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州通兑网络运行一周后,苏锦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各州的账目记录方式不统一,导致对账时出现混乱。
“夫人,出问题了,”刘德二拿着一堆账本跑进来。
“什么问题?”苏锦问。
“各州的账本记录方式都不一样,我们对不上账,”刘德二说,“有的按天记,有的按月记;有的记收入支出,有的记借贷;有的用阿拉伯数字,有的用汉字。”
苏锦看了看那些账本,确实一团糟:“这样下去不行,我们需要统一账式。”
这时萧廷也走了进来:“我刚才和其他州的代表通话,他们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看来这是个普遍问题,”苏锦说,“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记账标准。”
“但是要让各州都改变原有的记账习惯,恐怕不容易,”萧廷说。
苏锦想了想:“我们可以制定一套标准的账本格式,然后推广使用。”
“什么样的格式?”刘德二问。
“我来设计一套抠门账本标准本,”苏锦说,“既简单易懂,又功能齐全。”
“抠门账本标准本?”萧廷哭笑不得,“这个名字还真有你的风格。”
“名字要朗朗上口,容易记住,”苏锦说,“而且要体现我们的理念。”
当天下午,苏锦开始设计标准账本格式。
“首先,我们要统一科目分类,”苏锦说。
她在纸上写下了主要科目:
“资产类:现金、银票、存货、固定资产
负债类:应付款、借款、预收款
所有者权益类:本金、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类:营业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类: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
“其次,我们要统一记账方法,”苏锦继续说。
“采用复式记账法,每笔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借贷必须平衡。”
“还要统一记账周期,”她说,“每日记账,每月结算,每季度汇总。”
刘德二看着这些内容,有些头晕:“夫人,这些太复杂了,我都看不懂。”
“不复杂,”苏锦说,“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收到一笔银票,就记:借:银票 100两,贷:营业收入 100两。”
“如果我们支付工资,就记:借:管理费用 50两,贷:现金 50两。”
“这样每笔账都很清楚,而且借贷平衡。”
刘德二似懂非懂地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再给你做一个标准模板,”苏锦说。
她拿出一张大纸,开始设计账本格式:
“抠门账本标准本
日期 | 摘要 | 科目 | 借方 | 贷方 | 余额 | 经手人”
“这个格式很清晰,”萧廷说,“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在每页底部加上一句话,”苏锦说,“记账如记心,分毫不能差。”
“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萧廷说。
第二天,苏锦召集了五州的代表,讨论账式统一的问题。
“各位,”苏锦说,“我们的通兑网络运行很好,但是账目混乱的问题必须解决。”
“确实,”邻州代表说,“我们每次对账都要花很长时间。”
“所以我设计了一套标准账本格式,”苏锦说,“希望大家能够采用。”
她拿出“抠门账本标准本”的样本,给大家展示。
“这个格式很专业,”一个代表说,“但是我们的记账员能学会吗?”
“我会组织培训,”苏锦说,“而且这个格式其实很简单,学会了比原来的方法更方便。”
“那培训需要多长时间?”另一个代表问。
“我计划用一周时间,”苏锦说,“每州派两个记账员来学习,然后回去培训其他人。”
“这个想法不错,”大家都表示赞同。
“还有一个问题,”苏锦说,“我们需要统一记账用具。”
“什么用具?”有人问。
“算盘、笔墨、印章等,”苏锦说,“都要统一规格,这样便于管理。”
“而且我建议大家都使用我们的抠门算盘,”她继续说,“质量好,价格便宜。”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苏夫人,您这是在推销自己的产品吗?”有人开玩笑说。
“不是推销,是为了统一标准,”苏锦认真地说,“而且确实质量好价格便宜。”
第三天,记账员培训班正式开班。苏锦亲自担任讲师。
“各位记账员,”苏锦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现代记账方法。”
“什么是现代记账方法?”有人问。
“就是科学、准确、高效的记账方法,”苏锦说,“能够清楚地反映财务状况。”
“首先,我们学习科目分类,”苏锦说。
她在黑板上写下各种科目,详细解释每个科目的含义和用法。
“资产就是我们拥有的东西,比如现金、银票、货物等。”
“负债就是我们欠别人的钱,比如借款、应付款等。”
“收入就是我们赚到的钱,支出就是我们花掉的钱。”
记账员们认真听讲,不时提问。
“苏夫人,如果收到假银票怎么记账?”有人问。
“假银票不能记为资产,”苏锦说,“要记为损失,借:其他支出,贷:现金。”
“如果客户欠款不还怎么办?”另一个人问。
“要记为坏账损失,”苏锦说,“借:其他支出,贷:应收款。”
“然后,我们学习复式记账法,”苏锦继续说。
“每笔业务都要有借方和贷方,而且借方总额必须等于贷方总额。”
她举了很多实际例子,让大家练习。
“比如我们买了一批货物,花了200两银子,怎么记?”
