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家四将兵败佳梦关的消息传回朝歌,举朝震动。纣王虽沉溺酒色,却也知西岐已成心腹大患,再非疥癣之疾。满朝文武,目光最终都聚焦于一人身上——当朝太师,**闻仲**。
闻仲,先帝托孤之臣,商汤柱石,不仅位高权重,更兼道法通玄,师从截教金灵圣母,额间生有神目,可辨忠奸善恶,坐骑墨麒麟能瞬息千里,手持雌雄蛟龙金鞭,有万夫不当之勇。其忠心耿耿,威望卓着,是殷商王朝最后的定海神针,也是西岐最为忌惮的对手。
此前,因各方势力掣肘、朝政繁杂以及闻仲自身尚在观察局势、调兵遣将,并未亲自出征。如今西岐势大,连败商军,更兼有姜子牙、杨戬、哪吒等能人异士相助,闻仲深知,若自己再不出手,恐局势将彻底失控。
这一日,九间殿上,纣王下旨,拜闻仲为征西大元帅,总揽平叛事宜,赐予先斩后奏之权。闻仲慨然受命,他深知此行艰险,关乎国运,但为报先帝之恩,保成汤社稷,义不容辞。
太师府内,灯火通明。闻仲召集麾下将领及幕僚,开始部署征西事宜。他并非莽撞之辈,深知西岐已非吴下阿蒙,此战需谋定而后动。他仔细分析了西岐的地理形势、兵力部署以及姜子牙等人的手段,开始规划**行军路线**,并点将随行。
云逸的灵识,早已如同最警觉的猎鹰,牢牢锁定着朝歌的动向。闻仲的出征,在他的预料之中,也是封神大战进入全面对抗阶段的重要标志。他深知闻仲的厉害,此人不仅自身实力强大,麾下更是能人辈出,且用兵老辣,绝非魔家四将之流可比。若让其大军顺利压境,从容布置,西岐必将面临开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必须提前行动,分析其行军路线和麾下能人,在西岐各要害布置应对措施,阻其锋芒,乱其部署,为西岐争取时间和空间。” 云逸心中定计,闲云阁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行军路线推演与要害分析】**
通过潜伏在朝歌军方高层的暗线,以及对闻仲用兵习惯的分析,闲云阁的谋士团队迅速推演出了闻仲最可能采取的行军路线:
1. **主力中路:** 自朝歌出发,经**渑池**、过**黄河孟津渡**、穿**首阳山**要道,直逼西岐东部门户**金鸡岭**。此路最为便捷,也是大军主力推进的必然选择。金鸡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西岐东部最重要的屏障,一旦有失,西岐腹地将直接暴露在商军兵锋之下。
2. **偏师南路:** 分兵一支,沿**三山关**、**青龙关**方向运动,威胁西岐南线,牵制西岐兵力,并与中路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3. **偏师北路\/水路:** 可能派遣奇兵,或借助部分妖族、水族力量,自**陈塘关**方向(虽李靖已心向西岐,但此地仍有商军残余及东海龙族可能被利用)或黄河上游进行骚扰,分散西岐注意力。
基于此推演,西岐需要重点布防的要害之地清晰浮现:**金鸡岭**、**孟津渡**、**首阳山隘口**、南线的**青龙关**等。
**【麾下能人剖析与应对策略】**
与此同时,闻仲麾下随行的能人异士名单,也被闲云阁的情报网迅速整理出来:
* **吉立、余庆:** 闻仲的亲传弟子,道法不凡,是其得力臂助,常负责先锋或侧翼掩护。
* **辛环:** 胁生双翅,可空中作战,速度极快,擅长侦察与突袭。
* **张节、陶荣:** 各有异术,力大无穷或精通土遁,乃军中悍将。
* **邓忠、辛环、张节、陶荣** 并称“**九龙岛四将**”(非王魔等四圣),亦有些手段。
* 更需警惕的是,闻仲很可能凭借其在截教中的地位和人脉,邀请到更多的**截教门人**助阵,如**十天君**(擅长阵法)、**赵公明**(定海珠)、**三霄娘娘**(混元金斗)等,这些才是真正具有颠覆战局能力的可怕存在。
针对这些能人,以及闻仲大军的推进路线,云逸开始着手,通过闲云阁的渠道,在西岐各要害提前布置**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并非直接派兵驻守(那会暴露闲云阁的军事存在),而是以提供情报、技术支援、物资辅助和间接引导的方式完成。
