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沉寂后,巨大的广场如同滚开的油锅泼进了一瓢冷水,轰然炸响!议论声、惊呼声、叫好声、咒骂声……各种声音混杂着冲天而起。
“我的老天爷……刚才那动静……” 一大妈抚着胸口,心有余悸。
“听见没?柱子哥可真够狠的!” 一个年轻工人咋舌道,脸上却带着兴奋。
“就得这么治!这帮扒手太可恨了!” 一位抱着孩子的老太太拍着大腿赞同。
“啧啧,打断手……明天还要贴大字报……这柱子……惹不起啊!” 角落里,几个眼神闪烁、缩着脖子的人影悄悄向后挪了挪。
何雨柱面无表情地接过控制台工人递过来的控制器,将那嗡嗡作响的“无人机”收回。他抬手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躁动的人海。刚才那番话的效果达到了,一种无形的秩序在恐惧与敬畏中悄然滋生。
时间在喧嚣与等待中一分一秒地爬过。
六点四十五分。暮色彻底四合,将整个广场温柔地包裹。临时架设的几盏大功率照明灯成了唯一的光源,在巨大的幕布前方投下强烈的光晕,反而衬得周围的人群更加影影绰绰、无边无际。嘈杂声浪并未完全平息,如同永不停息的海潮,在数万人聚集的盆地中持续回荡、叠加。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呼吸相闻,汗水交融。人们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目光或期待或好奇或茫然,都聚焦在那块巨大无比的、在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洁白的幕布上。那巨大的白幕,如同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神秘入口。
人群的外围,靠近广场边缘灯光照不到的暗影里,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个穿着轧钢厂保卫科制服、臂缠红袖标的精壮汉子,正努力地分开过于密集的人群,挤开一条通道。
何大清打头。这位昔日名厨,此刻穿着件八成新的深蓝色棉袄,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和自豪交织的复杂神情。何大清抱着雨水。林若心挽着他的胳膊,穿着素雅的棉旗袍,外面罩了件薄呢大衣,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眼神却急切地在广场前方那片光亮处搜寻着儿子的身影。
何雨水,小姑娘穿着鲜亮的红格子罩衫,两条乌黑的辫子甩来甩去,兴奋得小脸通红,叽叽喳喳:“爹!娘!快看!哥弄的大布!真大啊!跟山似的!” 她蹦跳着,恨不得立刻飞到前面去。
在他们身后几步,是娄振华夫妇。娄振华依旧是那身质料考究却早已洗得微微泛白的深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尽管极力维持着平静,但眼神深处的忐忑和一丝竭力掩饰的激动,仍在他略显僵硬的动作中泄露出来。谭雅丽紧挨着他,一身素雅的驼色大衣,脸上带着温煦的微笑,轻轻挽着丈夫的手臂,无声地传递着安慰与力量。
娄晓娥走在谭雅丽身侧,穿着时兴的米白色列宁装,衬得她青春娇艳。她挽着母亲的手,一双明媚的大眼睛好奇又兴奋地四处张望,新奇地打量着这前所未见的人山人海。当她的目光捕捉到远处控制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时,眼中倏地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嘴角不自觉地弯起甜美的弧度。
“何师傅!娄董!这边请!柱子哥给留了位置!” 为首的保卫科干事大声招呼着,使劲分开前面挡路的人。
“麻烦同志们了!” 何大清连忙道谢,声音在巨大的喧嚣中几乎被淹没。
一行人终于穿过重重人墙,来到了控制台前方的“厂里空出一小区域”——几排用长条凳临时圈出来、相对宽松的位置。这里的喧嚣稍微减弱了些。
何雨柱早已看到他们迎了上来。他身上还带着刚才忙碌指挥留下的尘土味和汗水气息,脸上却绽开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那份从容自信是娄振华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
“爹,娘!娄伯伯,娄伯母!雨水,晓娥!” 他热情地招呼着,挨个看过去,目光在雨水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带着笑意,“路上人多,挤坏了吧?”
