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也不能自甘成为流民啊!要知道良民和流民可是有很大区别的。”庞无忧不由开口。
良民,那可是比他们这些玄甲部曲地位更高的存在。
诚然,玄甲部曲很是威风,也不用忧愁徭役赋税甚至还有粮饷。
但这也是用命换来的。
在战场上,若是战死还好,但凡有个伤残,也是会被踢出部曲行列,下场非常凄惨。
也正因为这样,刀口上舔血的人最大的梦想便是解甲归田。
但成为了玄甲部曲,就身不由己了。
故而,看到这些人主动成为流民,他的心非常痛惜。
“我们也不想,奈何流寇猖獗命在旦夕,只能流落四方了。”
“我们看开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只是可怜了这些稚童,小小年纪就变成流民,跟我们一块颠沛流离。”
说到动情处,队伍中的妇孺悲恸地垂泪哭泣。
云昭不忍,开口。
“你们打算去哪里?”
“小的准备去汝南,听说汝南最近征了不少兵,城都空了,想来应该是能收留我们的。”
建康虽然近在眼前,但他们却不会考虑,因为建康作为都城,是不会收留流民的,甚至靠近都会不分缘由斩杀。
这也是为何流民宁愿涌去京口,也不靠近建康的原因。
玉澄不关心他们去向何处,只想知道前方的一切。
“你们可知北固山流寇有多少人?”
“至少数千众。”
“这么多?”
“流寇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训练有素,他们之间默契十足,攻防进退均有章法,并非我们这些老弱妇孺能抗衡的,郎君虽然有众多部曲守护,但若再往前,只怕也会被流寇骚扰,还是趁早改道罢!”
云昭没想到这些可怜人竟然还好心提醒他们小心些。
明明他们都已经这么艰难。
她不忍叹气。
只怕这些流寇也并非真的流寇,而是有心人设计的陷阱。
他们同样是被利用的可怜人啊。
果然,玉澄听了这些逃难之人的劝诫后非但没有害怕,反而一脸激愤!
“这些流寇简直无法无天!我倒要去亲自会一会他们,看看他们有多能耐!”
六月村的村民们先是一愣,接着面上出现了欣喜。
“郎君……郎君可是要为我们出头?”
“求郎君为我们匡扶正义!”
“求郎君荡平流寇,还我们家园!!!”
……
一声声乞求连同响头一并响起。
只见那些难民砰砰砰地头磕个不停。
玉澄行军这两日失去的存在感顿时被充盈了。
他霎时点头:“你们放心,也无需走远,且去吴昌郡待着,那是我琅铮玉氏的地方,带我的授信去郡守不会为难你们。”
“待我荡平了流寇,你们再回原来的地方安养生息便是。”
难民大喜过望,再次冲玉澄叩头。
“多谢郎君!”
“郎君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下辈子定当做牛做马偿还郎君。”
“下辈子就不用了,你们且记住我们郎君是琅铮玉氏未来家主即可。”玉澄身边的贴身随侍傲娇地开口。
难民一愣,后知后觉这竟然是辰朝第一士族琅铮玉氏的郎君!
于是乎头磕的更响了。
玉澄似乎也很满意侍从的机敏。
他不缺才华与手段,缺的是传颂而已。
裴彻当年杀个小小铁勒汉首领张扬地拎着他的脑袋招摇过市,这才让他声名鹊起。
裴彻不过是为自己的仇恨泄愤,就能赢得这么多无知之人的拥戴,他若帮了这些村屯百姓,那声名岂不越发远播?
思及此,玉澄又得意了几分。
不过没等玉澄得意多久,庞无忧第一个拒绝。
别人尚且不知道,他作为玉公的心腹又怎么不知吴昌郡的敏感。
那里可藏着玄甲部曲的屯兵,而且很快就会有动作。
现在可绝对不适合被今上注意到。
“大统帅,万万不可!”
“怎么不可?”玉澄挑眉:“你是统帅还是我是统帅?”
“吴昌郡……距离建康不远,一样是不能接收流民的,我们不能坏了规矩。”庞无忧连忙找个借口。
“你方才没听到么,他们不是流民而是为避难远走的良民!总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其他人没有置喙的余地!”
玉澄说完径直差亲信把这些难民安排走。
庞无忧无奈地望向裴彻,乞求他的援助。
裴彻无奈耸肩。
不是他不想帮,是玉澄根本不会听他的,相反,他不劝还好,若劝了,玉澄只会越发得劲。
庞无忧无奈,只能再开口:“大统领若真要将这些难民安置到吴昌郡也不是不行,还请先修书玉公,获得玉公的批准。”
“你拿我父亲来压我?”玉澄眼睛眯起,满脸杀气。
“庞无忧,你只是我的副手,只消听我的命令去做事就好,旁的就是你逾距了!”
“半个时辰后开军机会,所有将领均来听后差遣!”
玉澄说完率先进了大帐。
庞无忧看着他一意孤行的背影,无奈地叹气。
裴彻和云昭也对视一眼。
云昭正想说些什么,裴彻先一步开口。
“走吧,兔子焦了。”
“……”云昭。
此时此刻,云昭是真的想套用玉澄的那句,现在是吃东西的时候么!
但她人微言轻还能如何。
两人一前一后的回到私帐,兔肉正好烤得焦香。
裴彻心情大好,坐下接过了随侍的活计。
看他游刃有余地处理兔肉,云昭忍不住嘀咕。
“方才之事,郎君有何感想?”
“什么感想?”裴彻反问。
“郎君如何看这些流寇,对玉澄处理流民的方式又如何看。”
“睁眼看啊,难道还能闭着眼看不成?”
“……”云昭无语地扯了扯嘴角:“在下跟你说正事呢。”
裴彻好笑地切下一只兔腿分与她。
“若问流寇,我只能说这些流寇都有问题,而且数量也不止数千。”
只怕京口郊区聚居的流民也有问题。
若北固山上的流寇一声令下,这些在京口周边伪装的流民也会跟着揭竿起义。
若他没有记错,此时守在京口的北府兵只有一万。
一万人,如何对付这一万二的流寇。