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源点初探,迷雾乍现
灵脉殿的晨钟刚过三响,青禾便带着墨尘、晚星,还有两名熟悉地形的北部修士,登上了前往第一处灵脉源点的飞舟。玉牌上标注的首个源点位于玄霄大陆西北的“寒雾林”,那里常年被浓雾笼罩,古籍中只记载过“林中有灵脉涌动,却无人敢深入”,具体情况至今成谜。
“寒雾林的雾气不仅能遮挡视线,还会干扰灵脉感知,普通探测仪到了里面,可能连十米内的能量波动都测不准。”负责引路的北部修士赵岩,一边擦拭着特制的灵脉罗盘,一边向众人解释,“我小时候跟着族里的长辈去过林边,光是靠近雾气,就觉得灵脉之力在体内乱蹿,长辈说那是雾气里的‘寒灵瘴’在作祟。”
墨尘闻言,从储物袋里掏出三枚巴掌大的铜制罗盘,递给青禾和晚星:“这是我连夜改装的‘破瘴罗盘’,加入了镇魂面具的粉末,能中和寒灵瘴的干扰,至少能锁定三里内的灵脉源点位置。”
青禾接过罗盘,指尖触到铜盘上微凉的纹路,果然感受到一股微弱却稳定的灵脉波动——与镇魂面具同源的力量,正顺着罗盘缓缓渗出,像是在提前适应即将到来的寒雾。
飞舟在寒雾林外的空地上降落时,恰好是辰时。林边的雾气比赵岩描述的更浓,乳白色的雾气翻滚着,将整片树林裹得严严实实,连最外层的树干都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仿佛一张巨大的白色帷幕,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大家把冰火符贴在衣襟内侧,寒雾林里的温度比外面低十度不止,别没遇到危险先冻僵了。”晚星一边分发符纸,一边将灵脉长弓斜背在身上,箭囊里插满了附着净化灵力的箭矢——这是她特意为可能遇到的邪脉残留准备的。
青禾率先踏入雾气,刚迈过林边的第一棵古树,就明显感觉到空气中的灵脉波动变得紊乱。手中的破瘴罗盘指针轻轻晃动,最终指向林子深处,铜盘上的刻度泛着淡蓝微光,提示着“距离源点约八里,无明显邪脉能量”。
“跟着罗盘走,保持五米距离,不要擅自偏离方向。”青禾叮嘱道,灵脉剑出鞘半寸,金色的剑气在剑尖凝聚,照亮了身前两米的范围。雾气遇到剑气的光芒,会自动向两侧散开,形成一条短暂的通路,却在众人身后迅速合拢,仿佛从未有人走过。
林子里静得出奇,没有鸟鸣,没有风声,只有众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雾气中显得格外清晰。走了大约三里路,地面渐渐变得湿润,脚下的落叶下开始出现细小的溪流,溪水泛着淡淡的银光,显然是灵脉泉水渗透形成的。
“这溪水的灵脉纯度很高,比灵脉殿的灵脉泉还要纯三分。”墨尘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溪水,放在鼻尖轻嗅,“没有邪脉污染的痕迹,看来这里的灵脉源点保存得很好。”
就在这时,赵岩突然停下脚步,脸色有些发白:“脉主,你听……好像有声音。”
众人立刻屏住呼吸,仔细聆听。片刻后,一阵细微的“滴答”声,从林子深处传来,像是水滴落在石头上的声音,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每响一次,空气中的灵脉波动就会轻微震颤一下。
“是灵脉源点的声音!”墨尘眼睛一亮,破瘴罗盘上的刻度变得更亮,指针指向的方向,恰好与声音传来的位置一致,“距离源点还有两里,快到了!”
