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澹台星登基次年,改元景和,万象更新。皇城之上,龙旗招展,朱红宫墙在晨光中焕发出庄重的光泽;市井之间,商旅不绝,孩童嬉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新朝初立,四方未靖,尤以北方突厥部落野心勃勃,屡有犯边之意,骑兵时常越境劫掠边民,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巩固军防、安定边疆,成为景和初年的重中之重。
这一日,京城西郊的皇家演武场内,肃杀之气与一种奇异的蓬勃朝气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氛围。演武场开阔平坦,地面由坚硬的青石铺就,历经岁月打磨,光滑却不失粗糙,足以承载激烈的训练与演练。老二澹台战,如今已官拜车骑将军,统辖新扩编的禁军,手握重兵,威风凛凛。他并未身着沉重的铠甲,而是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腰间束着宽幅玉带,更显身姿挺拔,英气逼人。
他立于高耸的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整齐列队的女兵,身后,一面簇新的猩红战旗猎猎作响,在风中舒展,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旗面上并非传统的龙虎猛兽图案,而是以遒劲的朱砂书写着十个大字:“护家卫国,女子亦不让须眉!”字迹笔力雄浑,气势昂扬,虽无当年“揍爹踹哥”的直白泼辣,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坚定与豪情,令观者无不侧目。
台下,三千新募的女子禁军列队而立,形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她们大多面容稚嫩,年纪最小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大的也才二十出头,却个个眼神锐利,身姿挺拔,脊背挺得笔直,如同一株株坚韧的青松。她们身着统一的淡蓝色轻甲,甲胄轻便却坚固,既不影响行动,又能起到防护作用,手中握着未开刃的制式木剑,剑鞘上刻着简洁的星辉纹样,与“星辉营”的名号相呼应。整个演武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战旗的声响,气氛肃穆而紧张。
“将士们!”随着澹台战一声令下,原本寂静的阵列骤变,女兵们迅速变换队形,呼喝之声骤然炸响,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竟震得演武场旁古殿屋檐上的积年白雪簌簌落下,纷纷扬扬,如同下了一场小雪。
“看好了!战阵之上,非是擂台比武,无甚花巧招式!”澹台战声如洪钟,穿透力极强,清晰地传到每个女兵耳中。他随手抄起旁边一根用来顶门的沉重白蜡木门栓,权当长枪,大步走到一个裹着厚皮甲的草人靶子前,沉声道:“战场之上,生死一线,讲究的是一击制敌,攻其不备!譬如这招‘破阵突袭’,看似直刺中宫,实则在交锋刹那,变刺为扫,专攻敌骑马匹的前腿或敌兵的脚踝!力道要狠,角度要刁,务求一击使其失衡落马,失去战斗力!”
话音未落,他手臂猛地发力,白蜡木门栓带着呼啸的风声,重重扫在草人脚踝部位,发出沉闷的“嘭”声,草人应声摇晃,险些倾倒。女兵们看得目不转睛,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敬佩,纷纷举起手中的木剑,模仿着澹台战的动作练习起来。她们的动作虽初显生涩,剑招也不够娴熟,但那股子狠劲与专注,已令人不敢小觑。
这支被称为“星辉营”的女子禁军,其训练并非一味蛮干,而是兼顾了技巧、体能与思想教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训练体系。营中每位女兵都领到一册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训练手册。此手册由如今已入主翰林院、博通古今的老三澹台墨亲自编纂,耗费了他数月心血。
手册开篇并非枯燥的武学纲要,而是引经据典,以正统的儒家思想为女兵们的习武之路正名。首页以端庄的楷书写道:“《周礼?夏官》有云,‘使臣以义,使民以礼,然犯我疆界者,虽远必诛’。孔子亦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故习武强身,非为逞强好胜,乃为护佑家国、保卫百姓,此乃大义所在,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君王。”
旁边还附了一幅略显稚拙却生动可爱的插画:正是当年澹台星周岁抓周时,穿着红彤彤的小袄,一把抓住象征兵权的虎符,咯咯笑着将其砸在先帝澹台烬靴面上的场景。插画旁的题注为:“祥瑞示现,女子亦有扞卫社稷之志。”老三巧妙地将一丝离经叛道的童趣,赋予了正统庄严的意义,既鼓舞了女兵们的士气,又堵住了保守派的悠悠之口。
