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初定画题
时间:上午
地点:张择端家中
人物:张择端、宫束班众人
【张择端家中,张择端一脸严肃地坐在主位上,宫束班的众人围坐四周,神色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懵懂】
张择端(清了清嗓子,神情郑重):“诸位,今日我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皇上命我绘制一幅展现我大宋都城汴京繁华的画作,名为《清明上河图》 ,旨在彰显我朝清明盛世。我已决定,邀诸位一同参与此画的创作。”
【众人听闻,顿时来了精神,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憨货甲(挠挠头,一脸疑惑):“张大人,这‘清明上河图’,‘清明’可是指清明节?可这‘上河’又是何意?难道是要画清明时节大家去河边的场景?”
憨货乙(眼睛一亮,抢答):“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是清明的时候,大家都去河边踏青,所以叫上河!”
【众人哄笑】
张择端(无奈地摇摇头,耐心解释):“非也非也。这‘清明’,有人说是指清明时节,也有人认为是寓意政治清明;而这‘上河’,一说是指汴河,它是汴京的重要交通枢纽,另一说则是指‘溯流而上’之意 ,代表着繁荣向上。此画要展现的,是汴京城从城郊到城内街市的热闹繁华,以及各行各业、各色人物的生活百态。”
憨货丙(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张大人,您放心!不就是画热闹嘛,我最擅长了!到时候我定能把那街上的人画得活灵活现,保准比真的还真!”
张择端(微微一笑,点头鼓励):“好,有此信心甚好。不过,这作画可急不得,我们还需细细商议,如何布局,如何刻画人物、建筑、景物…… 每一处细节都至关重要。”
憨货丁(皱着眉头,突然发问):“张大人,那这画里都要画些啥人啊?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
张择端(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皆要画。既有达官贵人的出行仪仗,又有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有文人墨客的雅集聚会,也有贩夫走卒的辛勤劳作。这《清明上河图》,要展现的是整个大宋的风貌,是众生相。”
第二幕:街头采风
时间:下午
地点:汴梁街头
人物:张择端、宫束班众人
【午后,阳光正好,张择端带着宫束班众人来到汴梁街头,准备采风写生,捕捉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人物形象。街头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群熙熙攘攘,各类店铺琳琅满目】
张择端(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神情专注):“诸位,此处便是汴梁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大家仔细观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场景和人物,开始写生吧。记住,要注重细节,捕捉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
【众人纷纷散开,寻找各自的写生位置,拿出画具开始作画。不一会儿,憨货甲便遇到了问题】
憨货甲(皱着眉头,挠挠头,看着不远处一个正在卖货的商贩,自言自语):“这卖货的到底算啥职业呢?是商人,还是小贩?哎呀,不管了,先画再说。” 【说完,便开始下笔】
【另一边,憨货乙正对着一个正在挑担的脚夫写生,可画了没几笔,就唉声叹气】
憨货乙(看着自己画得歪歪扭扭的线条,一脸沮丧):“这脚夫咋这么难画啊,这姿势怎么都画不像。” 【一边嘟囔,一边不停地擦改】
【张择端在众人之间穿梭,不时停下来看看大家的画作,给予指导和建议。当他走到憨货甲身边时,看到憨货甲画中把卖货的商贩画成了一个手持毛笔、摇头晃脑的书生模样,不禁哭笑不得】
张择端(指着画,耐心地说):“你这画的是何人?这明明是个卖货的商贩,你怎么画成了书生?你看他的穿着,粗布麻衣,腰间系着围裙,手里拿着秤砣,这都是商贩的特征,可不能弄错了。”
憨货甲(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张大人,我一时看错了,我这就改,这就改。” 【急忙拿起笔开始修改】
【张择端又走到憨货乙身边,看了看他的画,轻轻叹了口气】
张择端(握住憨货乙的手,示范着画了几笔):“画人物,首先要把握好人物的比例和动态。你看这脚夫,他挑着担子,身体是前倾的,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腿部的姿势也很关键,要体现出他行走时的力量感。你再重新观察观察,重新画。”
