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转入深秋,京城的天空变得高远,风中带着萧瑟的凉意。宸王府内,那几株晚桂却开得正好,细碎的金黄点缀在墨绿的叶间,香气不如初秋时浓烈,却更为清远悠长,萦绕在亭台楼阁之间。
苏晚晚裹着一件杏子红的撒花软毛斗篷,站在锦墨堂的廊下,看着小丫鬟们小心地将凋落的桂花收集起来,准备用来制作桂花糕和香囊。她手中捧着一个精巧的鎏金小手炉,指尖传来的暖意驱散了秋寒。
从江南归来,已近一月。这短短的时间,却仿佛比她过去十几年的人生都要漫长和充实。
她不再是那个初入王府、战战兢兢、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替嫁庶女。如今的她,是宸王府名正言顺的女主人,手握王府部分经济命脉,将“云容”经营得风生水起,甚至能在朝堂暗涌中,为身旁那个男人提供一丝助力。
这一切的改变,如同梦幻。
她抬眼望向书房的方向。萧景玄此刻应在里面与幕僚议事。即便隔着重重建宇,她似乎也能感受到那股沉凝肃杀的气息。与晋王的争斗已从江南蔓延至京城,从商战升级为更直接的朝堂倾轧,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然而,苏晚晚的心却奇异地安定。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漂浮于这陌生的时代,被动承受命运。她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需要守护的人,更有了……与他并肩前行的资格。
晚膳时分,萧景玄回到锦墨堂。他脱下带着室外寒气的玄色披风,露出里面墨蓝色的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周身气息依旧沉稳。
桌上摆着几样清爽可口的小菜,还有一碟刚出锅、热气腾腾的桂花糕,散发着甜蜜的香气。
“王爷回来了,先用膳吧。”苏晚晚迎上前,接过他递来的披风交给丫鬟,声音温软。
萧景玄“嗯”了一声,目光在那碟桂花糕上停留一瞬,随即落座。
两人安静地用着膳。与初婚时那种冰冷压抑的沉默不同,如今的安静里,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平和。苏晚晚偶尔会替他布菜,专挑他口味偏好的;萧景玄虽依旧话少,却也会在她提到“云容”某些趣事或难题时,简短地回应一两句,或是给出精准的建议。
“北地那边,第一批粮食应该快到了吧?”苏晚晚夹了一筷子清炒笋丝,状似无意地问道。
萧景玄咀嚼的动作微顿,抬眼看了她一下,点了点头:“前日收到军报,已安全送达,分发下去了。”他的声音平淡,但苏晚晚却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如释重负的微光。
【……确实解了燃眉之急。】她听到他心里这么说。
一股小小的成就感在苏晚晚心中油然而生。她知道,那批粮食对于边境将士意味着什么。她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到他,这种感觉很好。
用完膳,丫鬟撤下碗碟,奉上清茶。萧景玄没有立刻起身去书房,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拨弄着浮叶,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
“过几日,陛下寿辰,宫中设宴。”他忽然开口,声音在茶香氤氲中显得有些模糊。
苏晚晚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宫中盛宴,群臣携眷出席,晋王必然在场。这恐怕不止是一场简单的寿宴,更是各方势力又一次无声的较量与展示。
“妾身明白。”她放下茶杯,神色平静而坚定,“妾身会准备好。”
萧景玄转回头,深邃的目光在她沉静的脸上逡巡片刻。她似乎总是这样,看似柔弱,骨子里却有一股不输男子的韧劲和胆识。从最初面对他时的恐惧颤抖,到如今能坦然面对宫廷风雨,她的成长,快得惊人。
【……倒是长进了不少。】他心底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微妙的骄傲。
“无需紧张。”他放下茶杯,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一切有本王。”
苏晚晚看着他冷峻的侧脸,心中那点因宫廷盛宴而起的波澜瞬间平复。她微微一笑,眼眸在灯下亮晶晶的:“有王爷在,妾身不怕。”
她说的是真心话。经历了江南的生死考验,见识过他在朝堂的翻云覆雨,她对他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萧景玄因她这全然信赖的眼神,心头微动。他想起初见她时,她那惊恐如小鹿的模样,与眼前这个眉眼沉静、笑靥如花的女子,几乎判若两人。
时光,似乎真的改变了许多。
他站起身,走向内室。苏晚晚也跟着起身。
在踏入内室门前,萧景玄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地传来:“明日,让府里的绣娘过来,给你裁几身新衣。”
苏晚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为宫宴做准备。她心头一暖,轻声应道:“是,谢王爷。”
萧景玄没再说什么,身影消失在门内。
苏晚晚站在原地,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唇角缓缓扬起一个柔软的弧度。他或许依旧不善言辞,冷面冷心,但他的行动,却总在细微处透着关心。
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清冷的秋风涌入,带着桂花的残香。夜空繁星点点,俯瞰着这座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城池。
第二卷的故事,似乎就要在这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秋夜里,告一段落。她从一只被迫卷入漩涡的惊弓之鸟,成长为如今能与漩涡中心的强者比肩而立、甚至能略尽绵力的参与者。
前路依旧未知,风雨或许更狂。但她知道,无论前方是什么,她都将不再是独自面对。
因为,有人与她同行。
夜色渐深,宸王府的灯火次第熄灭,归于宁静。唯有那若有若无的桂花香,依旧在清冷的空气中,执着地弥漫,仿佛预示着,新的篇章,即将在黎明后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