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靖平,万邦来朝,内政肃清。帝国的巨轮在云舒的驾驭下,驶入了看似风平浪阔的“启明盛世”。然而,这位年轻的掌舵者,其目光却已穿透眼前的繁荣盛景,投向了维系帝国长治久安最深沉、最根本的基石——法度。她深知,一时的军事胜利、经济繁荣、乃至万民拥戴,若没有一套超越个人意志、稳定可预期、且公正平等的规则体系作为保障,终将如沙上筑塔,经不起历史浪潮的丝毫冲刷。旧有的《大夏律》沿袭前朝,律条繁冗,刑罚严酷,且处处渗透着维护特权阶级利益的烙印,早已与云舒所要开创的新时代格格不入。
一场比军事征伐更隐蔽、比经济改革更深刻、触及帝国统治灵魂的战役——立法之战,在澄心堂一侧新辟的“律法馆”内,悄然拉开了序幕。这里没有刀光剑影,却充斥着理念的激烈碰撞与利益的无声厮杀。
云舒亲自点将,组建了新律编纂核心班子:刑部尚书狄怀仁(一位以刚正不阿着称、却在旧体系下屡受排挤的老臣),大理寺卿周正(精通律法、思想较为开明的中年官员),翰林院几位锐意改革的年轻学士,以及通过新科“明法科”选拔的几位寒门子弟。甚至,她还出人意料地请来了两位因学术观点不合而被边缘化、却对历代法典颇有研究的老翰林。这个组合本身,就传递出打破陈规、唯才是举的强烈信号。然而,编纂工作伊始,无形的阻力便如影随形。旧体系下的既得利益者——那些习惯于“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善于在律法模糊地带寻租的刑名胥吏,以及那些倚仗“礼法”特权逍遥法外的勋贵世家,虽不敢明面反对,却通过各种渠道散布“新律宽纵,将致匪盗横行”、“妇人干政,律法将沦为儿戏”的流言蜚语。
对于保守派而言,一部清晰、公正、限制特权的法典,意味着他们世代熟悉的、依靠信息不对称和权力寻租的生存方式将被彻底颠覆,他们将面临参与感被彻底剥夺的窘境,以及面对新规则时能量管理彻底失控的恐慌。
版本终极平衡性补丁预告?是游戏首席策划(云舒)要重做底层代码(旧律法),删除职业特权(勋贵豁免),增加公平竞技(法律平等)条款,全服(朝堂)既得利益者(旧官僚)哭晕在厕所!
编纂工作并非闭门造车。云舒定期亲临律法馆,召集所有编纂成员,她的发言,每一次都如同一把重锤,砸在旧法系的根基上,也为新律注入了超越时代的灵魂。
第一原则:罪刑法定,禁绝类推。云舒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往后定罪量刑,唯律条是依!律无明文规定者,不得为罪!更不得以‘情理’、‘旧例’类推比附,陷人于罪!此乃杜绝酷吏舞文弄墨、构陷良善之本!” 此言一出,几位老派律法官员脸色顿变,这意味着他们最擅长的“自由心证”和“扩大解释”手段被彻底废黜。
第二原则:证据为王,禁绝刑讯。她拿起一份卷宗,上面记录着一起因刑讯逼供造成的冤案,声音冰冷:“口供易得,真相难求!从今往后,定案需重物证、书证、人证,形成完整证据链!刑讯逼供者,视同枉法,反坐其罪!朕要的,是水落石出的真相,不是屈打成招的供词!” 负责刑狱的官员背后冷汗涔涔,这意味着办案方式的天翻地覆。
第三原则:刑罚人道,废除酷刑。当讨论到刑罚种类时,云舒直接划掉了凌迟、车裂、腰斩等名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厌恶:“此等酷刑,有伤天和,非文明之国所为!死刑,仅限于谋逆、故意杀人等极少重罪,且需三司会审核准!寻常犯罪,以徒刑、流放、苦役、罚金为主,重在惩戒与教化!” 这一条,直接挑战了千百年来“乱世用重典”的思维。
第四原则:平等适用,限权护民。这是最具颠覆性的一条。云舒明确指出:“律法之威,在于其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官吏贪腐、渎职、欺压百姓,必须严惩!增设《吏律》专章,细化惩处!同时,明文保护工商业者合法经营、契约自由、财产不受侵犯!他们的财富,非是‘民脂民膏’,而是帝国活力的源泉!” 这等于在法律上承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地位。
第五原则(石破天惊):有限平权,呵护弱势。在讨论婚姻、继承时,云舒力排众议,加入了划时代的条款:“于《户婚律》中明确:女子享有部分财产继承权,无子寡妇可承继部分夫产!遭丈夫虐待、遗弃,或夫犯重罪者,女方可诉请官府判决离异!” 尽管加了诸多限制,未能实现完全平等,但这已是千年未有之突破!负责此章节的老翰林当场跪地痛哭,高呼“此例一开,纲常沦丧!”,几乎要以头撞柱。
面对老臣的哭谏,云舒并未动怒,只是走到窗边,望着宫城外熙攘的市井,声音平静却蕴含风暴:“纲常?朕要的纲常,是让弱者有所养,冤者有所诉,强者有所忌,而非让女子在丈夫坟前饿死,让幼女被家族夺产!律法若不能护佑弱者,与野兽之丛林何异?!此条,非议也要,死谏也要,必须入律!” 她的坚持,源于灵魂深处对公平正义的执着,是一种近乎偏执的、要用法律武器强行推动社会进步的“疯批慈悲”。
《大夏新律》(草案)一经公布,果真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冰水,瞬间引爆了朝野!