训练的艰苦程度远超常人想象。每日天未亮,女兵们便要起身晨练,绕着演武场奔跑数十圈,锤炼体能;白日里,劈刺、格挡、摔跤、马术、阵法等科目轮番进行,汗水浸透了甲胄,手上磨出了厚茧,身上添了不少淤青,却无一人叫苦退缩。
老四澹台鹊如今已是太医院院判,掌管太医院大小事务,医术愈发精湛。他特意为星辉营调配了强筋健骨、舒活气血的“固本汤”,汤中以当归、黄芪、杜仲等名贵药材为主要成分,辅以多种温补食材,能有效缓解训练带来的疲劳,促进身体恢复。他还特意为这汤药增添了一味特殊“药引”——每日清晨,取自那只“功勋芦花鸡”破晓时的第一声啼鸣所采集的“朝气”。
实则这“朝气”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法,老四却煞有介事地向女兵们解释:“此鸡沾了祥瑞之气,其啼鸣能振奋心神,驱散疲惫,常饮此汤,可助尔等精力充沛,战无不胜。”以此激励女兵们闻鸡起舞,勤练不辍。
而老五澹台铢,则再次发挥其敏锐的商业奇才,在演武场外不远处设下了一个特殊的盘口。这赌注并非寻常的胜负输赢,而是“今日星辉营对练,能令陪练营(由经验丰富的男兵组成)多少将士‘失仪’”——这里的“失仪”,特指被打得盔歪甲斜、倒地不起或面露苦色、狼狈不堪。
老五的盘口一开,立刻吸引了不少勋贵子弟和下朝路过的官员前来下注。大家既好奇这支女子军队的实力,又想趁机博个彩头,一时间,演武场外热闹非凡。这无形中也为星辉营的训练增添了关注与压力,女兵们为了不被男兵看轻,也为了赢得更多“赌注”的关注,训练起来愈发刻苦,斗志昂扬。
星辉营的首次公开演武,规模宏大,观摩者众多。朝中文武百官、皇室宗亲皆受邀观礼,连女帝澹台星也亲自驾临,坐在高高的观礼台上,神色平静地注视着演武场。
此次演练项目并非传统的军阵操演,而是模拟巷战、护卫、突袭等实战中常见的实用场景,更能检验军队的真实战斗力。只见女兵们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利用身材灵巧的优势,在演武场设置的障碍物间穿插腾挪,配合默契,动作迅捷如豹。
一名自恃勇武的禁军男兵统领被选为陪练,他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曾在多次比武中夺冠。他手持木刀,信心满满地冲入女兵阵中,本以为可轻松破阵,在众人面前露一手。却不料刚一冲入阵中,便被几名女兵团团围住。
一名女兵用木剑格挡他的攻击,另一名女兵迅速抛出绊索,缠住他的脚踝,还有一名身手最为敏捷的女兵趁机欺近身前。令男兵统领意想不到的是,这女兵的木剑并未攻其上盘要害,反而疾点其腰间束甲丝绦的连接处。
那统领只觉腰腹一松,沉重的训练皮甲竟哗啦一下散开,甲片滑落一地,险些脱落。他又惊又窘,慌忙伸手去提皮甲,脚下却被绊索一拉,一个趔趄,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引得观礼台上一片哗然。
“这……这算什么招式?非是剑法,实是……实是市井无赖的扒衣术!”男兵统领爬起身,面红耳赤地嚷道,既羞愧又不服气。观礼台上的官员们反应各异,有的保守派老臣皱紧眉头,面露不满,认为此等招式有失体统;有的年轻官员则窃笑不已,觉得这招式新奇实用;更多人则是面露惊异,没想到女子军队竟能想出如此独特的战法。
端坐于凤座之上的女帝澹台星,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她身旁依次坐着九位年纪不等的亲王弟弟,最小的六皇子年仅六岁,穿着小小的亲王礼服,看得小脸发白,下意识地往姐姐身后缩了缩,小声嘀咕:“皇姐……二、二皇兄前日说,下次要教我们一套近身护卫的‘分筋错骨手’……我,我有点怕……”女帝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眼神温和,似在安抚。
星辉营的真正考验,并未让她们等待太久。演武结束后不久,边境便传来急报:突厥一支精锐骑兵越过边境,劫掠了三个村落,烧毁房屋数百间,掳走百姓数十人,抢夺了大量财物,边境守军虽奋力抵抗,却因兵力不足,未能将其击溃。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不少老臣主张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率领主力部队前往迎击,认为女子军队难当此任。但女帝澹台星力排众议,她深知星辉营训练有素,战法独特,且士气高昂,正是检验她们实战能力的绝佳机会。她当庭钦点星辉营一部,共计一千女兵,由车骑将军澹台战率领,即刻前往边境迎击突厥骑兵。
旨意一下,满朝哗然,不少官员纷纷上书劝阻,却都被女帝驳回。澹台战接到旨意后,立刻整肃军队,备足粮草、武器与药品,次日便率领星辉营女兵,浩浩荡荡地向边境进发。
突厥骑兵素来看不起南朝军队,认为其战斗力薄弱,更遑论女子为兵。当澹台战率领星辉营抵达边境,与突厥骑兵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对垒之初,突厥将领勒马立于阵前,见周军阵前竟是一群身着轻甲、容貌秀丽的女子,不禁哈哈大笑,用生硬的汉语嘲笑道:“南朝无人矣!竟派娘子军来送死!我看你们不如早早下马归降,做我帐中奴仆,还能保一条性命!”