憨货乙(认真地点点头,眼睛盯着脚夫,仔细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重新开始作画)
【不远处,憨货丙正在画一个正在表演杂技的艺人,他画得十分投入,可画出来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把艺人画得像个怪物】
憨货丙(自我欣赏着自己的画作,还得意地说):“我这画,把这艺人的奇特之处都画出来了,肯定能得张大人夸奖。”
【张择端走过去,看到这幅画,无奈地摇摇头】
张择端(温和地说):“你这画,虽然抓住了艺人表演时的夸张动作,但却失去了人物的基本形态和美感。画人,要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不能脱离实际。你再好好琢磨琢磨。”
憨货丙(听了张择端的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默默低下头,重新审视自己的画作 )
第三幕:作画风波
时间:晚上
地点:张择端家中画室
人物:张择端、宫束班众人
【夜晚,张择端家中画室灯火通明。画案上,洁白的画绢已经铺好,各种颜料、画笔整齐摆放。张择端站在画案前,神情专注地看着画绢,心中构思着整幅画的布局。宫束班众人围在四周,有的紧张地搓着手,有的好奇地打量着画具】
张择端(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众人,语气坚定):“诸位,今夜我们便正式开始绘制《清明上河图》 。此画意义重大,关乎我大宋的颜面,大家务必全力以赴,不可有丝毫懈怠。”
众人(齐声应道):“是,张大人!”
【憨货甲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画笔,蘸了蘸颜料,刚要下笔,却不小心手一抖,整瓶颜料 “哐当” 一声打翻在地,颜料溅得到处都是】
憨货甲(惊恐地看着地上的颜料,连忙跪地,声音颤抖):“张大人,属下该死,属下不是故意的!”
张择端(看着满地的颜料,眉头紧皱,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压了下去,无奈地摆摆手):“罢了罢了,起来吧,下次小心些。快收拾干净,重新准备颜料。”
【众人连忙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好不容易收拾完,重新准备好颜料,大家再次拿起画笔,开始作画。没过多久,憨货乙又出了状况】
憨货乙(一边画,一边嘴里嘟囔着):“这人物怎么这么难画啊,我怎么画都画不像。” 【不一会儿,他画完了一个人物,自己看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憨货丙(好奇地凑过去看,一看之下,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哈,你这画的是什么呀?这人物的脑袋比身子还大,眼睛一大一小,嘴巴歪到了耳朵边,简直像个怪物!”
【众人纷纷围过来看,一时间哄堂大笑】
张择端(听到笑声,走过来查看。看到憨货乙画的人物,脸色一沉):“你这是作画吗?如此敷衍了事!画人物,要先把握好人物的比例和神态,你看看你画的,成何体统!重画!”
憨货乙(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头):“是,张大人,我这就重画。”
【张择端又走到憨货丙身边,看了看他的画,不禁摇头叹气】
张择端(指着画中一处建筑,耐心地说):“你这建筑的结构都画错了。这房屋的屋檐应该是这样的弧度,你画得太过平直,毫无美感。还有这门窗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合理。绘画讲究的是细节和真实,你要多观察,多思考。”
憨货丙(认真地点点头):“张大人,我明白了,我会改的。”
【就这样,在张择端的指导下,众人一边犯错,一边改正,虽然进展缓慢,但大家都在努力。不知不觉,天色渐亮,一夜过去了】
第四幕:难题与突破
时间:几天后的下午
地点:张择端家中画室
人物:张择端、宫束班众人
【张择端家中画室,张择端正对着画绢发愁,宫束班众人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画绢上,虹桥的轮廓已经勾勒出来,但漕船的部分却还是一片空白】
张择端(皱着眉头,神情凝重):“诸位,这画虹桥漕船乃是此画的关键部分,既要展现出漕船的雄伟壮观,又要体现出其在河中行驶的动态之美,可我如今却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笔。”
憨货甲(挠挠头,眼珠子一转,突然兴奋地说):“张大人,要不咱把漕船画成会飞的船?就像那风筝一样,在虹桥上空飞,那多新奇!”
众人(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哄笑起来)
憨货乙(白了憨货甲一眼,不屑地说):“你这不是瞎扯嘛!漕船怎么可能会飞?我看啊,不如把漕船画成一个大怪物,张牙舞爪的,从水里钻出来,那肯定能吸引人眼球!”