保守派的疯狂反扑:以几位致仕老臣和御史台顽固派为首的势力,联名上书,奏章雪片般飞入澄心堂。他们痛心疾首,斥责新律“宽纵凶顽,使民无畏,国将不国!”;攻击“证据为王”是“束缚官吏手脚,纵容奸佞”;谩骂“保护工商”是“舍本逐末,与民(指士绅)争利”;而对妇女权益条款,更是视为洪水猛兽,抨击其“牝鸡司晨,祸乱人伦,毁我华夏千年礼教之基!”
既得利益者的恐慌:地方上的豪强、胥吏集团暗中串联,散布谣言,称新律一旦实行,盗匪将无法无天,寡妇可随意卷产改嫁,社会必将大乱。
底层与新贵的拥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平民百姓、寒门学子、尤其是新兴的工商业主和海商集团,对新律草案欢欣鼓舞!他们从中看到了财产保障、契约自由、免受特权欺凌的希望。茶馆酒肆中,民众热议新律,称颂云舒“仁德如天”。
新版本平衡性补丁(新律草案)引发玩家(各方势力)世纪大论战!pVp玩家(保守派)怒喷削弱(特权),pVE玩家(平民)狂喜加强(保障),生活玩家(商人)点赞新玩法(契约自由)!论坛(朝堂)炸锅!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云舒早有预案,双管齐下。
舆论战:她亲自指导《大夏公报》,连发系列社论《论法之公器》、《释疑新律十问》、《律法为民非为虐》,用通俗语言阐释新律的进步性,列举旧法弊端造成的冤案,强调新律旨在“定分止争、惩恶扬善、保国安民”。强大的官方宣传机器,迅速压制了负面舆论。
铁腕推行:云舒在朝会上,面对跪了一地的反对老臣,只冷冷地说了一句:“律法为国之公器,非一家一姓之私产。旧律之弊,尔等心知肚明。新律之行,势在必行。有抗旨不遵、蓄意阻挠者,以违制论处!” 谢景行适时出列,玄甲铿锵,目光如刀扫过全场,所有反对声音瞬间噤若寒蝉。绝对的军权,成为了新法推行的最终保障。
诏令颁布,各级官府设立“明法科”,选派通晓新律的官员,深入城乡,宣讲律条。起初,百姓将信将疑。直到某地一恶霸欺行霸市,证据确凿,被新任县令依新律判罚苦役,家产赔补受害人;直到一寡妇在官府支持下,成功从企图夺产的族叔手中拿回亡夫部分田产……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百姓对法律的信仰。他们发现,这部法典,真的能为他们做主!
历时近两年,《大夏新律》正式颁行天下。这部浸透着云舒心血、凝聚着时代进步气息的法典,如同一盏璀璨的明灯,照亮了帝国走向法治文明的漫漫长路。它或许还不完美,存在时代的局限,但它所确立的“罪刑法定”、“证据裁判”、“刑罚人道”、“平等适用”等原则,已为这个古老的帝国注入了现代法治的基因。
版本终极补丁《大夏新律》正式实装!是服务器(帝国)底层规则全面重置,删除历史遗留bUG(酷刑特权),上线全新匹配机制(司法公正),全服玩家(国民)游戏体验(生活保障)得到史诗级提升!
云舒站在澄心堂高高的台阶上,手中捧着那部墨香犹存的《大夏新律》最终版本。夕阳的余晖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她知道,这部法典,将是她留给这个帝国、乃至留给历史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其意义,或许远超十次辉煌的战役。它不仅是统治的工具,更是文明的标尺。
“法立,而后有恒心。”她轻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疲惫而满足的笑意。内政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基石,已然奠定。现在,是时候为这艘装备了全新导航系统的巨轮,寻找一位名正言顺、独一无二的船长,去征服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了。时代的聚光灯,再次聚焦于她一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