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实验室的午餐区,番茄牛腩面的香气混合着灵能雕刻后残留的淡金粉屑,有种科技与玄学混搭的奇妙质感。
金一诺嗦了一大口面,满足地叹了口气,指尖的金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是上午跟一块倔强陶瓷板搏斗的勋章。
“瞅瞅这个,”守白把手机推到餐桌中央,屏幕上是一张社交媒体截图,标题扎眼:“当代青年图鉴: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眼里的N种模样”。“我姐发的,让我分析分析人群认知熵增。”
只见截图里,对同一个年轻人的评价堪称大型分裂现场:
· 西医诊断: 中度抑郁症,建议服药。
· 老中医看法: 肝气郁结,脾虚湿盛,需疏肝理气。
· 某道长断言: 印堂发暗,流年不利,小人作祟。
· 同事吐槽: 就是太内向,不合群。
· 亲戚嫌弃: 懒!整天没精神!
守白,这位兼修易经卦象的央美高材生,指尖点着屏幕,眼神里闪烁着发现新大陆的光芒:“诺子,你看这像不像一个六维超立方体在三维世界的投影?每个人,都只看到了这个‘高维认知体’的一个可怜巴巴的二维截面!”
金一诺夹起一块炖得烂糊的牛腩,作为灵韵雕刻师,他对“维度截面”再熟悉不过:“没错!上周修复三星堆青铜纹也是这样。考古专家说那是祭祀礼器纹,隔壁山头的张老道非说是上古镇邪符箓。要我说,他们都是对的,也都是片面的。那本质上是一道高维‘灵韵’在不同认知维度里的显化。就像这碗面,”他举起筷子,“我感知到的是谷物中蕴含的天地灵机,你看到的是碳水分子的空间拓扑结构,孙洁那丫头估计在算这碗面的成本利润率。本质上,它就是个能量包,只是咱仨的‘解码器’不一样。”
“说谁算计呢?”孙洁端着她的轻食沙拉精准登场,银色指甲在手机屏上一划,拉出一串数据流,工作室负责人的商业头脑自带分析框架,“我这叫精准建模!一诺哥说到点子上了,这就是典型的信息熵衰减和认知滤波效应。每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一个自带偏见算法的‘降维滤波器’——西医的滤波器通频带是神经递质和受体,中医的滤波器调谐在经络气血,道士的滤波器则直接连接灵韵场强。输入同一个信号,输出结果能一样才有鬼了。”
她把手机往中间一推:“刚刷到陆研大佬的最新论文,量子通讯领域的,提到了一个‘高维认知体的截面效应’,跟咱们现在琢磨的,还有他那个十二面体观测仪,原理同源!”
守白眼睛一亮,抄起筷子蘸了点面汤,就在米白色的餐垫上画了一个三阶幻方,洛书数字与截图里的评价项一一对应:“妙啊!易经八卦本就是三维空间向量,乾卦 (1,1,1) 对应‘同时:内向’这种宏观行为截面,坤卦 (0,0,0) 对应‘亲人:懒’这种底层状态判断。而真正完整的人,其认知结构至少是个六维超立方体!西医看到了神经生理维度,中医看到了能量气血维度,玄学看到了因果气运维度。只有把这些维度拼起来,才是活生生的、立体的人!”
他指尖重重点在幻方中心的“5”上,带着一丝写手洞察真相的得意:“这就跟我写小说塑造主角一样,读者看到的只是主角在剧情里展现的一个行为截面,只有我这个造物主,才知道他完整的‘六维人设坐标’!”
金一诺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打翻面碗:“靠!跟我上午刻的流金纹一个道理!我刻的每一道纹,都是将高维灵韵压缩固化在二维平面上的‘截面’。有人看它是财运线,有人看它是护身符,本质上,都是同一道灵韵在他们自身认知维度里的‘解压缩’显现!”他摸出随身携带的青铜刻刀,刀身那个古老的“金”字纹泛着微光,“上次给王老刻的那个安神吊坠,医院的博士说可能引发金属过敏,中医泰斗说是温养心脉的法器,本质上,都是同一股能量信息团的不同解读——就像截图里这家伙,我怀疑他本体是个24维Leech格子里的完美存在,可惜身边的人都只拿到了自己维度的那把破钥匙。”
孙洁迅速调出工作室的销售数据,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和分析标签:“所以,我们的灵韵珠宝下一步战略,是做‘多维度自适应解码器’?比如在一个吊坠里,刻录同时兼容生物电信号、经络节点参数、易经卦象代码甚至商业心理暗示的复合灵韵纹?让戴它的程序员感觉代码bug少了,宝妈觉得娃更好带了,老板觉得气场更足了……上周那批流金戒指的复购数据已经显示了这种趋势,这就是陆研论文里提到的‘同源熵兼容’效应吧?”
守白赶紧拍下餐垫上的鬼画符发给陆研,脑洞继续狂奔:“这设定写进小说绝对爆啊!主角觉醒‘高维认知视觉’,一眼看穿众生——瞅见那个得‘抑郁症’的哥们,直接在他头顶看到神经递质浓度条、经络淤堵点、还有代表‘小人作祟’的灰色气场缠绕!直接对症下药,物理超度小人,疏通经络,调节递质,药到病除,牛逼大发了!”他忽然一顿,挠挠头,“等等,陆大佬说过,高维认知体无法在低维完全显形,我们只能无限逼近,收集所有可能的截面集合……就像咱们现在搞的‘屋魂相变’项目,本质上也是在收集上海老房子里所有居民、工匠、术士的记忆和感知截面,试图拼出那个居住系统的高维灵魂全貌。”
金一诺的筷子停在半空,指尖的金屑飘落,正好落在“道士:小人作祟”那行字上:“上午刘知非还跟我叨叨,说灵韵材料的‘阻抗’是个变量,观测维度不同,阻抗值天差地别。这跟认知差异完全一个逻辑!你用西医仪器测,阻抗是电生理数据;你用罗盘法器测,阻抗就成了煞气强度;咱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能兼容所有截面解读的‘基准阻抗’……就像这碗面,管你说是碳水还是灵能,它的核心定义就是——能让我吃饱不饿的能量块!”