张择端(无奈地摇摇头,耐心地说):“二位所言虽有趣,但却脱离了实际。这《清明上河图》是要展现真实的市井生活,不可如此荒诞。大家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众人陷入沉思,一时都没了主意。过了一会儿,憨货丙突然一拍大腿】
憨货丙(兴奋地说):“我想到了!咱们可以把漕船画得特别大,大到把整个虹桥都给遮住,这样不就突出漕船了吗?”
张择端(哭笑不得,指着画绢解释道):“若把漕船画得如此之大,那整幅画的比例就失调了,而且也无法展现出虹桥的精巧和周边的热闹场景。大家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想想如何通过细节和布局来突出漕船。”
【众人又开始讨论起来,提出了各种想法,但都被张择端一一否定。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张择端突然站起身来】
张择端(目光坚定,大声说):“大家莫要气馁,我们一同去汴河岸边,实地观察漕船行驶的场景,也许能从中找到灵感。”
【众人纷纷响应,收拾好画具,跟随张择端来到汴河岸边。他们找了个合适的位置,静静地观察着河面上行驶的漕船】
张择端(一边观察,一边给众人讲解):“大家看,漕船行驶时,船头会微微上扬,船身随着水流起伏,船桨划水的动作也很有节奏。而且,漕船周围的水波、岸边的纤夫以及桥上的行人,都是这幅画的重要元素,我们要将它们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展现出这一热闹的场景。”
【众人听得十分认真,纷纷拿出画具,开始写生。他们仔细观察着漕船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船身的结构、帆的形状、船员的动作等等。经过一番观察和写生,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憨货甲(兴奋地跑到张择端身边,指着自己的画说):“张大人,我明白了!我可以通过描绘漕船周围的水波和飞溅的水花,来表现漕船行驶的速度和力量。”
张择端(满意地点点头,鼓励道):“不错,有进步。那你打算如何表现漕船与虹桥的关系呢?”
憨货甲(思考片刻,回答道):“我想画一艘漕船正要从虹桥下穿过,船上的船员们都在紧张地操作着,而桥上的行人也都在关注着漕船,这样就能突出这一紧张的时刻。”
张择端(微笑着说):“很好,这个想法不错。其他人呢,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众人纷纷围过来,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要着重描绘纤夫们拉纤的艰辛,有的说要突出虹桥上人们的围观和议论,还有的说要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张择端(听着众人的发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家的想法都很好,看来这次实地观察让大家都收获颇丰。我们回去后,就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始绘制这部分内容吧。记住,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幅画。”
【众人齐声应道,带着满满的信心和灵感,返回了张择端家中画室,开始了紧张的创作】
第五幕:画作完成
时间:又过了些日子
地点:张择端家中
人物:张择端、宫束班众人
【经过多日的努力,《清明上河图》终于完成。张择端家中,众人围在画案前,看着这幅凝聚着大家心血的画作,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张择端(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略带颤抖):“诸位,这幅《清明上河图》,终于完成了!虽然过程中历经波折,大家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正是因为大家的努力和坚持,才有了这幅画的诞生。我代大宋百姓,感谢诸位!”
【众人纷纷谦逊地回应】
憨货甲(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张大人,多亏了您的指导,不然我们这群憨货,还不知道要画成什么样子呢!”
憨货乙(看着画作,兴奋地说):“是啊,看着这画,就想起咱们在街头采风时的情景,那些有趣的事儿,好像还在眼前呢!”
憨货丙(指着画中一处,笑着说):“你们看这虹桥漕船,当时为了画好这部分,可费了不少心思呢!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值得!”
【张择端看着画作,满意地点点头,又指出一些小瑕疵】
张择端:“这幅画虽已完成,但仍有一些小瑕疵。比如这处人物的表情还可以再细致些,这建筑的线条也可以再流畅些。但总体来说,已经非常出色了。这是我们共同的杰作,它将成为我大宋繁荣昌盛的见证,流传千古!”
【众人看着画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这幅画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他们这段奇妙经历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