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外壳的温度还没散尽,陈渊站在工坊角落,盯着终端屏幕上的轨迹图。西三区那段监控画面已经反复播放了五遍,两个逃走的人影步伐稳定,背包轮廓清晰,右前方那人走路时左脚拖得稍重一点。
他放大图像,调出步态分析模块。系统自动标记出关节运动角度和节奏频率,数据条显示这两个人的动作模式高度一致,像是经过统一训练的人员。
老王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热饮。“喝一口?刚煮的。”他把其中一杯放在操作台上,“外面都收拾完了,巡逻队换班了,没人敢松懈。”
陈渊没动杯子,只点了下头。“你看这段。”他把画面切到回放窗口,手指划过那两个模糊身影,“他们不是临时拼凑的散兵,动作太整齐了。而且逃跑路线避开了所有新设岗哨,说明对城防变动有了解。”
老王凑近看,眉头慢慢皱起来。“熟人?”
“不止是熟人。”陈渊切换界面,调出过去三天的热源记录,“我让AI筛了一遍东区外围的异常信号,发现每天凌晨两点左右,废弃矿区那边会出现一次微弱的能量波动。持续时间十二分钟,功率等级接近小型发电机启动水平。”
“跟以前巡逻队换班的时间一样。”老王低声说。
“对。”陈渊点头,“资源垄断者倒台前,他们的守卫队就是这个时间交接班。现在这股能量波动还在,说明有人在用旧设备维持运转,可能是残部藏在那里。”
老王沉默了几秒,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那就直接打进去呗?趁他们还没缓过劲。”
“不行。”陈渊摇头,“我们现在只知道他们在矿区内活动,但不知道具体位置,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贸然进去容易中埋伏。而且……”他指了下北区网络接入的警报记录,“他们刚试探过我们的系统,说明还在收集情报。这时候动手,等于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发现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等他们再来偷?”
“不等。”陈渊打开另一组程序,“我已经让技术员重建北区那个废弃终端的线路,接上一个假服务器。里面放了些看起来重要的文件,比如‘供水站备用阀门控制协议’‘储气罐压力调节表’之类的。只要他们再连一次,就能触发反向追踪。”
老王眼睛一亮:“钓鱼?”
“对。”陈渊嘴角动了一下,“他们以为我们在防正面攻击,其实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设个陷阱。只要他们下载数据,就会暴露真实Ip地址,到时候就能定位他们的指挥中心在哪。”
“万一他们不上当呢?”
“会的。”陈渊关掉画面,“刚才那次接入只持续八秒,对方明显是在测试防火墙强度。这种试探不会只来一次。他们既然敢动手,就一定还想继续搞破坏。只要他们还想要信息,就会再来。”
老王听完,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口:“可要是他们发现是假数据怎么办?会不会反过来设局坑我们?”
“有可能。”陈渊承认,“所以我们不能只靠这一招。我已经让监控AI模拟他们的行为模式,预测下次接入时间。大概率会在今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选择信号最弱的时段下手。”
他转身调出一张全息地图,投影在空中。废弃矿区被红圈标出,几条进出路径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我们同时做三件事:第一,保持高压戒备,但不调动太多人,避免打草惊蛇;第二,在北区布置诱饵节点,等他们上钩;第三,提前规划好围剿路线,一旦定位成功,立刻封锁矿区出口。”
老王看着地图,手指在其中一个入口来回划动。“你说他们还有多少人?”
“不清楚。”陈渊说,“但从昨晚行动规模看,最多不超过十个。三个被抓,两个跑了,剩下的人估计都在矿里。武器方面,他们有切割枪和雷管,说明具备一定攻坚能力,但没有重型装备。否则不会选择偷袭供水站这种软目标。”
“那就是想逼我们乱。”老王冷笑,“断水、炸气罐,搞得人心惶惶,他们好趁机翻盘。”
“没错。”陈渊收回投影,“但我们不能按他们的节奏走。现在最关键的是掌握主动权。他们以为自己在暗处,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反推了。”
老王点点头,终于露出点笑意。“行,听你的。那我现在去安排技术组,让他们配合你布那个假服务器?”
“不用全组。”陈渊说,“挑两个信得过的,手脚快的就行。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另外,让电工把东区主干线路的备用电源接上,防止他们再来切断监控。”
“明白。”老王拿起空杯子,“你还在这守着?”
“再待一会儿。”陈渊坐回椅子,“我把这几段监控再核一遍,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细节。”
老王拍了下他的肩,转身出门。门合上前,他又探头说了句:“别熬太晚,明天还得开会。”
门关上了。
工坊里安静下来,只有机甲冷却系统发出轻微嗡鸣。陈渊重新调出西三区的画面,逐帧查看。当他放到第十七秒时,注意到逃跑者背包侧面有个细小反光点。
他暂停画面,放大局部。
那是一个金属搭扣,形状呈倒t型,边缘有锯齿纹路。
这种设计他见过。
在资源垄断者总部的后勤仓库里,所有标准物资包都用这种扣具。
他把图像截下来,输入数据库比对。三秒后,匹配结果跳出:【型号mt-7,城邦守备队专用装备,已停用】。
果然是原班人马。
陈渊靠在椅背上,闭眼几秒。再睁开时,眼神更沉了。
这些人不只是残余势力,而是曾经掌握实权的守卫骨干。他们熟悉城防体系,清楚弱点在哪,行动也有组织性。比起普通的流窜分子,威胁大得多。
但他也有优势——对方不知道他已经锁定了矿区。
他打开通讯列表,找到技术员的名字,发了一条指令:【假服务器上线时间定在今晚九点整,延迟响应设置为三秒,上传日志伪装成常规维护记录】。
发送成功。
接着他又给巡逻队长发消息:【未来二十四小时,东区外围增加两组流动哨,每小时轮换,路线随机调整】。
做完这些,他站起身,走到机甲旁。驾驶舱盖还开着,内部面板亮着待机绿灯。
他伸手摸了下操纵杆,力度适中地活动了几下。反馈灵敏,没有任何卡顿。
这台机甲现在不仅是武器,也是整个防御系统的中枢。只要它在,就能随时接管监控、通讯和应急响应。
他退后一步,看了眼时间。
距离预计的第二次入侵,还有四个多小时。
足够准备一场反制了。
正要坐下,手腕上的通讯器震动了一下。
新消息来了。
是监控AI发来的预警提示:【检测到北区备用线路出现低频信号波动,持续时间6秒,特征与昨夜相似度92%】。
陈渊盯着这条信息,没急着回复。
六秒,比上次还短。
对方越来越谨慎了。
他迅速调出信号源分析界面,开始追踪路径。数据流经过三次跳转,最终消失在一个废弃中继站。
不出所料,又是障眼法。
真正的终端肯定不在那里。
但他不在乎对方藏得多深。
他知道他们会再来。
而且这一次,不会再让他们逃掉。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打开策略记录文档,输入三条指令:
【一、维持现有警戒等级,禁止大规模调动】
【二、假数据节点按时上线,确保追踪模块激活】
【三、一旦获取真实坐标,立即启动围控预案,封锁矿区所有通道】
文档保存完毕,自动同步到加密服务器。
他合上终端,坐回椅子。
外面天色渐暗,工坊顶部的蒸汽灯陆续亮起,照在他脸上,光影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