众人加快脚步,随着距离拉近,“滴答”声越来越清晰,空气中的灵脉能量也越来越浓郁,甚至能看到雾气中漂浮着细小的金色光点——那是纯粹的灵脉粒子,只有在灵脉源点附近才会出现。
转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雾气在这里变得稀薄,一座直径约十米的圆形水潭出现在众人面前,水潭中央有一根圆柱形的岩石,正不断有银色的泉水从岩石顶端滴落,落入潭中,发出“滴答”的声响——这正是他们寻找的灵脉源点。
水潭的泉水泛着莹白光芒,潭底铺满了透明的水晶石,将泉水映照得如同碎钻堆砌的湖泊。周围的树木枝繁叶茂,树干上缠绕着发光的灵脉藤蔓,藤蔓上开着淡紫色的花朵,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这就是上古灵脉源点……太美了。”晚星忍不住感叹,伸手想去触碰潭水,却被青禾拦住。
“先别急,检查一下有没有隐藏的禁制。”青禾拿出镇魂面具,将一丝灵脉之力注入其中。面具表面的银光亮起,与水潭中的灵脉能量产生共鸣,却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没有禁制触发,没有邪脉波动,只有纯粹的灵脉之力在空气中流淌。
墨尘拿出探测仪,绕着水潭仔细检测了一圈,最终点头:“安全,没有任何问题。这处源点的灵脉输出稳定,没有受损的痕迹,甚至比古籍记载的还要活跃。”
青禾松了口气,走到水潭边,看着中央的岩石。岩石顶端的泉水滴落时,会在空气中留下一道银色的轨迹,轨迹消散后,会有新的灵脉粒子融入周围的环境。她能感受到,这处源点正在源源不断地向玄霄大陆输送灵脉之力,像是大陆的“心脏”之一。
“我们在这里设置一个监测阵吧,以后定期派人来检查源点的状态。”青禾说道,从储物袋里拿出五枚灵脉晶石,按照五行方位,分别嵌入水潭周围的地面。晶石嵌入的瞬间,亮起淡金色的光芒,形成一道隐形的阵法,阵法中蕴含的监测符文,会将源点的状态实时传送到灵脉殿的中枢。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前往下一处源点时,晚星突然指着水潭中央的岩石,脸色微变:“你们看,岩石上好像有字。”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岩石靠近水面的位置,有几行淡淡的刻痕,因为被泉水长期浸泡,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血月”“重启”“南渊”三个词。
“南渊?”青禾眉头紧锁,这个名字她从未在任何古籍中见过,“是地名?还是某种邪脉仪式的名称?”
墨尘拿出拓印纸,小心翼翼地将刻痕拓下来,对着阳光仔细查看:“这些刻痕的年代很久远,比邪脉祭坛的年代还要早,不像是‘影’组织留下的。而且‘重启’两个字,很可能和灵脉源点有关……难道有人曾想过重启源点的力量?”
赵岩脸色发白:“会不会是……还有其他势力在盯着灵脉源点?”
这个猜测让众人的心情瞬间沉重起来。他们原本以为,封印了邪脉祭坛,玄霄大陆就能彻底安宁,可这处源点的刻痕,却像是一个警告,暗示着还有未知的威胁,隐藏在大陆的某个角落。
“先把拓印带回去,交给苍玄长老和云松长老研究。”青禾收起拓印纸,目光重新落在水潭上,“这处源点暂时安全,但刻痕的事必须查清楚。下一处源点在南部的‘落星崖’,我们尽快出发,看看那里有没有类似的线索。”
众人点头,沿着来时的路退出寒雾林。雾气在他们身后合拢,将灵脉源点重新隐藏在白色的帷幕之后,只留下那几行模糊的刻痕,和“南渊”这个陌生的名字,在众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疑虑的种子。
飞舟离开寒雾林时,青禾站在船头,看着手中的拓印纸。纸上的“血月”二字,让她想起了之前的邪脉祭坛;而“南渊”,则像是一片迷雾,笼罩在玄霄大陆的未来之上。她知道,这场关于灵脉守护的旅程,还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