娄振华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掌控着数万人场面的年轻人,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最终只是伸出手,有些用力地拍了拍何雨柱宽厚结实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谭雅丽温柔地笑着:“柱子,真是辛苦你了。看你这忙的。”
“应该的,谭姨。” 何雨柱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目光炯炯。他顺手从控制台上抄起一个备用的有线话筒,转身递给娄振华。
“娄伯伯,”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娄振华耳中,带着一种不容推拒的庄重,“您是长辈,又是咱们轧钢厂的领头人。这场面,您得来几句,给大家伙儿压压场面,定定心!”
话筒塞到娄振华手里,带着冰冷的金属触感和微微的静电感。
娄振华完全没有心理准备,身体猛地一僵,仿佛被那冰冷的话筒烫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想推拒,目光对上何雨柱那双清澈坦荡、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眼睛。他又下意识地看向身边——妻子谭雅丽正微笑着用力点头,眼神里是无声的支持;何大清和林若心也鼓励地望着他;就连何雨水和娄晓娥,脸上也写满了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似乎堵在了胸口,有些沉重。他环顾四周,目光掠过控制台里几个忙碌的工人,掠过近处那些认出他、正投来好奇目光的轧钢厂熟面孔,再投向远处那片灯光边缘无边无际、面目模糊、如同黑色潮水般涌动的人海。
五万人。五万双眼睛。曾经高高在上、习惯在办公室和谈判桌前运筹帷幄的娄振华,此刻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眩晕感,仿佛脚下坚实的水泥地变成了汹涌的海浪。他握着话筒的手,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关节因为用力而显出青白。
控制台的电工小伙眼疾手快,迅速将娄振华手中的话筒线路插好,信号灯亮起。
“喂……喂……” 娄振华尝试着发出声音,沙哑的试探音经过扩音器的放大,在广场上空突兀地响起,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喧嚣的海洋,瞬间吸引了部分人的注意。
他清了清喉咙,那声音依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透过话筒传遍广场:
“各位……轧钢厂的工友们!”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目光投向人群中那片熟悉的蓝色工装群落,“各位街坊……各位叔叔婶子,兄弟姐妹……”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凝聚所有的勇气。巨大的广场上,嘈杂声奇迹般地减弱了一大截,数万道目光如同探照灯,聚焦在他身上。
“……大家的到来……” 娄振华的声音陡然拔高,那股深藏心底的激流终于冲破了喉咙的阻滞,带着近乎哽咽的真诚,轰然爆发:
“——就是对我娄振华!最大的支持!最深的信任!我……我谢谢大家了!”
他深深地、深深地弯下了腰,对着眼前这片浩瀚的人海,对着这片包容了他、给了他新生的土地,鞠躬。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这个曾经叱咤商海的资本家,此刻弯下的脊梁,承载着难以言说的感激与赎罪般的沉重。
掌声,起初是稀稀落落的,从轧钢厂工人的区域响起。如同零星的火种。很快,这掌声连成一片,带着理解和某种朴素的认同感,如同滚动的春雷,迅速扩散开去,席卷了整个广场!哗哗的声浪,是对他这份鞠躬致谢最直接、最响亮的回应。
娄振华直起身,眼眶已然泛红。他看到了前排工人老张那张布满皱纹、此刻正咧嘴笑着用力鼓掌的脸,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老街坊冲他点头……他胸中翻涌着滚烫的情绪,想再说点什么,喉咙却再次哽住了。他知道,再多的话,也抵不过刚才那一刻的鞠躬。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带着无法言说的感激,将话筒递还给身旁的何雨柱。那一刻,他肩头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被某种温暖而坚实的力量重新填满。
何雨柱稳稳地接过话筒,脸上依旧是那副混不吝却又让人无比安心的笑容。他凑近话筒,声音洪亮无比,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掌控力:
“各位!都听到了吧?咱们娄董肺腑之言!”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那笑容越发灿烂,甚至带上了一点促狭的意味:
“我呢,就不多废话了!为啥?我怕啊!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