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耕来到“静云洞”前,抬手按向洞门中央的云纹凹槽——这是之前关执事特意叮嘱的启闭机关。
指尖凝起一缕灵力注入凹槽,只见淡青色灵光顺着纹路蔓延,原本与山石浑然一体的洞门缓缓向两侧滑开,伴随着轻微的石轴转动声,一股温润的灵气扑面而来,比外界浓郁很多,带着灵泉特有的清冽气息。
他迈步踏入,洞内并无烛火,却因岩壁上嵌着的夜明石而亮如白昼。百丈见方的空间规整划分,左侧是约莫十丈宽的灵兽室,角落里还留着前一任修士用的食槽与灵草架;
右侧是丹药室,石壁上凿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凹槽,正好用来存放丹瓶与阵材;最深处则引着一道一阶灵泉,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渗出,落入下方的石池,泛起细碎的灵气涟漪。
岩耕走到石池边,盘膝坐下,运转《金煞厚土策》的炼气篇功法。刹那间,洞内的灵气仿佛被无形的引力牵引,丝丝缕缕钻进他的四肢百骸,顺着经脉汇入丹田。
他仔细感知片刻,心中暗喜:这聚灵阵果然不凡,灵气流转的速度比之前在客栈修炼快了近三成,关执事说的“高两成转化率”竟还留了余地。
他摸了摸胸口挂着的“聚气玉佩”——这是之前贡献出“红罗灵果”,徐泰玄从家族藏品里补偿给他的一阶上品灵饰,玉佩上刻着简单的聚灵纹。
灵力注入的瞬间,玉佩泛起淡白灵光,周围的灵气顿时形成一道微小的旋涡,涌入体内的速度又快了几分。“若能稳定维持这个效率,突破炼气七层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岩耕喃喃自语,只是想到锻体修为,眉头微蹙——他现在通脉六重的肉身仅能承受炼气六层的灵力,可突破炼气七层时灵力暴涨,万一经脉承压过载,反倒容易出岔子,看来还得做些准备。
稳妥起见,岩耕先取出“敛灵藏息阵”盘,在洞府四角各嵌了一枚引灵珠,再将阵盘放在中央的石台上。指尖灵力注入,铜盘上的银白灵纹骤然亮起,一层淡不可见的光幕笼罩整个洞府。
他走出洞外数丈,回头感知时,洞内的气息已完全与后山的草木山石融为一体,连自己都难以察觉。“筑基修士不靠近三尺确实发现不了,这下可安心闭关了。”
返回洞内,岩耕从储物袋里取出三具妖兽尸体——分别是炼气六层的赤焰狐、炼气七层的青纹狼与炼气八层的墨鳞蛇,尸体周身还裹着保鲜的灵叶,血迹未干。
他又拿出一个半人高的陶瓮,将三具妖兽的鲜血尽数倒入,猩红的血水中泛起淡淡的灵气波动。
随后,他解开灵兽袋,雪影狼“将军”立刻跃了出来,银白的毛发在夜明石下泛着光泽,鼻尖嗅着空气中的血腥气,本能地压低身子,前爪微微抬起,竟露出了捕猎时的警惕姿态。
岩耕本想取出“饲灵丸”,见此情景却忽然顿住——他想起《天狼三十六式》乃是狼族大能所创,炼气期修士因灵力、肉身皆有限,最多只能练成前四式,此刻将军的动作,不正是最鲜活的“运劲教材”?只是狼是四足兽,人是两足修士,发力根基本就不同,绝不能生搬硬套。
“将军,慢些。”岩耕轻声安抚,将一块赤焰狐肉放在身前不远处。“将军”眼睛一亮,却没立刻扑食,反而先将脑袋微微一侧,前爪带着残影向前探出,指尖的狼爪擦过地面,留下几道浅痕——
岩耕看得分明,这“天狼探爪”的劲道并非只靠前肢,而是肩背与腰腹瞬间联动,将全身力气凝于爪尖,才有这般突袭的锐度。
他凝神观察,没有直接模仿狼的四足姿态,而是压低重心,手腕放松的同时,默默运转《三分归元气》中“肩腹运力”的法门,将狼靠躯干联动的发力技巧,转化为人类“手臂借腰劲”的方式,缓缓伸出手。
刚一动作,便觉丹田内的灵力顺着腰腹经脉流到指尖,比平日单纯用手臂发力顺畅数倍,连指尖的灵力都更显凝练。
“果然得取其神,弃其形。”岩耕心中一喜,愈发专注于观察将军的运劲细节。
