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营里紧锣密鼓地筹划着“斩首”大计,而几条看不见的毒蛇,已经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周军控制的区域。他们是萧绰麾下最精干的细作,擅长伪装、潜伏,以及——散播流言。
他们的目标明确:在周军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官兵之间,制造针对陆明的怀疑和不信任,扰乱军心,最好能让周帝柴荣对陆明产生猜忌。
谣言,作为一种成本低廉、传播迅速且威力巨大的“心理武器”,自古以来就是战场和内斗的常客。而这一次,契丹细作们精心炮制的谣言,更是精准地抓住了人性中猎奇和多疑的弱点。
谣言的核心内容很简单,却足够惊爆: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周军神医陆明,与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契丹公主萧绰,在之前的几次交锋和夜探中,早已暗通款曲,互生情愼!两人一个爱其才华卓绝,一个慕其英姿飒爽,早已超越了敌我的界限。陆明之所以能屡次料敌先机,轻松化解契丹的攻势(包括之前的夜袭和疫情),正是因为他与萧绰暗中勾结,互通消息!他甚至承诺,将在周契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临阵倒戈,配合萧绰擒杀周帝柴荣,作为迎娶萧绰的“投名状”!
这个谣言编得既有“才子佳人”的香艳元素,又有“叛国投敌”的刺激情节,还巧妙地解释了陆明为何总能“未卜先知”,简直是为茶余饭后的闲谈量身定做!
细作们的行动非常谨慎。他们不会在公开场合大声宣扬,而是选择在最容易滋生和传播谣言的地方下手:军营的厕所(古代叫“五谷轮回之所”)、傍晚休息时聚在一起吹牛打屁的士兵角落、负责搬运物资的民夫歇脚处……
“哎,你听说了吗?就那个‘陆明堡’的陆大人……”
“咋了?陆大人又弄出啥新玩意儿了?”
“不是!我听我二舅姥爷家的邻居的表侄说(标准谣言开头),陆大人跟那个契丹公主……啧啧,有一腿!”
“啥?!不可能吧!陆大人可是咱们的功臣!”
“功臣?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想想,那契丹公主为啥两次三番派人找他?上次还亲自夜探?为啥咱们的‘震天雷’、弩机啥的,契丹人好像总能提前知道点风声?还有上次那瘟疫,陆大人咋就那么巧,提前让大家喝开水?说不定就是契丹公主告诉他的,让他收买人心呢!”
“嘶……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巧啊……”
类似的对话,如同霉菌一样,在周军各营不起眼的角落里悄然滋生、蔓延。
起初,听到谣言的士兵大多嗤之以鼻,甚至呵斥散播者。陆明刚刚带领他们打赢了防御战,扑灭了疫情,威望正高,大多数人根本不信。
但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当同样的话,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用神秘兮兮的语气反复提起时,一些人的心里难免开始犯嘀咕。
“老张,你说……陆大人年纪轻轻,还没娶妻,那契丹公主听说又漂亮又厉害……这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是啊,而且陆大人那些手段,确实邪性,不像正常人能想出来的……会不会真有什么……”
“别瞎说!陆大人对咱们怎么样,你们心里没数吗?”
“哎呀,就是随便聊聊嘛……”
谣言在底层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悄悄流传,暂时还未形成气候,但也像一颗毒种,埋在了土壤里。
这股歪风,自然也吹到了“陆明堡”。
这天,一个格物小组的年轻成员,在堡垒角落调试他负责维护的一架弩机时,无意中听到两个负责搬运守城器械的辅兵在低声交谈。
“……真的假的?陆大人跟那个女罗刹……”
“嘘!小点声!我也是听辎重营的老王说的,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说陆大人送了那公主一面能照得清清楚楚的宝贝镜子呢!”
“我的娘诶……这要是真的,咱们岂不是……”
那个格物小组成员一听,肺都快气炸了!陆大人对他们恩同再造,教他们知识,给他们前程,居然有人敢这么污蔑大人!他当即跳了出来,指着那两个辅兵怒斥:“你们放屁!再敢胡说八道,污蔑陆大人,我……我告诉周将军,抽你们鞭子!”
那两个辅兵吓得面如土色,连连讨饶,保证再也不乱说了。
但这名小组成员觉得事情不简单,立刻跑去向负责内部纪律的老周汇报。
“周将军,不好了!营里有人在传陆大人的谣言!说得可难听了!”年轻人义愤填膺,把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周听完,那张常年没什么表情的脸瞬间黑得像锅底,一股杀气弥漫开来。他猛地一拍桌子:“混账东西!谁敢乱我军心?!查!给老子狠狠地查!抓到造谣生事者,按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他立刻派出手下的执法队,在堡垒内部进行排查,很快就揪出了几个说得最起劲的士兵,当众抽了二十鞭子,以儆效尤。堡垒内部的风气为之一肃。
然而,谣言就像瘟疫,一旦扩散开来,就很难彻底根除。老周能管住“陆明堡”内部,却管不到外面其他的军营。
很快,石守信也听到了风声。他先是勃然大怒,把几个私下议论的部下骂得狗血淋头。但冷静下来后,回想起赵匡胤之前说过要小心陆明“恃宠而骄”、“打压老臣”的话,以及陆明与萧绰确实有过几次“互动”,心里那刚刚被陆明“职业军人”构想抚平的不安,又隐隐冒了出来。
“难道……大哥早就看出了什么?”石守信挠着他的大脑袋,再次陷入了纠结。
与此同时,在周军主力中军大营,一些嗅觉灵敏的文官和将领,也隐约听到了些风言风语。只是目前谣言还停留在底层,内容又过于荒诞,暂时没人敢拿到台面上来说,更没人敢去柴荣面前搬弄是非。但一种微妙的、审视的目光,已经开始若有若无地投向“陆明堡”的方向。
陆明本人,此刻还完全沉浸在对下一步科技树和军事改革的规划中,对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波毫无察觉。他正在兴致勃勃地跟陈远讨论着,如何利用现有的玻璃技术,尝试制造更复杂的透镜,比如……放大镜,甚至望远镜的升级版。
“老陈,你说咱们要是能磨出凹凸镜片,是不是就能让远处的东西看起来更近、更大?到时候,契丹人还在十里外撒尿,咱们就能看清楚他用的哪只手了!”陆明比划着,一脸憧憬。
陈远推了推眼镜,认真地在纸上画着光路图:“大人,理论上可行,但研磨工艺要求极高,焦距计算也颇为复杂……”
他们都不知道,一张由嫉妒、猜疑和阴谋编织而成的大网,正悄无声息地向陆明笼罩过来。而这谣言的下一站,很可能就是能够决定他命运的——皇帝柴荣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