**【要害布防,未雨绸缪】**
1. **金鸡岭——壁垒强化与反制准备:**
* **情报支持:** 将闻仲主力可能主攻金鸡岭的推演结果,以及商军可能使用的攻城器械、道法手段(如驱使毒烟、恶瘴)等情报,通过隐秘渠道送达西岐军方和金鸡岭守将魏贲手中。
* **技术援助:** 派遣 disguised 的闲云阁工匠“流民”,协助西岐军加固金鸡岭防御工事,尤其是针对道法攻击的防护符文、抵御空中侦察和袭击的防空弩阵布置。暗中提供了一批特制的**破甲锥**和**禁空符箓**的炼制图纸(源自上一纪元技术简化版),用以应对辛环之类的空中单位以及可能出现的妖族飞行坐骑。
* **资源倾斜:** 通过控制的商队,向金鸡岭方向“自然”地输送了大量守城所需的滚木礌石、火油、药材等物资。
2. **孟津渡\/首阳山——迟滞与骚扰:**
* **环境利用:** 提前在孟津渡附近水域和首阳山要道,利用小墟对水元、地脉的微弱影响力,制造一些“自然”的障碍,如局部的暗流、迷雾,或使某些路段变得异常泥泞,延缓商军行军速度。
* **游击引导:** 安排闲云阁的外围成员,伪装成山贼或流民,在首阳山一带活动。他们的任务并非正面作战,而是利用地利,进行小规模的骚扰、断粮道、散布谣言,打击商军士气,并随时向西岐传递商军动向。同时,将一些简易的陷阱、绊马索、迷阵的布置方法,“传授”给当地的猎户和村民。
* **预警体系:** 在这些关键通道沿途,布下了一些微小的、难以察觉的**警戒符鸟**(云逸结合符文与机关术的小玩意),一旦有大军经过,符鸟便会无声碎裂,通过特殊的灵气波动向最近的闲云阁据点发出预警。
3. **南线青龙关——稳固侧翼:**
* **加固关防:** 同样向青龙关守将提供了情报和有限的技术支持,提醒其警惕商军偏师的偷袭,并协助检查、加固关墙。
* **民心导向:** 利用闲云阁在南线的影响力,进一步宣扬西岐的仁政,揭露纣王的暴虐,巩固当地民心,使商军偏师难以在当地获得补给和支持。
4. **针对能人异士的预备方案:**
* **资料汇编:** 将已知的闻仲麾下能人及其可能的神通、法宝信息,整理成册,通过隐秘途径送至姜子牙案头。尤其强调了截教门人可能介入的风险。
* **针对性训练建议:** 向西岐高层建议,加强对杨戬、哪吒等将领应对特殊神通(如音攻、遁术、变化等)的训练,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可能克制这些神通的法宝或材料(如定风珠、清净竹等)。
* **外交预备:** 云逸甚至开始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某些渠道,提前与截教内部一些并非死忠商纣、或与闻仲并非完全一路的人物(如某些外门弟子,或与闲云阁有贸易往来的散修)进行接触,尝试分化或至少了解其动向。
当闻仲的大军浩浩荡荡开出朝歌,按照预定的路线开始征西之旅时,他们并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已然布满了无形的荆棘。西岐的各处要害,虽然表面上依旧由西岐军驻守,但其防御体系已然在闲云阁无声的支援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和优化,并且对商军的主要手段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云逸通过**分析闻仲行军路线和麾下能人,提前在西岐各要害布置应对措施**,成功地为西岐构建起了一道更加立体、更具韧性的防御网络。这枚 **“预判布防”之子**的落下,并非为了直接击败闻仲,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耗其锐气,延缓其攻势,为西岐争取到宝贵的备战时间,也为姜子牙等人创造更多的反击机会。一场关乎国运的龙争虎斗,已然拉开了序幕,而云逸,依旧在幕后,冷静地调整着棋局上的每一个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