这时,孙洁手机一亮,何静发来了豫园老建筑测绘的最新数据同步,附带八卦盘灵韵分析图。
“静姐那边有反馈了,”孙洁把手机展示给两人,“王教授的建筑谱系里,每个老房子的灵韵纹都被标记了至少三个截面——工匠视角的结构力学纹,道士视角的镇宅安家符,老居民视角的情感记忆斑驳。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所有这些截面,都编码进那个陶瓷接收端里,让‘屋魂’能在任何维度观测下都稳定显形。何静说,这叫‘多截面灵韵锚定技术’,是今年冬至‘城市灵韵相变’的关键!”
午餐时间结束,面的香气渐渐散去。
守白把餐垫上的灵感存档,准备塞进下一章小说;金一诺擦干净手,准备下午去雕刻他的“多维度解码”陶瓷板;孙洁已经开始标记需要升级的珠宝款式清单。
餐垫上,那张截图依旧亮着,不同颜色的评价线条,仿佛都汇入了一张无形的、更高维度的认知网络之中。
守白忽然笑着指了指手机:“你们看,这哥们儿简直就是天赐的‘认知截面标准样本库’!咱们研究他,就是在实战演练冬至相变的核心技术。”
金一诺也乐了,指尖敲了敲餐垫上那个由金屑组成的、模糊的“金”字纹:“等咱把他的所有截面都拼图完成,大概就能刻出那传说中能兼容一切认知维度的‘真理灵韵纹’了。到时候,管他西医、中医、道长、同事、亲戚……大家看到的,都将是同一个,完整而闪耀的高维真相!”
---
【本章说·深度探讨环节】
关于中医:食疗养生,是科学还是玄学?
哥们儿,你这个问题问到根子上了。咱们用刚才的“维度截面”理论来盘一盘。
1. 靠不靠谱?—— 看你用什么“滤波器”。
· 你用现代生物化学的“分子滤波器”去看,枸杞就是一堆多糖、胡萝卜素;你用中医“性味归经”的能量滤波器去看,枸杞就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好东西。
· 本质上,它可能是一个高维信息能量体(比如蕴含了特定生长规律和天地能量的植物)。 西医看到了它的物质截面(化学成分),中医看到了它的能量\/信息截面(性味归经)。两者都是对的,只是维度不同。很多食疗方子,比如薏米祛湿、绿豆解毒,在无数人的实践中确实有效,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经验的、对植物能量截面的成功应用。
2. 是否玄幻?—— 部分内容是的。
· 中医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但其核心概念如“气”、“经络”、“阴阳”,目前难以用现代科学仪器完全捕捉和量化,因为它们可能存在于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维度或层面。这就像在无线电波被发现之前,你无法向一个只相信肉眼的人证明它的存在。所以,在现有科学框架下,部分内容显得“玄幻”。
· 但“玄幻”不等于“错误”,可能只是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找到接收和解读其完整信号的“天线”。
3. 中医为何凋零?—— 多维度的原因,你说的只是冰山一角。
· 传承模式(师徒制): 这是最大的瓶颈!古代“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狭隘门户之见,以及师父留一手的陋习,导致大量精华失传。这相当于一个高维知识体,在单线、封闭的传递过程中,信息熵疯狂衰减,最后能传到徒弟手里的,可能只剩几个残缺的“截面”了。
· 历史浩劫(株连与战乱): 你提到了关键!封建社会动不动抄家灭门,多少身怀绝技的医道家族被连根拔起?他们所掌握的完整“高维知识包”直接湮灭。这不仅仅是杀几个人的问题,是直接把一个流派、一个体系的“服务器”都给砸了。再加上近代以来的战乱和社会变革,对传统医学的传承造成了断层式的打击。
· 语言体系隔阂: 中医用的是“阴阳五行”、“取象比类”的象思维语言,而现代科学用的是数学、化学的逻辑语言。两者就像不同的编程语言,沟通困难,互相认为对方是“玄学”或“机械”。
· 标准化与量化困难: “火候”、“适量”、“少许”……这种模糊化的表达,不利于大规模复制和精准传承,也容易被庸医和骗子利用,败坏名声。
总结一下: 中医的凋零,是一个高维、复杂的知识系统,在低维、残酷的现实世界中,因传承渠道狭窄、历史暴力中断、语言体系不通、以及自身标准化困难等多重“降维打击”下的结果。它本身可能蕴含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宇宙和生命规律(高维真相),但如何用现代人能理解和验证的方式,将其精华界面重新挖掘、整合、显形,是它能否复兴的关键。
就像我们故事里的团队,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事——用科学的态度和玄学的感知,去拼凑那个完整的真相。
窗外的阳光穿过流金纹玻璃,在三人身上投下细碎的光网,仿佛那个关于灵韵、屋魂与城市相变的高维认知体,正将其无数截面之一,温柔地铺展在这午后慵懒的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