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然而这一路所见,却让朱元璋神色郁郁。

你道是为何?

在沿线的农田里,近一半都种着高粱,其余大多为小米,麦子、红薯与土豆相加,也只占十分之三四。

朱元璋曾亲身耕作,自然明白西北多种高粱和小米的缘由——这两种作物耐旱。小麦需水太多,西北的天然条件无法支撑其种植。这是当地百姓在困境中做出的妥协。

然而,朱元璋心中不解:明明已有红薯、土豆这类高产作物,为何甘肃的官员没有着力推广?他暗自压抑怒火,打算等见到甘肃的布政使等人再发作。

不久,朱元璋的车队抵达兰州,这座西北重镇。

兰州地处黄河与其支流的交汇处,位置优越,农田水利相当发达。朱元璋对此还算满意。

未入城门,陕西布政使等官员已在城外迎驾。

朱元璋一下撵车,不等众人问安,便直接质问:“河西走廊为何不多种红薯、土豆?这两样岂非抗旱良种?”

几位官员互望一眼,布政使上前答道:

“陛下容禀,陕西百姓实在贫困。纵使朝廷下令推广,可薯种、薯藤皆需银两,能买得起的终究不多。更因贫困,他们不敢冒险改种新作物,只怕万一失收。因此,臣等只能任其自行决定是否改种。”

朱元璋闻言心头一震,难以置信道:“朕不是早已下旨,命天下免费推广这两种种子吗?”

三人哑口无言。他们虽不说话,朱元璋却已明白原委。

他万万没想到,竟仍有如此胆大之人,无视他的严令,贪赃枉法。难道他朱元璋的刀还不够锋利?

朱元璋目光冷峻,对陕西省几位官员说道:“进城再说!”

入城后,朱元璋顾不上休息,立即召来山西的三司官员,质问为何免费推广的种子竟被高价垄断。

三人支支吾吾,最终道出实情:最初无人愿意种植土豆与红薯,他们费尽心力,也只能劝说部分大户勉强试种。

然而第一年种植结束后,这群人发现土豆和红薯的产量极高,利润惊人,便高价垄断了市面上的种子。若有寻常百姓侥幸得了种子,他们甚至会派人上门威吓,逼其交出。这些手段全在律法允许之内,连官府也无可奈何。

三位官员虽多方设法,终究抵不过地方士绅的联手抵制。甚至在官府看来,士绅们让自家土地种满土豆与红薯,也勉强算是件好事。半推半就间,官府只得默许——只要能保障陕西军粮供应,别的事便顾不上了。

“尔等就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吗?!”朱元璋勃然大怒,对地方宗族的行径愈发憎恶。

三人相视一眼,齐声请罪:“臣等无能。”若真有良策,谁愿担这无能之名?一旦被扣上这项帽子,此生便再难在官场立足。

“各地情形皆如此么?”朱元璋冷声追问。

陕西布政使犹豫片刻,低声道:“据臣所知……大抵相仿。”

朱元璋冷笑:“照此说来,新作物之利尽归豪强,百姓未得半分好处?尔等父母官,当真饭桶!”

三人浑身颤抖,伏地不敢言语。朱元璋心知这些连地方豪强都压制不住的官员,留着也是祸害。

“另有一事,陕西多年户籍不增,可是豪强隐匿人口所致?”

陕西布政使满面愁容:“陛下登基后屡次清丈田亩,又行摊丁入亩之策,断无隐匿可能。实乃西北地瘠民贫,已不堪承载更多人口。臣亲眼所见,百姓生育后竟多选择溺婴——实在养不活了!”

朱元璋心头剧震。虽知西北困苦,却未料到已到这般境地。他更明白,在此事上陕西布政使绝不敢妄言。大明考核官员首重户籍增长,若任内人口不增,便被视为无能。此刻对方甘冒风险直言真相,可见陕西确实已到绝境。

默然良久,朱元璋疲惫扶额:“朕知道了。往后西北官员考核,暂免人口增长之限。”

三位地方官热泪盈眶,叩首谢恩。这块压在他们心头多年的巨石,终于卸下。

朱元璋在兰州休整多日。此前自漠北赶回大明,一路艰辛,虽他年迈之躯尚能支撑,朝中官员却多有疲惫。

纵使心中视部分臣子为庸碌之辈,朱元璋仍不得不给予休整之期,以免落得苛待之名。

停留期间,他屡次召见近臣,共议西北困局与土豆、红薯推广之策。众臣多主张自西北外迁百姓,但此举将使边防空虚,朱元璋终未采纳。一旦边防有失,整个西北必将糜烂,远非溺婴之患可比。