其部下的突厥骑兵也纷纷鼓噪起来,挥舞着马刀,发出刺耳的呼喊,脸上满是轻蔑与不屑,轻敌之意溢于言表。
面对突厥骑兵的嘲讽与挑衅,星辉营的女兵们并未动怒,阵型纹丝不动,一个个眼神坚定,握着武器的手紧了紧,将心中的怒火化为斗志。澹台战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凌厉,手中令旗一挥,沉声道:“出击!”
随着令旗挥动,女兵们突然齐声发出一阵清越的呼喝。这呼喝并非传统的喊杀之声,而是星辉营独有的、用以提振士气、扰乱敌心的战号,声音清脆却极具穿透力,在草原上回荡,令突厥骑兵耳膜发麻。呼喝声中,女兵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阵中,直奔突厥骑兵而去!
她们深知自己在身高、体力上与突厥骑兵存在差距,并未愚蠢地与对方硬拼马力,而是充分利用自身机动性强、动作灵巧的优势,专攻其侧翼与马下。但见战场上剑光闪动,女兵们或单人突击,或双人配合,专刺马腹、斩马蹄,力求让骑兵失去坐骑;绊马索、铁蒺藜等暗器层出不穷,铺撒在突厥骑兵的必经之路,不少马匹受惊绊倒,将骑兵摔落在地;更有身手矫健的女兵,采用滚地近身的战术,避开骑兵的马刀,精准攻击骑兵的下盘与腰腹等护甲薄弱之处。
那突厥将领正自得意,认为仅凭自己的骑兵便可轻松击溃这些女子,忽觉脚踝一阵剧痛——一名女兵趁乱滚到他的马下,手中的短刃狠狠击中了他护甲的缝隙之处。突厥将领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他尚未爬起,又被另一名疾驰而来的女兵以铁棍(实战所用,而非训练时的木栓)精准击中肋下,顿时气血翻涌,瘫软在地,被迅速上前的女兵用绳索捆缚起来。
突厥骑兵见主将顷刻被擒,军心大乱。她们本就轻敌,如今见这些女子打法刁钻狠辣,全不按常理出牌,一时间不知所措,阵脚大乱,士气彻底崩溃。不少骑兵想要转身逃窜,却被随后赶来的周军主力部队合围。经过一番激战,突厥骑兵死伤惨重,剩余的残部纷纷投降,此次越境劫掠以彻底失败告终。
此战虽规模不大,却意义非凡。它不仅成功击退了突厥骑兵,解救了被掳走的边民,夺回了被抢的财物,更向朝野上下、向周边各国证明了女子军队的实力,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固有偏见。
战报传回京城,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为星辉营的胜利欢呼喝彩。战报中还附带着一袋缴获的战利品——数十条象征着突厥贵族身份的华丽腰带,这些腰带由金银打造,镶嵌着宝石,工艺精湛。澹台战在奏报中戏言:“此乃星辉营‘缴械’之证,特呈陛下,以表战功。”
朝堂之上,女帝澹台星看着奏报与战利品,莞尔一笑,并未追究澹台战言语中的戏谑之意,反而下旨嘉奖:“星辉营将士奋勇杀敌,安定边疆,劳苦功高。赏白银万两,绸缎千匹,将士们各晋一级,赏良田百亩。车骑将军澹台战,调度有方,赏黄金百两,赐免死金牌一面。”
老五澹台铢更是趁机在次日的大朝会结束后,当场“拍卖”这些缴获的突厥腰带,美其名曰“募资以兴女学,教化天下女子,使其既能知书达理,亦能强身健体”。这些腰带因是异域珍品,又承载着“战利品”的特殊意义,引得不少勋贵子弟争相竞价,最终拍卖所得颇丰。老五将这笔钱款全部纳入新设立的女子学堂基金,用于修建女子学堂、聘请先生,一时传为佳话。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星辉营已从一支备受争议、不被看好的新军,成长为闻名遐迩、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更是天下有志女子心中的圣地。每年都有无数女子慕名而来,想要加入星辉营,经过严格的选拔与艰苦的训练,成为一名光荣的女兵。
星辉营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三百人,发展到如今的五千人,分为多个兵种,包括骑兵、步兵、弓弩手、斥候等,战斗力日益强悍,成为守护大周朝边境的重要力量。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举办得庄严而热烈,既是对毕业女兵的肯定,也是对她们未来的期许。
这一年的毕业典礼上,一批即将奔赴边关的毕业学员,将她们在实战演练与模拟对抗中摸索、总结出的数套实用战技,郑重其事地呈交给女帝与澹台战,申请载入最新版的《星辉战典》。这些战技包括针对老年顽固目标的“劝降擒拿术”——以灵活的招式控制对方,避免过度伤害;针对军中老油条校尉的“违令惩戒反制技”——专门应对不服从命令、故意刁难的同僚或敌人;还有针对骑兵冲锋的“连环绊马阵”等,每一套都实用性极强。
典礼尾声,女帝澹台星亲临现场。她披着绣金朱雀斗篷,斗篷上的朱雀图案栩栩如生,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更显威仪日盛。她接过女兵们呈上的战技名目奏章,仔细浏览着那些略显“大逆不道”的招式名称,沉吟片刻,提起朱笔,在奏章旁批注道:“招式之名,虽欠雅驯,然实战之效显着,甚合朕意。准予录入《星辉战典》,望尔等谨记,习武非为逞凶斗狠,乃为护国佑民,不可滥用武力,伤及无辜。”
