把‘顺篾条性子’这规矩学会,不然别想碰我的砍刀。”
念竹留了下来,白天跟着铁雄学劈篾、编器,晚上就在灯下画图纸。他把铁雄编的竹鱼改成了能浮在水面的玩具,竹丫见了直抢,天天拎着去河边钓“假鱼”。有回镇上的洋货铺掌柜来,见了带响铃的竹鱼,一下子订了五十只,说是要运到城里卖。
铁雄看着念竹跟掌柜的讨价还价,条理清楚,心里又骄傲又不是滋味。小花拍着他的背说:“孩子长大了,比咱有能耐。”铁雄没说话,转身去院里劈篾,砍刀落下的声音比往常匀实,篾条劈得又细又直,像在跟自己较劲,又像在认头。
竹丫十岁那年,念竹改良的竹制婴儿床得了县里的奖,奖旗比当年铁雄得的那块红绸子气派多了。铁雄把奖旗挂在张伟的空座位旁边,瞅着瞅着就笑了:“哥,你看,这小子比我强。”小花在旁边缝竹丫的新衣裳,闻言抬头:“随根。”
有天傍晚,铁雄坐在院里抽烟,看着念竹带着竹丫编竹灯笼,竹丫的小手还握不稳篾条,念竹就握着她的手慢慢转。夕阳把爷仨的影子拉得老长,跟院角的竹子叠在一块儿。铁雄想起自己刚学编竹器那会儿,张伟也是这么握着他的手,说“顺着木纹劈,巧劲比蛮劲强”。
他掐灭烟头,起身往屋里走,小花正在翻晒今年的新竹篾,白亮亮的堆了一地。“明儿编个大竹匾,”铁雄说,“给念竹装获奖的证书。”小花笑着点头:“早给你备着粗篾了,够结实。”
月光爬上窗台时,铁雄还在琢磨新样式,篾条在他手里弯出温顺的弧度。
窗外传来念竹教竹丫唱编竹歌的声音,跑调跑得厉害,却比任何曲子都好听。
铁雄笑了,觉得这日子啊,就像手里的篾条,一辈辈传下去,弯出不同的弧度,却总连着根,暖烘烘的,都是盼头。
念竹改良的婴儿床在县里出了名,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铁雄嘴上说“机器似的赶活没魂儿”,手里的砍刀却抡得比谁都欢,劈篾的速度快了一倍,指关节磨得发亮。小花心疼他,每天早上都往他手里塞块猪油膏:“擦擦,别让篾条再割破手。”铁雄就着唾沫把猪油膏往手上抹,笑着说:“老茧比啥都结实。”
竹丫跟着念竹学画图纸,小人儿趴在桌上,铅笔握得像攥着根细篾,画的竹篮歪歪扭扭,篮底还画了只小乌龟。“这是给妹妹的,”她举着图纸给铁雄看,“等我有妹妹了,让她用这个装糖。”铁雄笑得直咳嗽:“你娘可生不动了,给你将来的小侄女编吧。”竹丫脸一红,把图纸藏在背后,脚却在地上画圈圈,心里记下了这回事。
二柱子的孙子都能帮着看驴了,拎着筐鸡蛋来贺喜:“我爷说,你家这竹器能传到城里去,给咱村长脸。”铁雄往他兜里塞了个竹制的哨子,是念竹新做的,吹起来“嘀嘀”响:“给孩子玩,比洋铁皮的好听。”二柱子的孙子举着哨子跑了,二柱子摸着竹哨子直咂嘴:“还是竹的养人,洋玩意儿太尖,吵得慌。”
念竹给铺子装了部电话,说是方便订户联系。铁雄看着那黑匣子直犯怵:“这玩意儿能比捎口信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