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下旬,北京站。月台上人头攒动,蒸汽机车喷吐着白色的雾气,发出悠长的汽笛声。
邵明珠、刘念以及赵刚、冯楠早已等候在站台显眼的位置。邵明珠一身笔挺的将校呢军装,身姿挺拔,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期待,不时踮脚望向列车驶来的方向。刘念也特意打扮过,穿着合体的呢子大衣,气色红润,眼神中充满了对好姐妹的思念。赵刚则显得沉稳许多,但镜片后的眼睛也闪烁着愉悦的光芒。冯楠挽着赵刚的胳膊,脸上是温和的笑意。
为了迎接老团长,邵明珠前几天可是下了大力气。他让刘念带着自己的警卫员刘小虎、何杰、安文生,以及秘书郑波,并协调了军部后勤部的几名战士,把他家位于铃铛胡同甲壹号的祖宅,里里外外、彻底打扫修缮了一番!窗明几净,炉火融融,被褥晒得满是阳光的味道。那里承载着太多记忆:他和刘念的新婚之夜,李云龙和田雨曾在此小住,丁伟、孔捷也曾在此把酒言欢……虽然他人还在军部处理后续工作,但心早就飞回了那座充满温情回忆的院落,飞到了即将重逢的老团长身边。
“呜——” 又一声汽笛长鸣,从福州方向驶来的列车缓缓进站,最终停稳。
“来了!” 邵明珠眼睛一亮,率先锁定了目标车厢的门。
车门打开,旅客开始陆续下车。很快,一个嗓门洪亮、身影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车门口——正是李云龙!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风纪扣依旧扣得不算太规整,脸上带着招牌式的、略带粗犷的笑容,精神头十足。他率先跳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转身,搀扶着一位气质优雅、戴着眼镜、身着呢料大衣的老夫人下车——正是他的岳母,沈教授。紧接着,他又伸手扶下了另一位身着中山装、面容清癯、目光睿智的老者——他的岳父,着名学者田墨轩教授。最后,田雨才轻盈地走下车来。她剪了短发,显得更加干练,穿着列宁装,外面罩着大衣,手里提着简单的行李,脸上带着温婉而欣喜的笑容。
“老李!田雨!这边!” 赵刚率先挥手喊道,脸上洋溢着笑容。
“团长!嫂子!” 邵明珠的声音带着激动,一个箭步就迎了上去!刘念和冯楠也立刻跟上。
“哈哈!老赵!明珠!” 李云龙看到老战友,眼睛瞪得溜圆,笑声震得月台仿佛都抖了三抖!他放开岳母,大步流星地冲过来,先是一把抱住赵刚,用力拍着他的后背:“老赵!想死老子了!” 然后松开,又张开双臂,结结实实地给了邵明珠一个熊抱,力道之大,差点把邵明珠抱离地面:“好小子!明珠!你小子现在可是大名鼎鼎了! 金城战役打得好啊!给老子长脸!”
“团长!您还是这么龙精虎猛 !” 邵明珠被抱得龇牙咧嘴,心里却暖烘烘的,激动地回拍着李云龙的后背,“可想死我了!三年多没见您了! ”
这时,三位女性也激动地聚到了一起。
“田雨姐!” 刘念抱着孩子,激动地喊道。
“念念!冯楠!” 田雨的眼圈瞬间就红了,上前紧紧握住刘念和冯楠的手。三位昔日的闺蜜,历经战火和分别,此刻重逢,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紧紧相握的双手和泛红的眼眶。
“田雨,你可算来了!” 冯楠声音也有些哽咽。
“念念,你……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田雨仔细端详着刘念,由衷地赞叹道:“ 这生了孩子,气色反而更好了,皮肤又白又润,身材也恢复得这么好!哪像当妈的人,分明还是个大姑娘嘛!明珠真是好福气!” 她语气中满是惊喜和羡慕。
“田雨姐!你就会打趣我!” 刘念被夸得不好意思,脸上飞起红霞,心里却甜滋滋的,“姐姐才好看呢!这气质,我们可比不了 ! ”
三位女性在一旁亲热地低声说笑着,气氛温馨无比。
寒暄过后,李云龙猛地想起正事,他挺起胸膛,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自豪与“显摆”的神情,小心翼翼地搀着岳父田墨轩的胳膊,将他引到邵明珠和赵刚面前,声音刻意放得洪亮而清晰,仿佛要让整个月台的人都听到:
“爸!妈!来!我给您二老郑重介绍一下!”