西北须御三方之敌,民生艰难,自难振兴。朱元璋虽曾大力投入,意图重振这片凋敝之地,却终是杯水车薪。

他深知自己不过凡俗帝王,无力改易天时地理。至于推广新粮,唯有借国家之力设军屯示范,抑低薯价,令豪强无利可图,放弃垄断。

朱元璋亦不信世族甘愿退让,故下诏明令:囤积居奇者,抄家处之。唯有利刃相胁,方能慑服人心。

议定方略后,朱元璋未在西北久留,踏水泥官道疾返南京。

他心有愧疚,不忍面对西北百姓。二十载治国,西北仍无起色,此事令他颇感无力。既已无能为力,唯有避而不视。

行至河南洛阳一带,朱元璋再度驻足。一来此乃预立之新都所在,二来时值入夏,暴雨频仍,黄河水患将至。

他虽曾多次修补黄河水道,却因财力所限,始终未得大举疏浚。待府库稍裕,首务亦是修治淮河——毕竟朱氏祖陵所在,黄河只得暂缓。

第321章 黄河

朱元璋已久未亲历洪灾。自定都南京以来,当地几无水患,至多夏雨之际偶有内涝。

而今立身邙山之巅,方觉洪流可畏。此处地势高峻,俯瞰黄河,但见雨幕滂沱,浊浪汹涌。他本想于潼关观水,却遭群臣阻谏。

毕竟黄河在此处转折,若真的发生决口,那个位置的危险性极高,实在不能说是安全。

朱元璋面对朝臣们的压力,只得亲临洛阳视察黄河情形。

望着东边高出农田的黄河水道,朱元璋心中十分担忧。河道已高于一旁的田地,一旦堤防溃决,整个河南府恐怕都会受灾。

所幸今年雨势不大,洪灾应该不会发生,但重新整修黄河堤岸仍是刻不容缓之事。

之前朱元璋并未意识到河南段的黄河已成为地上悬河,如果不彻底整治,将国都定在洛阳,岂不是年年都要遭受黄河的威胁?

何秋在一旁劝慰朱元璋说:

“陛下,今年黄河的汛情应该不会严重,臣观察堤防,目前状况尚可。”

朱元璋看着身披蓑衣、浑身湿透的何秋,反问道:

“你怎么敢如此断言?就连河南巡抚都不敢这样保证!”

何秋略作思考,回答道:

“陛下请看,雨势已渐渐转小,夏季的雨通常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变小,很可能就会停止。正因如此,臣才敢这样说。”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最终问道:

“朕不只希望黄河今年无事,而是希望它永远不再成患,你能做到吗?”

何秋只能苦笑。这样的事即便在后世也无人能保证绝不出问题,想想长江水患,即便到了21世纪,中国的水灾仍时有发生,只是损失比大明时小了许多。

“陛下,黄河水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从宋、辽、金到元朝逐渐积累下来的问题。即便是陛下,也无法保证黄河堤防永远不出问题吧?”

“但只要陛下每年能拨出千万经费修护堤坝,推行束水冲沙之策,并任用善于治水的官员,黄河的状况一定会逐渐改善。”

见朱元璋沉默不语,何秋又多说几句:

“陛下,治理黄河水患,不能只关注下游,上游的水土保持也十分关键。如果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堤坝修得再好也是徒劳。”

朱元璋虽从朱高炽那里听说过何秋的一些想法,但仍不太理解为何要强调上游的水土保持。

“这又是为何?”

何秋指着下方奔腾的黄河水说道:

“陛下请看,黄河水中夹杂着多少泥沙?河道已高出地面,若不治理上游,难道要每见河道高出一米,就将堤坝加高一米吗?这是做不到的!”

朱元璋默然。大明无法每年投入巨资不断加高河堤,即便他不懂水利,也明白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然而,要在上游保持水土,就必须植树造林,这又陷入一个两难局面:西北地区民生凋敝,百姓几乎难以维生,哪有余力去种树?

何秋曾与朱高炽讨论过,即便真的推动种树,树木能成活多少?又如何阻止百姓砍伐这些林木?

即便是朱元璋颁布一项强制植树的政令又能怎样?

距离朝廷越远的地方,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就越弱。如果仅限于京师一带,或京师附近的直隶地区,中枢尚能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

然而,这样的政令到了地方上呢?

朱元璋不敢保证,他太了解地方官员的作风了。王安石变法因何失败,朱元璋始终铭记于心。

关于在西北植树的事,朱元璋只能将其深埋心底。或许回京后会与朱棣商议,至于最终是否颁布命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或许等到大明决心征服西域更远之地时,才会大力扶持西北,使其具备足够力量向更西方出兵?

河南的这场雨确实没有持续太久,很快便转晴了,何秋的预测没有错。

朱元璋松了口气,也就没有在河南多作停留。

河南虽比不上江南富庶,但也算得上是天下数得上的好地方。

只要黄河、淮河不泛滥,这里的年产量就相当可观,至少比之前朱元璋经过的陕西要好得多。

经过开封时,朱元璋看了看旧城,感慨万千。

北宋时期繁华的汴京现已残破不堪,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元气。

这其中既有战争的因素,也有元朝修筑黄河堤坝时在此大量征调民夫的原因。

这些被征发的民夫,大多未能重返故土,有的在劳役中丧生,有的在后来的抗元战争中牺牲。

明初时,开封府可谓十室九空。当初朱元璋刚攻下开封府,也曾动过迁都于此的念头。

若非后来了解到开封的实际情况,加上大臣们极力劝阻,说不定真就迁都至此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