“借:存货 200两,贷:现金 200两,”一个记账员回答。
“正确!”苏锦说,“再比如我们卖了货物,收入300两,成本200两,怎么记?”
“借:现金 300两,贷:营业收入 300两;借:营业成本 200两,贷:存货 200两,”另一个记账员回答。
“很好!”苏锦说,“你们学得很快。”
第四天,苏锦开始教授账本格式的使用。
“我们的抠门账本标准本有几个特点,”苏锦说。
“第一,格式统一,所有州都用同样的格式。”
“第二,内容完整,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
“第三,操作简单,容易学会和使用。”
她拿出标准账本,逐项解释:
“日期栏要写清楚年月日,不能简写。”
“摘要栏要写明业务内容,简洁明了。”
“科目栏要写准确的科目名称,不能随意简化。”
“借方贷方栏要写清楚金额,不能有错误。”
“余额栏要及时更新,保持准确。”
“经手人栏要签名,明确责任。”
记账员们拿着账本练习,苏锦在旁边指导。
“这个格式确实很清楚,”一个记账员说,“比我们原来的方法好多了。”
“而且这样记账,查账的时候很方便,”另一个记账员说。
第五天,苏锦教授结算和汇总的方法。
“每天结束时,要核对现金和银票的实际数量,”苏锦说。
“每月结束时,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每季度结束时,要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她拿出标准的报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个等式必须平衡,如果不平衡,说明有错误。”
“损益表:
收入 - 支出 = 利润
这个表反映了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
经营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现金净增加额
这个表反映了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记账员们认真学习,不断练习。
第六天,苏锦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
“现在我给大家出几道题,看看学习效果,”苏锦说。
“第一题:收到客户货款500两银子,怎么记账?”
“借:现金 500两,贷:应收款 500两,”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第二题:支付员工工资300两,怎么记账?”
“借:管理费用 300两,贷:现金 300两,”大家回答。
“第三题:购买办公用品50两,怎么记账?”
“借:管理费用 50两,贷:现金 50两,”大家回答。
“很好!”苏锦满意地说,“看来大家都学会了。”
第七天,培训结束,苏锦为每个记账员颁发了“抠门记账员”证书。
“各位,”苏锦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合格的记账员了。”
“回到各州后,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人,”她继续说。
“而且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能随意改动。”
“我们会定期检查,确保执行到位。”
记账员们拿着证书,都很自豪。
“苏夫人,谢谢您的培训,”一个记账员说,“我们一定会好好执行。”
“这套方法确实很好,”另一个记账员说,“我们州的知府都很支持。”
第八天,各州开始实施新的记账标准。苏锦派人到各州检查执行情况。
“夫人,各州的执行情况都很好,”刘德二汇报,“大家都在用新的账本格式。”
“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苏锦问。
“有一些小问题,”刘德二说,“比如有些记账员还不太熟练,偶尔会出错。”
“这很正常,”苏锦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答疑机制,”她继续说,“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
第九天,苏锦收到了第一份按照新标准编制的月度报表。
“太好了,”苏锦看着报表说,“格式统一,内容清晰,一目了然。”
“而且各州的数据可以直接汇总,”萧廷说,“不需要再转换格式。”
“这样我们就能及时掌握整个网络的财务状况,”苏锦说。
第十天,苏锦召开了账式统一的总结会议。
“各位,”苏锦说,“账式统一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现在五州都使用统一的记账标准,账目清晰,对账方便。”
“这为我们的通兑网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完善这套标准,”她继续说。
“比如增加电子化记账,提高效率;建立审计制度,确保准确性;制定培训教材,便于推广。”
各州代表都表示赞同。
“苏夫人,您的这套标准很实用,”邻州代表说,“我们州的记账效率提高了一倍。”
“而且错误率大大降低,”另一个代表说,“以前经常出错,现在很少了。”
当天晚上,苏锦总结了这次改革的意义:
“账式统一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苏锦对萧廷说,“更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统一的标准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错误,”她继续说。
“而且为将来的扩展奠定了基础,”苏锦说,“无论网络扩大到多少州郡,都能保持一致。”
“最重要的是,”她说,“我们建立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萧廷点头:“这个抠门账本标准本现在已经成为行业标准了。”
“是的,”苏锦笑着说,“有时候一个好的标准,比一百个聪明的想法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