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团圆时,一场名为“万物生辉”的非遗主题春节晚会,在闻声直播、快闪视频、云栖文创官方平台等多个线上渠道同步直播。这场晚会打破了传统春晚的模式,以非遗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载体,由虚拟偶像青溪担任总策划和主持人,为全球观众献上了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科技感的“电子年夜饭”。
晚会的舞台设计极具东方韵味与未来感:背景是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幕,时而展现皑皑白雪覆盖的古村落,时而切换为繁花似锦的东方庭院,时而化作璀璨星河中的非遗图腾。舞台两侧的LEd屏上,滚动播放着各地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场景,与舞台上的表演形成呼应。青溪的虚拟形象身着融合了多种非遗元素的春节盛装——裙摆采用蜀锦工艺,绣着“年年有余”的吉祥纹样,发髻上点缀着绒花和银饰,妆容借鉴了昆曲旦角的精致妆容,既古典又时尚。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除夕快乐!”青溪的声音温润动听,带着浓浓的节日祝福,“今晚,我们欢聚一堂,一同走进非遗的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度这个团圆之夜。”
整台晚会的节目单别出心裁,全是非遗元素的创新演绎,让人目不暇接:
开场节目是青溪与来自苏州的年轻昆曲艺术家联袂表演的“数字水袖舞”。青溪的虚拟形象与真人艺术家的身影在全息投影中交织,虚拟水袖与真实水袖相互呼应,时而如流水般轻柔,时而如彩云般飘逸,配合着昆曲《牡丹亭》的经典旋律,虚实交融,美轮美奂。全息投影还同步展示了水袖舞的动作分解,让观众直观感受昆曲舞蹈的精湛技艺。
紧接着,通过远程连线,青溪与一位日本的人形净琉璃匠人、一位意大利的手工小提琴制作师,进行了一场跨越国界的“三地乐器对话”。人形净琉璃匠人操控着精致的木偶,演奏了一段日本传统乐曲;意大利制作师现场演奏了小提琴版的东方古曲《茉莉花》;青溪则用AI还原的古埙声回应,三种不同风格的乐器声音交织在一起,传递着“文明互鉴”的美好愿景,弹幕上满是“太震撼了!”“文化无国界!”的赞叹。
晚会中段,云栖村小学的孩子们穿着用非遗植物染布料制作的新衣,登上了远程连线的舞台。他们演唱了由青溪团队重新编曲的《采薇》古诗新唱版,歌声稚嫩却真挚。孩子们手中的道具是自己亲手编织的竹编小乐器,配合着歌曲节奏轻轻敲击,展现了非遗教育的丰硕成果。青溪的虚拟形象走到孩子们身边,与他们一同合唱,画面温馨而感人。
此外,晚会还呈现了诸多精彩节目: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花丝镶嵌”技艺,用细如发丝的金银丝编织出精美的春节挂件;青溪与AI还原的京剧大师合唱《贵妃醉酒》选段,全息投影展示京剧脸谱的绘制过程;来自内蒙古的马头琴演奏家与青溪合作,演绎了融合草原文化与东方古典音乐的原创曲目。
在互动环节,青溪发起了“你最想解锁的非遗技能”投票活动。观众可以通过直播间的投票通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项目。最终,“古法造纸”和“传统皮影戏”高票当选。青溪当场宣布:“感谢大家的参与!新年伊始,我们将推出‘古法造纸’和‘传统皮影戏’系列深度体验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亲自指导,通过视频教学、VR互动等方式,让大家在家就能学习这些有趣的非遗技能。”
这场充满文化气息与科技感的晚会,直播总观看人次突破五亿,峰值在线人数高达8000万。网友们纷纷在弹幕和社交平台留言,称赞这是“今年春节最有文化味、最具创新精神的晚会”:“青溪太会了!把非遗和春晚结合得这么好,既好看又长知识。”“三地乐器对话太惊艳了,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孩子们的表演太可爱了,非遗要从娃娃抓起!”“这才是春节该有的样子,团圆、喜庆、有文化底蕴。”
晚会结束后,#青溪非遗春晚 万物生辉# 话题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突破8亿,讨论量超过1000万。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这场晚会,他们重新认识了非遗的魅力,更坚定了传承传统文化的决心。这场晚会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节日的欢乐,更成为了非遗文化传播的又一成功范例,让传统文化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走进了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