他先指向赵刚:“这位!赵刚!我老李这辈子最好的兄弟!现在是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老牌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当年 ‘一二九’运动的骨干!文武双全!真正的儒将!” 他每说一个头衔,语气就加重一分,自豪感溢于言表。
田墨轩教授闻言,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仔细打量了一下赵刚。只见赵刚气质沉稳,面容儒雅,眼镜后的目光睿智而温和,确实与他印象中“粗鲁”的军人形象大相径庭。他微微颔首:“赵刚同志,久仰。燕京大学是所好学校。 ”
“田教授,沈教授,您们好。欢迎来北京。” 赵刚上前一步,彬彬有礼地微微鞠躬,态度谦和而尊敬,一口流利标准的国语,更显其修养。
李云龙更来劲了,又用力一拍邵明珠的肩膀,拍得邵明珠一咧嘴,声音更加洪亮:“还有这位!邵明珠!我老李一手带出来的 兵!现在是x军军长!朝鲜战场上的 ‘霹雳小旋风’ !金城战役的指挥员!志司首长都亲口夸赞的年轻将星 ! ”
他顿了顿,特意加重语气,仿佛要抛出最重要的砝码:“而且!明珠也是正儿八经的燕京大学学生!要不是抗战爆发,现在也是大学问家!他会英语!还会俄语!在朝鲜跟美国人谈判,他是中方的首席翻译官!还能写歌作曲!《歌唱祖国》就是他写的!文武全才!比老子强多了!” 他这话里,既有对部下的极度骄傲,也隐隐带着点“看,我的兵都这么有文化,您老就别老嫌弃我没文化”的潜台词。
此时的邵明珠,早已收起了平时在军中的那份“兵痞”气和杀伐果断,整个人显得英挺而内敛。他上前一步,对着田墨轩和沈教授,“啪”地敬了一个标准而干净的军礼,然后放下手,身体微微前倾,态度不卑不亢,语气沉稳清晰,带着由衷的敬意:
“田教授,沈教授,您们好。我是邵明珠。欢迎您们来北京。李军长经常提起您二老,说您们是国家的栋梁,学术泰斗。今日有幸见到,非常荣幸。 ”
他的举止从容,谈吐文雅,眼神清澈而真诚,身上既有军人的英武之气,又透着受过良好教育的书卷味,一种独特的“儒将”风采展现无遗。
田墨轩教授彻底惊讶了!他仔细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邵明珠,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军长,与他想象中的赳赳武夫截然不同!燕京大学的背景、流利的外语、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战场上的赫赫功勋、还有艺术创作才华……这些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个人身上,这简直颠覆了他对革命军人的固有认知!
他脸上的矜持和审视渐渐融化,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叹。他主动伸出手,握住了邵明珠的手,语气中充满了罕见的热情和肯定:
“邵军长!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他连连称赞,“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我人民军队中,竟有如此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 ”
他又看向赵刚:“赵刚同志也是气度不凡 ! ”
他对着李云龙,由衷地感叹道:“云龙啊!你有这样的好战友、好部下!是你的福气!也是我们国家、军队的福气啊!”
沈教授也在一旁微笑着点头附和,眼中满是赞赏。
李云龙看到一向眼高于顶、对军人颇多微词的岳父,竟然对赵刚和邵明珠如此不吝赞美之词,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脸上得意洋洋,仿佛被夸奖的是他自己一样。他挺直了腰板,感觉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
赵刚和邵明珠相视一笑,对田教授的夸奖谦逊地表示:“田教授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军人该做的事。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
月台上的这场重逢,充满了战友情的炽热、闺蜜情的温馨,以及因见识到新一代革命军人风采而带来的意外惊喜和由衷敬佩。寒风中,三家人的心却靠得格外近。这个年,注定会因为这群性格迥异却情谊深厚的人们的相聚。而变得格外温暖、格外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