这一批语既维护了朝廷的体面,又充分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认可与勉励,引得台下的女兵们欢呼雷动,声音响彻云霄。
已近期颐之年、却依旧精神矍铄的南宫诀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典礼。他身着灰色布袍,须发皆白,却目光炯炯,看着台下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女兵们,不禁抚须微笑,对身旁的女帝低声调侃道:“陛下治军有方,将星辉营打造成如此精锐之师,老朽深感欣慰。只是……瞧她们这钻研战法的劲头,老夫这把胡子,怕是迟早要被她们研究出几招‘请教祖师爷’的擒拿法来……幸亏老夫年事已高,怕是等不到那‘欺师灭祖’的招式问世喽!”言语间充满了调侃与自豪,眼中满是对后辈的期许。
女帝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温情与感慨。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演武场斑驳的石阶上,为整个演武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那石阶的角落处,有一处明显的凹坑,据说是当年幼年的澹台星在此玩耍时,失手将那颗沉重的玉质虎符仿制品掉落砸出的痕迹。
如今,在那凹坑周围,依稀可见环绕着一圈小小的、深浅不一的脚印痕迹——那正是女帝幼年时,与她的九位亲王弟弟们在此嬉戏玩闹、模仿军阵操练时留下的顽迹。昔日孩童的玩闹之地,如今已成为锻造巾帼英豪的熔炉,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与崛起。
那些曾经稚嫩的脚印,与如今女兵们训练时留下的坚实足迹重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传承与成长。从一个奶娃娃无意间砸出的凹坑,到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巾帼铁军,这段看似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历程,恰是大周朝景和年间最生动的注脚。
星辉营的威名,随着一次次征战的胜利,传遍了四方。突厥人再也不敢轻视周朝的女子军队,每次边境对峙,看到那面猩红的“护家卫国,女子亦不让须眉”战旗,便会心生忌惮,不敢轻易挑衅。周边的小国也纷纷派遣使节,前来学习星辉营的训练方法,女子参军、女子习武,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
而那位曾经挥舞着虎符砸出凹坑的女帝澹台星,也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成熟睿智。她不仅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更始终关注着星辉营的发展,时常亲自前往演武场视察训练,为女兵们鼓劲打气。她深知,星辉营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是打破传统偏见、彰显女子力量的象征。
这一日,女帝再次来到演武场。夕阳下,她望着女兵们矫健的身影,望着那面猎猎作响的战旗,又低头看了看石阶上的凹坑与脚印,心中感慨万千。身旁的澹台战走上前来,抱拳道:“陛下,星辉营将士已整装待发,随时可奔赴任何战场,扞卫我大周疆土!”
女帝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二皇兄,告诉将士们,她们是大周的骄傲,是百姓的守护者。愿星辉之光,永远照亮边疆,护我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风吹过演武场,带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战旗猎猎,呼声震天。星辉营的女兵们齐声高呼:“护我山河,国泰民安!”声音洪亮,直冲云霄,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那些曾经的童趣与顽迹,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创新,最终都化为了守护家国的坚实力量。星辉战法,不仅是一套克敌制胜的军阵技巧,更是一种打破常规、追求平等与正义的精神象征,在大周朝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女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价值,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