只见将军探爪后,忽然身形一晃,银白身影如同飘雪般向侧方滑出数尺——这“雪影闪袭”的关键,是狼的四肢均衡受力,后肢蹬地时借地面反冲力,同时前肢轻撑调整方向,才能如此灵巧。
岩耕没有学狼的四足蹬地,而是琢磨着将这股“均衡借力”的巧劲融入步法:他以《三分归元气》调和下肢气血,让脚掌前半段轻贴地面感受反作用力,后半段蹬地时控制力道,配合腰腹微调方向,起初还因发力不均踉跄两步,几次调整后,脚步竟也有了几分“飘雪无痕”的轻盈,滑步时丹田灵力流转更显平稳。
紧接着,将军对着狐肉猛地张口,獠牙咬合的动作带着一股凌厉的风势——“裂风撕咬”靠的是狼颌骨瞬间发力,将全身气血聚于齿间,形成短距爆发。
岩耕虽无獠牙,却从这“气血聚点”的技巧中得到启发:他运转《三分归元气》将分散在四肢的气血,快速向手掌汇聚,对着空气虚握时,掌心竟真的泛起一丝吸力,仿佛能将周围的灵气也“咬”入掌心——这正是把狼的“颌骨聚气”,转化为人类“手掌凝劲”的效果。
最后,将军叼起狐肉,蜷缩起身子将肉护在腹下,耳朵贴背,气息瞬间收敛——“卧云藏锋”的核心是狼的“气血内收”,通过收缩躯干肌肉,让气息藏于脏腑之间。
岩耕盘膝坐下,没有模仿狼的蜷缩姿态,而是以《三分归元气》的“气血沉渊”法门,引导体表躁动的气血缓缓沉入丹田与经脉深处,同时调整呼吸,将散在体外的灵力一并收回。
不过半柱香时间,他便觉浑身气血安稳如潭,连之前练招时的经脉酸胀感,都被这股内收的气血悄悄抚平。
“原来炼气期练这四式,关键是借狼的运劲经验,补人类锻体的短板。”岩耕恍然大悟,这几日他打磨《三分归元气》时,总觉得气血运转不够灵动,如今借鉴将军的“肩腹联动”“均衡借力”“气血聚点”“气血内收”,恰好补上了功法中“肉身不与灵力协同”的缺口。
每模仿完一个招式的运劲技巧,他便给将军递一块妖兽肉作为奖励,一人一狼配合间,岩耕对《三分归元气》的运用愈发纯熟,连肉身的感知都敏锐了几分。
练到暮色渐深,岩耕明显感觉到,丹田的灵力与肉身的气血在《三分归元气》的调和下,竟能相互滋养——之前锻体留下的细微淤塞,在模仿狼的“气血流转”技巧时,被这股协同的力量缓缓化开。
“这才是最大的收获!”他索性取出更多妖兽肉切成小块,又拿出十枚饲灵丸,决定借着这股“技法人融”的势头,冲击通脉七重。
接下来的几天,洞内始终回荡着岩耕的脚步声与“将军”的轻啸。岩耕不再刻意模仿动作,而是专注于将狼的锻体经验与《三分归元气》深度融合:吞食妖兽肉补充气血后,他会借着练“天狼探爪”的肩腹运力,打磨背部与手臂的经脉韧性;
运转功法时,会用“雪影闪袭”的均衡借力,调整下肢气血循环;甚至在吸纳聚灵阵的灵气时,也会以“卧云藏锋”的气血内收,让灵气更易被肉身吸收。
每一次气血沸腾,贴身佩戴的“温脉玉髓”便会配合着释放灵光,舒展紧绷的脉络,而《三分归元气》则像纽带般,将狼的技巧、妖兽的气血、洞府的灵气,牢牢拧成一股提升锻体的力量。
第七天傍晚,岩耕刚以“卧云藏锋”的法门收功,体内气血忽然骤然暴涨,骨骼发出一连串“噼啪”爆响——这是通脉七重的桎梏被打破的征兆!他猛地睁开眼,掌心按在石地上,一股比之前强劲数倍的气息从体内散开,连周围的灵气旋涡都晃动了几分。“通脉七重,成了!”
“呼……”岩耕长舒一口气,活动四肢时,只觉每一寸肌肉都充满爆发力,经脉也比之前宽阔了近半——这正是借狼的锻体经验,佐以《三分归元气》,才有的突破效果。
他取出族长补尝给的“清脉丹”,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药力顺着喉咙滑下,快速溶解着经脉中残留的淤塞,像清道夫般疏通着之前练体留下的细微损伤,而《三分归元气》则顺着药力流转,将这股清凉感传遍全身经脉,让突破后的肉身愈发稳固。
锻体瓶颈已破,经脉淤塞尽除,眼下所有准备皆已就绪,接下来,该专心突破炼气七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