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雄大军依仗传统兵法,稳扎营盘,占据地利,试图以国力与经验压制西岐。然而,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军事对峙,却在姜子牙登坛作法,引动**北极寒气**,致使**盛夏飞雪,冰封岐山**后,以一种近乎降维打击的方式迅速瓦解。云逸的灵识高悬于战场之上,他关注的并非这场战斗的胜负——那在姜子牙决定动用仙家手段时已无悬念。他真正在意的,是借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观察姜子牙施展的这场大规模气候法术,深入研究其在战争中的应用原理、威能界限以及对后世战争形态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施法前奏:天时、地利与符诏】**
姜子牙并非鲁莽行事。他在相府之中,早已推演天机,算定施法的最佳时机。云逸注意到,姜子牙选择的,并非随意一个夏日,而是**三伏**之中的**中伏**末期。此时天地间阳气最盛,但物极必反,亦是阴气暗生、寒气易于引动的微妙节点。此谓**借天时**。
岐山之地,山势逶迤,本身就有聚拢地气之效。鲁雄大军驻扎于山坳营地,地势相对低洼,空气流通性较差,一旦寒气降临,不易散逸,反而会积聚加剧。姜子牙巧妙地将战场选在了此地,正是**借地利**。
最重要的,是**符诏与传承**。云逸的灵识清晰地感知到,当姜子牙登临早已筑好的**七星法坛**之上时,他手中所持的,并非普通符箓,而是蕴含着一丝**玉清仙光**与**元始符诏**气息的玉虚宫秘宝。这枚符诏,才是他能沟通天地,引动远在亿万里之外的北极寒气的关键凭证!没有圣人道统的认可与支持,寻常修士妄图施展如此规模、干涉天象的法术,必遭天谴反噬,身死道消。此谓**借势**。
姜子牙沐浴更衣,焚香祷告,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皆是玉虚秘传的**祈寒神咒**。云逸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包括法力的流转节奏、与天地灵气的共鸣频率、以及那枚符诏被激发时,与冥冥中北极之地的规则联系。
**【法术显威:规则层面的寒意】**
随着姜子牙将手中符诏望空一祭,一道清蒙蒙的光华直冲霄汉,没入铅灰色的云层之中。
刹那间,风云变色!
并非简单的乌云汇聚,而是整个岐山区域范围内的**温度规则**被强行扭曲、改写!云逸能“看”到,无形的寒气规则如同潮水般,以法坛为中心,向着鲁雄大营方向汹涌而去。这股寒意并非源自水汽凝结,而是直接作用于空间本身,降低其分子平均动能,是**概念层面**的“冷”。
天空中的水汽在这种规则影响下,瞬间凝结成厚重的铅云,鹅毛大雪凭空生成,纷纷扬扬落下。寒风呼啸,那风中也带着刺骨的规则寒意,穿透普通的衣物和营帐,直接带走生灵体内的热量。
鲁雄大营所在的区域,温度在极短时间内骤降数十度,从炎炎夏日直接步入酷寒严冬!地面迅速结起冰霜,河流凝固,草木挂满冰棱。
云逸特别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现象:
1. **范围精确控制:** 寒潮的影响范围,大致以岐山鲁雄大营为核心,向外辐射约二十里,边界相对清晰。这表明姜子牙对此术的控制达到了相当精准的程度,避免了波及过广,造成不必要的生灵涂炭(亦是为了减少因果)。
2. **持续时间与强度:** 风雪严寒持续了整整一夜,强度足以让毫无准备的凡人军队彻底失去战斗力。但其后,随着符诏力量耗尽,天气便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此术虽威力巨大,但属于**持续性、范围性**的控制\/削弱法术,而非瞬间毁灭性打击,且依赖外部能量(北极寒气)和符诏支持,无法长久维持。
3. **对生灵的影响:** 此术对没有法力护体、未做针对性防护的凡人效果极佳。商军士卒在严寒中迅速失去战斗力,冻伤冻死者众。但对于杨戬、哪吒这等修为有成、寒暑不侵的修士,影响微乎其微。这凸显了气候法术在敌我识别上的局限性,属于无差别范围影响。
**【战术价值与应用局限分析】**
通过这次近距离观察,云逸对大规模气候法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核心价值:**
1. **战略级控场:** 能够瞬间改变战场环境,剥夺敌方地利优势,甚至使其精心布置的营垒、阵型变得毫无意义。鲁雄的稳扎营盘,在酷寒面前成了作茧自缚。
2. **高效非接触杀伤\/削弱:** 不直接接触,便能对大规模敌军造成毁灭性打击或严重削弱,极大减少己方兵力损耗。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虽然此例中后续仍有清剿)。
3. **心理震慑:** 改天换地的伟力,对敌方士气是毁灭性打击,对己方则是巨大的鼓舞。
4. **以巧破力:** 在面对兵力、资源占优,但缺乏对应超凡力量的敌军时,能以极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
**显着局限与代价:**
1. **施法条件苛刻:** 需要特定的天时、地利配合,更需要高阶的符诏、传承乃至圣人背书,并非寻常修士所能施展。姜子牙若无元始符诏,绝无可能成功。
2. **敌我识别困难:** 属于范围影响,难以精确区分敌我,容易误伤或在混战中限制己方行动。此战中,姜子牙也是等到法术效果显现,商军已溃,才派不惧严寒的修士出击。
3. **能量消耗与持续性:** 维持大规模气候改变消耗巨大,且往往有时限,无法作为常态战术。一旦敌方拥有对抗手段或拖延过去,施法方可能陷入被动。
4. **因果承负:** 大规模改变天象,干涉自然运行,必然沾染因果。若非身处量劫,有封神榜分担,且目标明确(讨伐无道),姜子牙施展此术恐遭严重反噬。
5. **针对性反制:** 若有精通火系、阳属性法则的修士,或持有特定辟寒、定风、调温类法宝,便可有效抵御甚至反制此类法术。
**【启示与借鉴】**
“冰冻岐山”一战,为云逸和闲云阁提供了关于高阶力量介入常规战争的经典案例。它昭示着,未来的战争形态,必将更加依赖于对**规则层面力量**的理解和运用。单纯的数量优势、地形优势,在能够改写局部规则的神通面前,可能不堪一击。
同时,此战也提醒云逸,开发或应对此类战略级手段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苛刻的条件、巨大的代价以及潜在的反制措施。如何将传统战术与超凡力量更有效地结合,如何寻找此类大范围法术的弱点,将成为闲云阁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
姜子牙此番**冰冻岐山**,不仅冻僵了鲁雄的五万大军,更在云逸的心中,刻下了一道关于力量、规则与战争哲学的深刻印记。这枚 **“观法悟道”之子**的落下,其价值远超一场战役的胜负,它推动着云逸在认知和布局上,向着更高、更本质的层面迈进。洪荒的战争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