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医疗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手术前的寂静。苏婉团队如同在进行一场与死神的精密博弈,远程操控着医疗机器人,试图将那个异星幸存者从崩溃的边缘拉回。他的生理结构迥异,每一次用药、每一次能量输送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经过数十小时不眠不休的抢救,生命监测仪上那几乎拉成直线的心电波形,终于出现了微弱的、不规则的起伏。幸存者体内那肆虐的未知能量侵蚀被暂时抑制,伤势得到了初步控制。
他巨大的黑曜石复眼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初时,那双眼眸中充满了茫然与剧痛带来的混沌,但很快,一种属于高等智慧生命的警觉与理智重新凝聚。他的目光扫过周围陌生的环境、那些奇特的医疗设备,以及隔离窗外模糊的人影,没有惊慌,只有一种深沉的、仿佛早已预料到一切的疲惫。
他尝试移动,但身体的剧痛让他发出一声压抑的、带着气音的低吼,声音沙哑怪异。
“不要动,你在希望要塞,我们对你进行了救治。”苏婉通过翻译系统,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道,“你能理解我的语言吗?”
幸存者的复眼聚焦在声音传来的方向,他喉咙蠕动了一下,发出几个断续的音节,经过系统翻译,模糊地组成了“……理解……通用语……谢……救治……”
随着沟通的建立,这位自称来自“塔林族”,名为“凯洛斯”的幸存者,断断续续地拼凑起了他那令人心碎的 story。
塔林族,一个高度发展生物技术与灵能科技的文明,居住在名为“艾瑟兰”的翠绿星球。他们并非好战的种族,而是宇宙中的观察者与记录者,遵循着古老的“守望者协议”,监视着已知宇宙的重大事件,并在文明遭遇无法抗拒的灾难时,向潜在的幸存者发出警告。
“虫群”,是他们对那个毁灭性力量的称呼。那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更像是一种失控的、纯粹为了吞噬与增殖而存在的宇宙天灾。它们如同蝗虫过境,所到之处,一切有机与无机物都会被分解、吸收,转化为更多的虫群单位。它们没有沟通,没有妥协,只有无尽的饥饿。
“它们……突然出现……毫无征兆……”凯洛斯的复眼中闪烁着痛苦的光芒,“我们的舰队……我们的灵能……在它们面前……如同尘埃……母星……艾瑟兰……只支撑了……七个循环……”
他是塔林族最后一艘“信使舰”的成员,他们的使命就是在母星陷落前,启动古老的“守望者信标”,将关于“虫群”的警告和塔林族积累的知识库,发送给协议中标记的、可能尚存的几个高等文明坐标——其中就包括了因近期活跃的“守护者”能量波动和“林渊”事件而被重新标记的“希望要塞”。
“我们……穿越了……虫群的封锁……但……信标……受损……只能发送……碎片……”凯洛斯的声音越来越虚弱,“‘归墟’……不是唯一的……威胁……黑暗……比想象……更深……”
凯洛斯带来的信息,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投入了希望要塞本就波澜暗涌的湖心。
1. 确认了新的威胁:“虫群”。一个与“归墟”风格迥异,但同样具备毁灭性力量的敌人。其生物吞噬特性,让人不寒而栗。
2. “守望者”与“信标”:塔林族扮演的角色,暗示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一个松散的高等文明监控网络,而希望要塞,似乎已经被这个网络所注意。
3. 最令人不安的暗示:凯洛斯反复强调“归墟不是唯一的威胁”,以及“黑暗比想象更深”。这似乎在暗示,无论是“归墟”还是“虫群”,可能都只是某个更宏大、更古老的黑暗的一部分?或者,宇宙本身正在经历某种周期性的“清理”?
“他需要休息,精神和肉体的损耗都太大了。”苏婉看着监测数据,对通讯另一端的凌风说道,“但他提供的信息……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凌风站在指挥中心,面前是并排展示的三幅星图:代表“归墟”侵蚀范围的灰色区域、标记着“虫群”最后已知活动方向的推测路径,以及塔林族“守望者协议”中提到的其他几个可能文明坐标(大部分已黯淡无光)。
人类的处境,从未如此清晰,也从未如此绝望。他们不仅仅要面对一个追求绝对秩序的“归墟”,还可能面对一个纯粹毁灭的“虫群”,甚至……在这两者之上,或许还有更恐怖的阴影。
“照顾好他,尽可能获取更多关于‘虫群’和‘守望者协议’的细节。”凌风对苏婉下令,随后转向陈守义和雷栋,“重新评估所有威胁模型。另外,尝试与塔林族飞船的数据库进行深度对接,看看能否修复更多‘守望者信标’发送的数据碎片。”
希望要塞,在救治了一位异星信使后,非但没有感到安心,反而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窥见了宇宙更深、更冷的黑暗。凯洛斯的到来,不是危机的结束,而是真正风暴揭幕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